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报名
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网 络 连 接 世 界
|
首 页
|
文学在线
|
小说分类
|
散文分类
|
诗歌分类
|
杂文分类
|
长篇文集
|
短篇小说
|
随笔游记
|
电子杂志
|
文学专题
|
当代文学
|
现代文学
|
个人文集
|
论 坛
|
网络文学
|
女性文学
|
校园文学
|
诗词韵律
|
古典文学
|
外国文学
|
歌词创作
|
影视创作
|
国学精华
|
精品佳作
|
理论研究
|
视频教学
|
作家书库
会员管理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主编邮箱
文章搜索
---作者---
---标题---
作家排行榜
带雨的云
558
篇
王风
372
篇
作协推荐
307
篇
运河散人
263
篇
零度
261
篇
古月重升
210
篇
郑永涛
173
篇
张天珍
169
篇
轻舞飞扬
154
篇
孙新坤
154
篇
小说分类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散文分类
楼梯寄情
她说什么了
吴稚晖何许人也
《爱,能勿劳乎?忠,...
枫叶的招摇
自在杨花
“地坛”的魅力
田间小路
人散茶已凉
发自病榻的心语
诗歌分类
浅伤
溱沁
孤煞
梦魇
奈何
道
淡然
天道
超脱
英雄决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学在线
>>
人人访谈
>>
《不看“诗刊”的诗人》——写给《诗刊》主编叶延宾的一封公开信 (节选)
·添加到收藏夹
·给作者留言
·
查看作者资料
·
浏览作者文集
分享到:
更多
《不看“诗刊”的诗人》——写给《诗刊》主编叶延宾的一封公开信 (节选)
来源:网络 作者: 轩扬 日期:2010/8/7 0 阅读:
1232
次 【
大
中
小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看“诗刊”的诗人》——写给《诗刊》主编叶延宾的一封公开信 (节选)
作者: 轩扬
……
我敢给你用真实姓名投寄你敢刊登吗?
如果是真的诗人,我想你会有这份勇气,如果不敢登,也就说明我的判断没错,你根本就不是什么诗人,顶多是个三流的文学混混而已。
从十年前,我来北京开始,就一直关注《诗刊》。尽管当时我没有钱去买,可每逢《诗刊》出刊的日子,我还是去书店或街头报摊去找到翻看。
正是这十年里,我一次又一次的翻看,让我看出了《诗刊》的发展,和《诗刊》选稿的方针——都是老面孔。
2004年,《诗刊》从每月一刊改为上半月刊与下半月刊,全年24期。上半月刊代表水平高的知名诗人,下半月刊代表青年诗人,主要以新秀和培训学员为主,本来发表学员的作品,也是为了推出新“诗人”的好事,可这“新”并没有体现出来,仍然是一些像汗漫、刘川、丁燕、慧玮、江一郎、雪潇、李轻松、雷平阳等的作品,层出不穷。
他们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你作为主编能否说出一二吗?在你心里是否还是个未知数。
像刘川曾是我等70后的校园诗人,自从进入《诗潮》之后,被《诗刊》社多次重点推出他的作品,我在他读师专时,可以说就读过,那时他在众多校园诗人中,并非是很突出的,如今的突出,无非是占了《诗潮》的光。谁让中国人传统思想里仍存有“官官相护”,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相互吹捧吧!
再拿《人民文学》的朱零来说,以前谁知道有这么个人物,自从进入《人民文学》的编辑行列,也是诗作在中国杂志上“满天飞”。
还有艾尤,其作品真是不敢恭维,可他因为披着《诗刊》社成员的外衣,也在外面到处以诗人自居,真是荒唐也。
再看上半月刊的诗人之作,同样是娜夜、杜涯、张炜、洪之泰、小海、荣荣、蓝蓝等等,这些名字也是从《诗刊》上,闯入我的眼帘,说实话,像荣荣、蓝蓝、娜夜、杜涯等女性作品,真的没有太深的文学价值,除了一些日常琐事,就是女人的婆婆妈妈。文学的最关键就是要有思想性,一篇文、一首诗,如果没有思想,只是语言的叙述文字,我觉得没有太大意义,像伊沙的诗,我就不怎么认同,虽说他被一些同类诗人视为“民间写作”的代表人物,可他的作品,除了《车过黄河》、《结结巴巴》、《饿死诗人》之外,好的真的不多。
以上这些诗人,多数是我的诗友或朋友,举他们的例子不是因为嫉妒,而是以事论事地说明我的观点,我的性格像鲁迅先生一样,对“丑恶”的东西疾恶如仇。或许你会误以为我拿自己和大师鲁迅比,其实不是,我只是说自己的个性像鲁迅先生,成就当然和大师比是“区区不值一提”的。
记得去年,自己向《北京文学》的诗歌投稿,后来接到白连春的电话,说向我约一组诗,还说了他们栏目最易发什么诗,在电话聊天中,当他知道我并不是某名牌杂志社编辑,目前而只是一名自由撰稿人,语言明显没有一开始热情了。
出于礼貌,我还是给他投去了一组诗,一投就是石沉大海。
咱羞于自己的作品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我也没有给白先生打电话,咨询如何“处理”的。
一年后,我再次给他投稿,并在信中给他写信,说我是某某,结果仍然是石沉大海,甚至连个电话也没回。一年365天他工作忙?
两年他还是工作忙?
难道连给作者打一个退稿电话的时间也没有吗?
我也做过杂志编辑,当然知道其中“忙”的原因。
如此忙的编辑,我哪还有第三次自作多情的勇气——我不能再浪费自己的时间、纸张和笔墨了,也不要再打扰对方了。
由此而来,我看清了“世事人情”,看清了“不在其位,难谋其职”的道理。我不是为自己的作品不能发表悲哀,而是在为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悲哀,倘若编辑都像我所知道的这些编辑那样,以人情为选稿标准,还能推出好作品吗?中国的文学事业还能辉煌吗?俗话说:“好诗在民间。”其实好的文学也在民间。
掌握中国文学命运的“官爷”们,为了中国的文学事业,是不是该以事论事,以稿论英雄。
难怪中国的优秀出不来,中国的文学和电视走不出中国,个中原因原来全在“人情”里,“人情”里若能出好作品,那还重视人才,“不以出身论英雄”干吗?
思索吧!中国的编辑们,中国文学的明天,能否再创辉煌全在你们手中。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
查看本文的评论
姓名
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 换张图试试
发表
取消
相关文章
“80后”作家需要进入“主流文坛”吗?
1603 次
2008/2/17
神女 裸 艺术
11077 次
2009/1/23
谁教会了女中学生搞“援交”?
1050 次
2011/11/20
茅盾能勇夺茅盾文学奖吗?
1055 次
2011/8/11
中国的“文学之城”在哪里?
1192 次
2010/7/23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