开 创 文 学 新 风 尚 ,引 领 写 作 新 潮 流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 谈通州的民间舞蹈(二)
  • 作者: 日期:2012/7/17 0:16:18 阅读:1718 次 [大 中 小]
  • 二、龙灯

    龙灯会,通州民间舞蹈中最富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解放前,境内有龙灯会6档,多分布于县城以南运河沿线村庄。历史久远者应属漷县镇长凌营村。漷县镇马头村龙灯会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西集镇金各庄龙灯会建于1920年;觅子店乡龙灯会建于1945年。解放以后,龙灯会作为珍贵花会品种,得以流传。

    通州地区龙灯会,以竹篾扎成龙头、龙身、龙尾,分别缚在约五尺长的木柄托上,木柄托间留有木塞座,以利燃烛;表面糊高丽绵纸,以彩色绘成龙的形象,一般为十几节,多为单数。节与节之间,以筒状布制龙衣相连,龙衣系在龙身上端,表演时手持木柄而舞。一人持彩绸“龙珠”引导舞龙动作,表演者大都头包青巾或毛巾,身穿对襟黑上衣便裤、扎腰带;条件好的要穿紧口灯笼裤褂(谓之龙腿服),脚穿薄底快靴。

    通州耍龙特点通常是两条龙一起表演,白天舞起来上下左右跳动,时缓时急,蜿蜒飞舞,动作矫健,气势雄浑;夜间舞龙时则要龙身内燃烛同时施放花炮,看上去火花四射,龙在万丈火花中滚进滚出。其表演程式有龙甩尾、龙打滚、盘龙窝、二龙戏珠、龙绕沙滩、二龙戏水、地龙过背、二龙闹江州、金龙盘玉柱等动作或造型。舞龙内容一是节日时以图吉祥,二是在特殊需要情况下直接地祈求,因此始终贯穿着感情导线。其风格和当地群众的性格民情,生活习惯,劳动方式,地理环境等密切相关,如漷县马头村所表演的“龙绕沙滩”套路,就很可能是该村地处河滩所产生的潜在影响。但作为一种艺术,主要还是以塑造龙的动态为其手段,而内容则蕴含于形象之中,根据群众欣赏要求,以优美的舞蹈形象取悦于群众,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通州地区的龙灯会既有各自特色又有共同点。有的会档是两条龙一起表演艺术,而马头和张庄的龙灯与小车会同时表演,称为“龙车”,但多数会档时合时分,有的还配以唢呐,鼓乐喧天造成热烈节日气氛。但是,无论哪种表演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在龙珠的引导下活动,动作变化更新听从舞珠者的指挥;每套动作的连接都要走一次固定队形后再转换另一个表演套路;在广场表演为照顾周围观众都能看清,每套动作均往返两个方向;多用打击乐伴奏,节奏明快跳跃,情绪热烈,如郎府乡金各庄配有鼓面直径为一米的两面大鼓,四副钹,两副镲,一面大锣,伴奏根据舞蹈需要而多次反复,舞者不受打击乐节拍限制,伴奏只起烘托渲染气氛作用。

    县镇张庄运河龙灯  张庄村龙灯会可追溯到1835年即清道光十四年。距今已有170年历史。据现在会头谢文荣(1934生)回忆:张庄村龙灯会他家已经有四辈人参加。谢文荣的曾祖父谢万春(1819—?)、祖父谢永富(1868—1941)、父亲谢廷俊(1896—1952)都是龙灯会的骨干,谢文荣曾祖父之前是否就有了龙灯会待考。

    张庄村龙灯会是蓝色双龙(现存老龙头一个,约为1835年所用),主要伴奏乐器有大鼓、钹、铙、镲和筛(吊筛)。每逢年、节、祭祀和灾年都要“起会”(也称走会)。正月初二、正月十五元宵节属节日欢庆起会,营造节日气氛;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娘娘庙会属祭祀起会,祈求上苍赐福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遇到旱、涝、病虫等灾害年头更要起会,起会地点是村中关帝庙(关帝庙始建于明代,1976年毁于大地震)和村外运河边的冰雹庙,冰雹庙始建于明末清初,1943年毁于战火。起会时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相传这天是关老爷生日,通过起会、祈求诸神减少灾害、拯救生灵。

    1945815日,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张庄村龙灯会被邀请去西集参加庆胜利演出。解放后,张庄龙灯会以它独特的蓝色双龙而称雄通州,1953年,参加了通县花会会演荣获第二名;1959年春节去密云水库慰问民工……“四清运动”至“文革”期间张庄村的龙灯会停止了活动。1984年后活动恢复,并于当年春节参加区里组织的汇演,载誉而归。2005年春节,北京市群艺馆调张庄村龙灯会在厂甸由正月初一至初三表演三天。

    老年间耍龙有三十多套路,现在只整理出十三套有:龙翻身、单跳龙把、双跳龙把、龙劈叉、串花篱笆、钻黄瓜架、压龙尾、钻龙尾、甩龙尾、龙双绞、龙打挺、龙盘窝和龙过背等。会头谢文荣介绍:准备整理一个新的套路,需要架一座一人多高的道具木桥,在桥上表演龙过桥,桥下表演“龙盘柱”和“龙戏水”,前景必将壮观。

    张庄村龙灯会负责人有谢文荣(会头)、冯乃良、武国华;演员20人,每条龙9名耍龙人和1名执珠人(也称引龙人);乐队9人即大鼓2人、大钹两副2人、大铙两副2人,小镲两副2人和吊筛1人。运河龙灯龙身长15米,分七节,龙头长1.2米,龙尾长1.2米,总长17.4米;龙皮用“五幅白布”缝制,用蓝颜色粉勾画出龙鳞、龙尾、用“线麻”制作龙须;龙骨架用白松木条竹篾制作,龙骨架制作工匠曾维善(1938  ),制作龙架师承于其父曾永发(1919—?);龙珠珠(引龙人所执道具),圆形,直径0.3米,用细铁丝或竹篾编制,中空,外套红布,珠珠置于1.6米长木杆上,可转动;龙把(支撑龙的木杆,耍龙用)均由1.6米长的木杆制作,一头固定在龙腹部、龙头下颌和龙尾;龙灯:在每节龙架里制一蜡座,将蜡烛点燃,插在座上,蜡座是一个“万向轴”,不管龙身如何倾斜、翻滚,烛光总是朝上。现在采用摩托车上的小型蓄电池,固定在龙节上,装上灯泡,光亮无比。此外,龙眼、珠珠也都装上灯泡,届时巨龙混身泛着蓝光,珠珠红灯一盏煞是好看。

    起会(又称响筛)之前,演员乐队在村中关帝庙集中,因龙灯会的服装、乐器在庙中存放,演员化妆、换装后执龙出庙门,乐器中唯有吊筛击打,吊筛低沉的“哐”声,余音不绝,传遍全村。听到筛声,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邻村人听到筛声知道张庄起会了,争先恐后纷至沓来,人流拥着双龙奔村外运河边“冰雹庙”,会头香后,舞龙开始。双龙先在庙前舞,而后进村,边舞边走,遇到茶桌(有的老百姓从家中搬出桌子沏上茶摆在路边,以示对舞龙者的慰问,也是为了祈福平安),停下来舞上一番,继而前行,再遇茶桌再舞;绕街一周后在村中关帝庙前舞毕收场。正月十五元宵节,夜舞龙灯最精彩。龙节里蜡烛点亮,两条蓝龙上下翻飞,红红的珠珠像一团火球,引得双龙追逐,围观的百姓手执荷花灯,没做荷花灯的用木棍扎一个玉米骨,沾上煤油,火苗飞窜,此时,皓月当空,银光漫洒,地上灯火通明,蓝色蛟龙在银海中游弋,令人心旷神怡。

    张庄村龙头十分少见,即方型龙头方口大张。张庄村龙的制作工匠曾维善讲:这是老辈儿这样传下来的,飞舞的巨龙必须张着大嘴,那神态才是呼风唤雨的龙王。龙口大张,有动态感,使龙的造型更加完美。张庄村的龙还有两处别具一格:一是龙脖处系五只大铜铃(解放前的铜铃现仍保存一只)。会头谢文荣说,这也是老辈儿传下来的,动态中的龙,铃声大作,增加龙的威武也渲染节日喜庆气氛。另一处张庄村的龙是蓝色的。张庄村的村民认为:蓝色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增强人的斗志。张庄村在舞动两条蓝色的巨龙时,村民百姓会受到积极向上的鼓舞;蓝色龙,北京地区极为少见,据北京市民间舞蹈专家董敏芝讲:她在组织全国龙灯调演时,发现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多有蓝色龙。这更证明了大运河漕运使南北文化在通州地区交汇、碰撞,并在通州扎下了根。张庄运河龙灯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县镇马头村龙灯会  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据艺人李海、刘忠(均1917年生)介绍:漷县镇马头村龙灯会,是本镇长凌营村农民齐恩兆(已故)在马头村做长工时传下来的,李久安(已故)为第一代舞龙人;李海、刘忠为第二代传人。

    马头村龙灯原为九节龙,后改为七节。1939年,李海、刘忠又将单龙改为双龙。该村龙舞与“小车会”同舞,谓之“龙车”。艺人们说:这样表演更红火,更增加喜庆、热烈气氛。此舞为水、火二龙,由一龙珠(当地称“蜘蛛”)引龙戏舞。舞珠者一上场就要全神贯注、灵巧洒脱引逗双龙。动作套路间均用固定的队形连接;每个套路都要面向两个方向表演。本舞伴奏为打击乐器,大鼓是乐队指挥,同时也是舞蹈动作指挥者。舞珠人引导队形的变化,而拐弯抹角、换把翻身、圆场摆队、跳跃翻腾等动作,则由大鼓提前发出 |    |  0  | 的信号,舞龙人才能协调统一完成以上动作,艺人们称这种明显的收尾点为“冬冬乙”。李海老艺人讲:“没有我们的冬冬乙,就起不了会。”打击乐根据舞蹈情绪决定伴奏轻重缓急。如“二龙戏珠”、“跳杆”、“跳龙腿”套路,节奏就要求快而热烈,“过龙腿”、“龙打滚”,节奏就要慢,“金龙盘玉柱”则由缓到急,但全舞的表演并不受打击乐节拍的制约。

    马头村龙灯会于每年年头岁尾、祭祀、喜庆之日表演。农历正月初一或走会之前,都要到村里的娘娘庙烧香磕头,这种仪式遇旱年更是必不可少,一图走会平安,免出差错;二图全年顺当;三图祈雨消灾;四为感谢龙王赐福于民。在祈雨活动中,“龙绕沙滩”套路表演,最易产生共鸣。双龙在离地面一尺左右盘旋,时急时缓,然后“双龙翻身”,龙头高昂似冲天腾飞状,突然疾速俯冲下来,再继续首尾相接,呈圆形拖地盘旋。表演到此时,围观人们连续高呼:“龙绕沙滩喽……”马头村地处大运河畔,沙滩河坡土地贫瘠,降雨时水存不住,沙滩土地成为世代贫苦原因,“龙绕沙滩”表达了人们祈望龙降甘露,沙滩地能丰收的心愿,故而倍受人们青睐。

    马头村龙灯会的服装、道具、乐器,均由村民资助。据老艺人李海、刘忠、李士文(1932年生)讲:会里的一切物品都是大伙凑的,有钱的出钱,无钱出物,无物的拿几升米粒。服装也是用攒来的钱购置布料后,自己缝制的。

    马头村龙灯会的音乐伴奏用堂鼓、铙钹、水镲三件打击乐器。击鼓者为乐队指挥,视舞蹈变化灵活掌握。如:换把翻身、圆场摆队、跳跃翻腾等,均由击鼓者提前发出信号。曲谱中的闷击处为“过龙背”、“跳龙腿”动作的伴奏。马头村龙灯会表演程式已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北京卷》中。

    三、小车

    小车会 亦称太平车。木制车架,外蒙布,布上画车轮,车架套系在表演者腰间,如女子坐车状。另一人推车,通过推车赶路、上山过桥等动作,载歌载舞。辅助角色有先生,持纸扇;丑婆子,拿芭蕉扇和手绢;傻小子,拿酒壶;约25人,鼓乐伴奏。小车会内容主要表现汉朝王昭君出塞,促汉朝与匈奴和好,百姓依依惜别情景等。也有三皇转世之说。表演套路为行车、圆场、睡车、卧车、跑车、过独木桥和扑蝴蝶。常用队形为单花篱笆、双花篱笆及五谷攒心等。既可穿插引用,又可单独表演。穿插有情节,单独有趣味,分散与联合,局部与全局各自映视,变中有宗,活而不乱。以“甩头冠子”为总指挥、领舞者,凭手中的扇子和特有的“点鼓”动作发出指令,协调变换队形、转换场地、确定演出段落。推车的、坐车的、拉车的三人合作表演,步伐统一,步态各异,配合默契。通过“车”给人以整体美感。傻小子,膏药等丑角为逗源,以逗带舞,因情而变,戏在脸上,即兴表演。谁与谁逗,无固定章法,有更多的灵活性随意性。舞蹈动作连贯流畅,绘声绘色,风格奔放热烈,粗犷古朴。关于动律,艺人们说:“步法全都是鼓点,扭动不能丢步眼。”体现了小车会舞蹈中的节奏性,以幅度极大的耸肩带动全身各部位的抖、晃、扭、颤,包括面部变化。如横眉立眉,微笑,装傻充楞等面部肌肉表演,每个动作无不体现在节奏中。

    通州小车会形成年代失考。张家湾镇北大化小车会建于清代道光年间(1838年)。台湖镇郑庄小车会清朝末年为京城九门提督李好太之母表演,被赐予宫灯,一时传为美谈。解放后,小车会在区内流传较广,为群众所喜爱。

    张家湾镇北大化小车会  始于清代道光年间(1838年),至今已有近170年历史,是通州地区有代表性的会档之一。

    上个世纪80年代,通县文化馆对全县的民间花会进行普查,据北大化艺人张槐义介绍:北大化小车会是其曾祖父张永旺从河南学来的(地址不详)。张永旺是有名的裱糊匠,且精通抓胎塑像技艺,远近闻名。北大化小车会颇具传奇色彩。据当年88岁老艺人刘诚(1900 )传述:三皇造世前。天宫不法神灵被贬下界而生众生灵,其农桑极为简单,只到田间用棍子一擢,念“草死苗活地发塇”即可五谷丰登。并用烙饼给小孩做屁垫。后来王母娘娘派小神下界察访,发现众生灵收获如此之易,众生灵懒惰且浪费严重,随之报告给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听后令三皇、仙姑下界,点化男耕女织。仙姑坐于车上,三皇推车,菩萨拉车引路,车行天下繁衍人世。

    北大化小车会主要参加民间祭祀活动。每年正月十三日在会头家里供娘娘码。全村人纷纷前去烧香磕头,拜神祈福。正月十四走街表演娱乐村民。正月十五赴里二泗娘娘庙朝顶进香,进庙后,在牌楼前把娘娘码、钱粮(纸元宝)和香一起点燃,全体演职人员跪拜齐唱上香歌,香歌云:“里二泗庙,灵圣宽,金花娘娘好灵验。也有烧香为儿女,也有烧香为神安。果木行烧香为树壮,庄稼佬烧香为种田,园子口烧香为菜而全,买卖人烧香为银两,开当铺烧香为赚钱;新婚夫妇也烧香,为的是那儿女全……”

    据艺人王俊良(1920年生)介绍,北大化小车会早年传入时只有推车的、坐车的和拉车的三个角色。后来增添文武扇与甩头冠子,六十年前又增加了膏药、先生(瞎子)和傻小子,1955年又加两个锣和丑婆子。逐步发展为十二人。由此可知,该村小车会表演人物、情节和叙事说唱内容都有很大变化,但以小车为主题的舞蹈语汇是稳定的,它的继承性更是无可置疑。

    北大化小车会独具特色:一、鼓点儿特殊。他们的圆场鼓是“一单一双”,点扇鼓是“双单”,跑起车来鼓点儿变化到“一双一单”接“两双一单”,而跑敲鼓就由“三单一双”接“两单一双一单”。行会活不活关键看鼓点。他们的鼓点儿使行会富于变化,引人入胜,观众没有单调感。这独具特色的节奏也使别的小车会里的人“扭不了他们的步”,据说这鼓点儿是个叫王二楞的买卖人去张家口做买卖时学来的。当然也加上他们的创造。二、“武扇”有很深的武功。跑车时“武扇”需按鼓点儿表演武术套路,“过桥”时做规定动作“鹞子翻身”、“空翻一百八十度”等。这个角色受邻村陆辛庄少林会影响较深。其它地方小车会很少有“武扇”,即便有,也多戴公子帽,没有武功。另外“拉车”一角儿也很别致。别的会,“拉车”者是男角儿,用肩拉,走“八字”步,显出用力样儿,他们“拉车”是女角儿,用手拉,左手牵绳,卡在腰间,右手捏绢巾,摇摆遮颜,走“一字”步,动作轻柔巧美。第三个特点是有唱。这比那些哑会就更显风采。舞中有歌,且歌且舞,如逗圆场选段,舞后众角色唱几首歌,既是休息又可延长时间。有时将歌穿插在舞蹈选段之中,这种联合交替演出形式,是北大化小车会一大特色,别的地方少有。唱段有《春耕》、《过桥》、《好一朵茉莉花》等,解放前去里二泗进香时唱香歌《里二泗庙》,更是别具一格。

    北大化小车会演员35人,演出范围以本村为主;多次参加邻村邀请及乡(镇)、区文艺会演;参加地坛庙会演出。2002年,北大化的小车会停止了活动,这是非常遗憾的。

    台湖镇郑庄云车会  成立于清朝同治年间。是依据“昭君出塞”故事演化而来。云车会角色创意与保护昭君出塞武士、侍卫有关。走会的各种技巧即所谓的“活”显示了昭君出塞时的千辛万苦、重重险阻。郑庄云车会以独特的风格,新颖的内容,使人赏心悦目的感受而享誉京城。当时清廷九门提督府时常召请,就连慈禧太后也青睐于斯。郑庄云车会经几代沉浮后,于1969年再次重组。会长郑维和(村党支部书记),会员有30余人,是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云车会角色及扮演者:推车的邱栋、邱玉祥;坐车李清、程生;拉车褚德林、李厚、邱光明;舞扇李春茂、程永安;甩头婆王昆;瞎子:郑立;大丑婆:褚德明;打鞭的有:张宝山、李金友、李信、李连;和尚:郑邦维;文扇:李强、李来福;打鼓的李增、褚德春、卢连明、李士奇;打钹:邱阜、邱义。云车会角色顺口溜:坐车、推车加拉车,舞扇、文扇甩头婆,打鼓、打钹、霸王鞭,瞎子、和尚、丑婆婆。郑庄云车会主要“活”有:走独木桥、摔坡、跑车、卧车和行车。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卧车,假戏真做,技巧逼真,别具一格。

    郑庄云车会多次到通县八里桥农贸市场演出,参加过县农民运动会和小吃节表演。并帮助朝阳区万子营村成立云车会,传授技艺。1980年郑庄云车会解体。

    通州里二泗小车会  里二泗小车会,起于何时,待考。但并非无迹可寻。据《北京市志稿·庙集》记载:“里二泗河神祠四月四日有庙会,祠在张家湾运河之滨。昔年江浙两省漕运皆由内河,粮船至此停泊者数十艘,凑钱演戏酬神。远近游人……年必万人攒动,红男绿女,少长咸集。”这可能是几百年的盛景了;20世纪初期,每年都有两次庙会,有南八会、北八会,在此献艺,里二泗小车会当然也在其中。因此可以断定,里二泗小车会最少成立于清代。

    里二泗小车会角色齐全,有膏药、甩头冠子、公子、大烟袋、媒婆、傻柱子、傻丫头、打锣人、拉车人、坐车娘娘、推车老人等计17个角色。有时根据故事情节,还有猪八戒、小媳妇、老汉背妻、小毛驴、赶驴人、算账先生、挑担人、帮车的等角色,可安排26人同时表演,外加鼓乐队5人(或童男童女)。表演内容有千里送娘娘:娘娘逛庙会等:甩头冠子:头带甩头帽、身穿花色衣裤、手拿鹅毛扇(右手)、花手绢(左手)、脚穿花丝鞋。在队伍的最前边,手把羽扇摇,冠子头上转,打旋风脚,绕场跑几圈 ;四个公子头带公子帽、身穿大袍(红、绿、粉、紫)——,白色内衣、白色裤、中腰加带、下穿红色高马靴、手拿各种配色扇。紧靠甩头冠子,舞动扇子,鹞子翻身,扫堂腿。老太太,排在公子队伍后边,左手拿手绢、右手持烟袋,脚穿花布鞋。耍大烟袋,卧鱼叼花。媒婆:打扮成中年妇女,排在大烟袋的右侧,头戴老太太花帽、身穿老太太上衣、花裤子,手拿大烟袋、脚穿花绒鞋。傻柱子:排在大烟袋后边,头带立天锥小帽,手拿一根小辫儿,身披褡裢,脚穿破鞋。傻丫头:排在傻柱子右侧,头上梳两个高低大小不均的小辫儿,上穿花衣、下穿色彩不一致、长短不齐的花裤,脚穿花鞋。串行逗趣。打锣人(两人或四人)排在拉车人的前边,头戴花冠、身穿彩衣、腰间肚兜,手拿小铜锣一个,脚穿花鞋。童男童女:穿娃娃服装,在拉车人前面走,有时在小车两侧,有时可车上坐,中腰系大绸带,两手抖起。拉车人身穿彩服、头戴花冠、脚穿花鞋。坐车娘娘:头带娘娘头饰打扮,身穿彩服、后披肩,右手拿彩扇,左手拿手绢,下穿花裤和花鞋。推车老人:老头打扮、头戴草帽、脸上胡须、中腰系腰带、下穿老头鞋。膏药头戴花顶帽、左手拿摇铃、右手拿幌子,身穿有黑圈黄土上衣,脚穿黑色鞋。翻身,倒立打走,鱼行,倒立叼花,前后空单腿悬空跳越,蝎子钩。小车会的精彩表演动有逗桥(也叫过桥)、云车跑(也叫跑车)、卧车等。套路、步调雄健有力、诙谐幽默、逗人取乐。

    里二泗小车会的传承人为徐克千(1926年生)、齐瑞华(1935年生)。现在,里二泗小车会有人员二十余人,会头(或小车会的组织者)有韩德成、张子珍、王淑琴。里二泗小车会曾到锅二十多个村镇演出、参加了奥运圣火传递、奥运开幕式和闭幕式、通州小吃节、三义庙、顺义花会比赛等活动。里二泗小车会和北大化小车会一样,有唱词唱腔。除了《上香歌》外,还有《对歌》等。歌词曰:“锣鼓咚咚敲起来,娘娘坐车有安排。先看风景再上庙,敬完神灵回家宅。什么好吃口难开,什么草儿动起来。什么草儿低头笑,什么花儿对着太阳开。樱桃好吃口难开,跳舞草无风动起来。含羞草低头笑起来,向日葵对着太阳开。什么鸟儿穿青又穿白,什么鸟儿穿青又挂彩。什么鸟儿来人喳喳叫,什么鸟儿见来人尾巴展开。喜鹊穿青又穿白,乌鸦穿青又挂彩。鹦鹉来人喳喳叫,孔雀见人尾巴展开。什么鸟穿十样锦,什么鸟穿蓑衣来。什么鸟会讲话,什么鸟唱起来。金鸡穿着十样锦,麻雀穿着蓑衣来。鹦鹉学舌会说话,画眉开口唱起来。鼓对鼓、锣靠锣,新媳妇孝敬公和婆。月亮围着地球转,牛郎织女靠天河。朝顶进香娘娘庙,莫忘回家孝敬公婆。”里二泗小车会已被列为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四、其它

    永乐店马合店叉子会  马合店叉子会,成立何时,待考。2006年,通州区文化馆对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大规模的普查。据老人卢士成(86岁)、梁启成(85岁)讲,从他们记事开始,马合店村就有了叉子会。他们呢,也从十多岁开始练叉子。香河县安平镇谢屯村叉子会都是马合店传过去的。因此,可以推断,马合店叉子会至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马合店村叉子会表演相当精彩。队伍前面大旗作先导,大锣开道“咚咚”震天。场地周围有执小旗者“打场子”。表演者十余人。叉头三股,钢片制成;叉两脖儿各有小钹一片,舞动起来哗啷啷作响。无论春夏秋冬,耍叉都要光着膀子。表演的特技有:背脑、踢毽、跳毯子、怀中抱月等。技术高超者更有惊人表演,上三层高桌上耍叉;将12条板凳搭起到顶端板凳上表演;坐地表演耍叉更是一绝。表演时锣鼓伴奏,气氛热烈。叉子会当年有演员近三十人,经常在本村马王庙前表演,有时还应邀到邻村和附近的几个庙会演出颇有影响,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解放初期,该会停止了活动,这是非常遗憾的。

    开路会(耍钢叉)  又称飞叉或舞叉。在所有的武会前面走会表演,有逢山开路的意思。开路原本起源于过去农村扬场(撒谷子)所使用的三股叉(木制)。开路表演时用的道具和表演动作,也都是由此演变发展而来的。旧时,开路经常表演的故事是《目连救母》、《五鬼闹判》和《五鬼捉刘氏》等。表演的动作,有扔叉、接叉,使叉能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旋转。表演套路有:骗马、双骗马、单抱月,盘子串腿、风摆荷叶、连环翅子、十字披红、玉带横腰、旱地拔葱等。也有双人或多人表演的对扔、对接、对踢等动作。开路表演时,动作惊险连贯,环节十分紧凑,银光闪闪,极有观赏性。

    宋庄镇大庞村杠子会  又称公义双石会,建于1905年,会头张凤池,主要演员有:孔献江、王强为底坐,王显平、马占山、王彬、任兴奎为挑顶(在顶尖拿倒立动作),朱德温、马文良为鼓手,以鼓点指挥表演动作。双石会的主要道具三条板凳,一宽两窄,供“底坐”躺在上面表演;五副石头,外圆内方,用木杠穿起两端,最大一副350斤,由一人登着表演大转圈动作;其次为300斤,一人底下登一人在杠上表演倒立动作;再次为250斤,一人登杠俩人左右表演;第四120斤,一人登杠四人分两层表演,最小一副重50斤,可以做多个高难动作。双石会表演项目有小五框(又称三空桥)、九头鸟(又称堆人)、大五框等。小五框表演一人躺在凳上登250斤重杠子,上三人做倒立;九头鸟一人登120斤杠子,八人分三层头朝外表演,观众可明显看到九个头;大五框11人表演,分四层,底层一人登杠,上层一人顶尖拿对手顶,中间各层分别做各种动作。双石会每年都去盘山进香走会,四月十八赶草寺庙会,春节期间,正月初二至十五,参加村中娱乐活动。经费自理,外出活动需添置衣物时,村中有钱人及村民自愿资助。1956年,双石会解散。

    张家湾镇皇木厂竹马  竹马流行于汉代。《后汉书·郭伋传》载:“郭伋于民素有恩德,他"至行郡,到河西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唐代竹马游戏极为普遍,李白《长干行》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从唐宋时代起,竹马渐趋复杂化,出现了以竹或以纸等扎为马头形的竹马,并成闹社火的重要游戏。

    皇木厂的“竹马”起于何时,待考(据说经历了元、明、清三代)。用竹子或藤子做骨架,用平纹布染上颜色装饰成8匹马、两头骆驼,马的颜色为红、黄、白、黑、粉等,骆驼为黄色的蒙古装,扮演者将马、骆驼的模型挎在腰上作舞,表演串花篱笆、跑字型等动作,并伴有打击乐和烟花爆竹,晚上表演时,马、骆驼的头尾还燃起蜡烛,远远看去,似萤火蠕动。另有20名男童组成“拨子”队走在前面,后有30多人举着旗、锣、伞、扇跟随。竹马会每年到里二泗庙朝顶进香,春节前后在本村或邻村表演。1936年前后,竹马会逐渐失散。据知情人现年86岁的马文泉回忆,当时的会头是马振铎,主要演员(扮马者)马文泉、刘昆、吴殿荣、张学富、刘汉生、姜方、刘斌等,扮骆驼的有刘瑞、刘勇等,这些人除马文泉、刘昆外,其余均已去世。

    于家务乡前伏村耍狮子会  1952年成立,主要负责人为车永金。 据有关资料记载,狮子会有太师、少狮两种:太狮又叫大狮子,两个人合演,两个人钻进“狮形”(道具),前边人为狮头,后边人为狮尾。二人密切配合耍着狮子的各种动作,形象逼真。另有一人举一彩球,引逗狮子跑、跳、滚、走桌腿、跳高桌等高难动作。狮子会的太狮一般由两头狮组成,按会规狮左黄右蓝。少狮又叫小狮子,一人表演,与大狮配合献艺。太狮表演时,还要由一人扮成武士,称为狮子郎,手拿绣球,逗引太狮。狮子的表演讲究气势,一出场便摇头摆尾,纵跳腾越,先声夺人。表演时以太狮为主,其套路有开场、双啸、双纵、双滚、双憩等。狮子开场模拟的是猛兽下山之态,张牙舞爪,十分凶猛。演员的动作似乎粗野,然而双憩时,相互梳理卷毛,搔痒、喘气、抖腰、曲背、弯腿,表演十分逼真细致。太狮表演的动作,还有跌扑、翻浪、跳跃、托举、滚绣球、过跳板、上下翻高桌,还要在梅花桩上表演各种技巧。在太狮表演中的狮子戏水最为精彩。少狮的表演主要是,翻滚、跟斗、爬高。像扯旗、卧鱼、倒挂蜻蜓、爬杆等都是难度较大的动作。

    于家务乡前伏村耍狮子会表演主要在本村。村内有喜庆事和每年正月都要耍上几天。主要演员有闫玉龙、沈德金、赵庆华、闫克亮等人。1965年因耍狮子的道具遭火灾后活动停止。

    张家湾镇齐善庄中幡  中幡起源于唐、宋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幡早年叫大纛旗,又叫大执式,用于军队的仪仗,指挥等;后来传到民间,经过演变成为现在的中幡。中幡的表演有十几个套路,五十多个动作。

    齐善庄的中幡属童子老会。“幡”是一根高三、四丈,又粗又大分量很重的竹竿,上面悬挂一面布幅,顶端插小红旗,迎风飘摆,挂几串铜铃,玲玲盈耳。表演者托起几丈高的粗重幡竿,以额头、下颌、肘臂、牙齿、拇指、中指等部位依序托幡,还有脚踢幡飞至头顶、左右回环、单手托幡前滚翻,单臂平伸托幡大十字、缠身飞绕双倒手等动作,其传统动作有霸王举鼎牙箭苏秦背剑十字披红封侯挂印等。先前是由个人表演,发展为群体表演,有一定的套路,由低潮到高潮,编排有序,使中幡上下起伏、翩翩起舞,预示人们一风顺、健康幸福,场面颇为宏伟、壮观。耍幡人用手托、肘架、肩扛、头顶等不同姿势,使幡直立不倒,并不断变换花样,有时两三个人互相传递。张家湾齐善庄的中幡建国前有11种,建国后只剩下9种,重的七八十斤。后因种种原因,中幡停止了活动。

    张家湾镇高楼金大鼓  (属童子老会)由八面如同圆桌面大小的鼓队组成,表演者身披“童子老会”缎袋,头戴黄帽,敲打出变化多端的鼓点。大鼓会  成立于1958年。春节期间,十六面大鼓,架放在关帝庙台阶上,敲起来震耳欲聋,响彻四面八方。有十二具大钹会,切起来也是响彻云霄;有两个舞狮子会;有西门外李凯耍七、八米高彩龙幡,亦十分壮观。大鼓会于1965年解体。

    张家湾镇花庄“吵子” (属童子老会)有锣、铙、大擦等打击乐,由一面单皮鼓作指挥,敲打出各种点子。吵子会以大镲为主,八至十六对大镲对击,经常演奏的曲牌有七鼓三倒将袍十棒鼓入海楼等。其表演特点是:动作幅度大、速度快,节奏鲜明。声音响、气氛  热烈、振奋人心,立而观看,震耳欲聋。

    县镇三黄庄五虎棍  成立于1930年。其依据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时五虎将故事演变而来。故事说的是宋朝赵匡胤,路过董家桥,董家五虎将手持齐门棍,向赵匡胤要过桥钱,赵不给,引发了一场打斗,卖油的郑子明从此路过,见五个打一个,抱打不平,掺和进来一场好斗,制服了五虎将。五虎棍的表演由此而来。县镇三黄庄五虎棍所用道具主要是白蜡杆(白蜡是一种树),动作为闪、转、腾、挪,干净利索,动作飞快,“呼、呼”刮旋风一般,矫健的身姿、凶悍的气势,令多少人都不能上前。动作有单练、对练和群练。套路有:三抽、三捂、三月子、二龙头、十八棒等。据史料记载,五虎棍表演套路为72套,多达420个定式,散打套路还不在其内。表现套路的主要是五虎打路。也练三节鞭、五节鞭。练鞭具另一番神采,“咣啷”“咣啷”响声,慑人心魄。三黄庄五虎棍很有名气,村里练五虎棍最有名的是谢某。三黄庄的五虎棍于1970年解体。

    杠箱会  据资料载:杠箱会起源于唐,兴盛宋。明清两代达到鼎盛时期。规模宏大,场面壮观,达到百人。表演较为复杂。清末民初时表演就简约多了。表演时,两个商贩打扮的人先行,后面四个衙役高举“肃静”“回避”牌,鸣锣开道,八个武生,两人一组,各用竹竿抬一木箱。四只箱上挂有铁环、会旗和铃铛。竹竿颤动,环铃声交错。抬箱者翻腾跳跃,表演动作要与箱子上环子的声响节奏一致,丝毫不能错乱。在箱子的后面,有一善于抓哏打趣的演员扮成官员,就是“杠箱官”。“杠箱官”身穿大红袍,头戴圆翅纱帽,嘴上饰短须,骑一竹竿,一手捻须,满脸微笑后张一柄大伞。四个衙役、两个捕快压阵,手拿杀威棒、长鞭和镣铐。 绕场一周,后围出空地,抬箱者纷纷进场献技:上脑旋、串肩、单缠腰、元宝大顶、矮子走、倒立、翻跟斗、单脚托竿、劈叉等等。可不管表演怎么换姿势,箱子不能着地,手不能扶竿。表演完毕,“县官”开始审案,观众可以随意向骑在竹竿上的“官员”“告状”。杠箱官必须思维敏捷,口才灵利,遇事能当机立断。因为出会时观众都抱着歪打官司斜告状的态度,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难题、怪事,很难解决。王文续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举个例子,非常有趣,说:“有一个人种了一棵倭瓜,秧子爬过了墙,在邻居的坛子里结了一个瓜,愈长愈大,瓜熟了,由于坛口小拿不出来。瓜主要摘出整瓜,邻居不许打破坛子,求老爷公断。结果杠箱官判把倭瓜用盐淹蔫就可以拿出整个倭瓜,坛子也坏不了。”

    通州的杠箱会当属马桥镇二街。我的朋友周良在《京南盛景马驹桥》时曾谈到二街的杠箱会:“二街的杠箱会充当众会之首,该会居中,一人扮为天子,身着刺绣花袍,头戴皇冠,乘肩舆,后随‘嫔妃’、‘群臣’、‘太监’抬箱而进,有如仪銮。走会间,‘天子’可以发号施令,惩处当地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会毕旋即躲匿,托人说情才敢回家。”可惜,通州的杠箱会早已失传。到底有多少会档,已经无人知晓了。

    跑旱船  与小车会相似,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女,挎一个带彩篷的船形道具,船边一个划船老汉,头戴斗笠,手持单桨,伴着乐曲作划船姿势,象征性地时快时慢犹如船在水中漂游。旱船是由竹木扎成的一个船形架子,外罩绿布。一人在船内,一人做艄公,在旁摇橹,做水上漂荡之状。伴奏一般是一人钹,一人击鼓。演唱的词曲有《小拜年》、《姑娘标》和《绣门帘》等。旱船的表演有泛舟、荡舟、涌舟和转舟等。泛舟的表演是直行,荡舟的表演是曲行,涌舟的表演是模仿浪拍船头、顶风破浪前进的情景,转舟则是表现船行至漩涡时的情景。

    跑驴  浓妆淡抹的少女前挎驴头(道具),后挎驴屁股(道具),像是骑在驴背,后面跟着一个傻柱儿。在锣鼓声中,毛驴时而昂首狂奔,时而驴头一点一点碎步慢行,有时好似卧倒泥潭,有时仰起后蹄踢傻柱儿一蹶子,骑驴的赶驴的都要做出相应的逼真动作,惹人发笑,以上两档花会都比较欢快。

    五、秧歌舞

    秧歌舞  俗称扭秧歌。通州地区大型文化广场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舞者手持彩扇、绢帕、彩绸等道具,在器乐伴奏下起舞。参加人数一般三四十人,多者百人以上。基本动作以扭为主,形成以腰、胯为主,步履如走路,两臂自然摆动的基本动作形象。广泛吸收陕北、东北、河北等地秧歌的风格特点,表演热烈、豪放、抒情,可以表演丰富多彩千百万化的队型图案。

    通州地区的秧歌活动,始见于1947年土地改革时期。1949年春,潞河中学、通州女师等校师生身穿崭新服装,腰蹬红缨布鞋,以扭秧歌、打腰鼓、打花棍(霸王鞭)等形式,用《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南泥湾》等歌曲伴唱,边歌边舞,庆祝解放,在县城及城关、农村演出,引起轰动。随即波及全县中、小学,继而传入民间。19501953年全县形成秧歌热,1956年达到高潮。1959年通县组织《红绸舞》大型秧歌队,参加庆祝建国十周年集会游行。此后,秧歌活动逐渐冷寂。1991年通县排练百人大秧歌《鼓乐春秋》、《红绸舞》,赴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及北京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民间秧歌活动始而复出。1992年通州镇西海子居民秧歌队表演于街巷,徐辛庄镇富豪村、漷县镇长凌营等村秧歌队相继成立。1994年末,县城秧歌队达40支,农村秧歌队147支,集健身、娱乐于一体的秧歌活动蔚然成风。1995年春节期间,举办首届“运河春潮”秧歌大赛,全县城乡24支秧歌代表队参赛,演员近2000人。通县秧歌队活动从自娱型向竞技型发展。是年911日,在县体育场举行“运河金秋”秧歌邀请赛,城乡10支优秀秧歌队参加比赛。19日燕京牧机公司秧歌队代表通县,参加北京市艺术节秧歌大赛,获一等奖和秧歌创新奖。尔后,在运河文化广场举办“运河春潮”秧歌大赛,秧歌成为农民艺术节活动中要组成部分。2001年通州区文化馆举办新秧歌培训班,培训镇(村)秧歌骨干数十人。

    北苑办事处秧歌队  后南仓社区秧歌队是北苑街道最早的秧歌队,成立于19929月间,由时任居委会主任陈昭书负责,当时只有8个人,只跳扇子舞一种形式,现发展为60人,舞蹈形式也扩展成为罐舞、彩绸舞、花伞舞、筷子舞、皮筋舞、腰鼓舞等20多种。北苑街道秧歌队也由后南仓社区一支秧歌队扩展到17个社区都28个秧歌队,人数达1500多人,自编自创舞蹈哑铃、华棍、竹板、手绢等120多个。活动为上午7点至9点,下午7点半至8点半。经费自筹,街道社区给于适当启动资金。秧歌队参加全区和街道办事处各种公益活动260多次。参加市区各种秧歌大赛24次并全部获得等级奖项。1997年北京市体委组织的老年秧歌比赛获得二等奖,1998年北京市国际老人节健身舞表演获得三等奖。代表通州区参加北京市2000年在天安门广场争办2008年奥运会太极球表演;参加北京市举办的8000人同跳踢踏舞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受到市区领导的奖励和表扬。

    新华办事处秧歌一队  成立于1994年,负责人赵庆福、孔秀荣。初期只有十余人,有一个小鼓,在西海子公园活动,引起了轰动,参加的人员越来越多,最多时达180人。节目有扇子舞、彩绸舞、伞舞等;又吸收了小车会、跑旱船等民间舞蹈,同时又根据戏曲内容用秧歌形式编演新节目: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西天取经;白娘子、青蛇、许仙游西湖等,都是古装打扮。此外还有《夫妻喜相逢》、《小放牛》、《刘海戏金蟾》、《小上坟》、《梁山泊与祝英台》、《天河配》、《天仙配》、《八仙过海》、《春草闯堂》、《水漫金山寺》、《武松打虎》、《逗狮子》、《罗锅抢亲》、《大花轿》等,上演千场以上,积攒了十几间房子的服装道具。参加历年区(县)、镇、办事处举办的安全、防火、拥军拥属、戒毒、质量、计划生育、交通法规、香港澳门回归、申奥成功、两会召开、慰问老干部等各项宣传表演活动。多次参加市区的花会调演、汇演。199711月获“朝阳区民间艺术大赛”表演奖;19982月和19992月分别获得“地坛庙会”优秀演出奖;20012月获得“首届华声天桥杯民间花会大奖赛”表演奖;20032月获“劳动人民文化宫春节民间花会大赛”优秀表演奖。

    此文编写而成,杨德茂、楚学晶、张崇先等为本文亦有贡献)

  • 上一节、谈通州的民间舞蹈(一)   [ 返回主目录 ]   下一节、谈通州的婚嫁习俗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杂志约稿
   

人人文学

运河杂志

人民文学

新诗百年

中国网络作协

大悟山

新书推荐

中国诗人

中华女子

文学评论
友情链接: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
中国人人网艺术频道   人人论坛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微信:18001145010   QQ 1009068986 创作群195592079(已满) 中国网络作家联盟群136849320 ;
  • 版权所有:  『 网络作家网』 网络支持: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