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分类 >> 抒情散文 >> 拜年
  • 拜年
  • 来源:原创 作者: 郑永涛 日期:2011/2/1 1 阅读:2054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拜年

    郑永涛

    一年到头,春节到来,大年初一的早上,走家串户向长辈们拜个年,道一声祝福,顺便呵呵地闲聊几句,这便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拜年习俗。一年里的寒暑冷暖,忙忙闲闲,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便全付进这一声祝福与几句闲聊之中。让遭遇不幸的人获得安慰,让幸福的人更加快乐。待拜过了这个年,这便是新的一年了,不管上一年里的生活如何,让我们从此都平和地看而待之,然后大家互相帮扶着,攒足劲,共同去迎接新的一年,迎接春天的到来……

    近些年来,有些传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有些传统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比如春节,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越来越被凸显出来。近些年来,农村的生产力越来越高了,于是大批大批的农民到城里当了农民工。出门都为挣个钱,工作又忙路途又遥远,因而常常是一年到头才回一次家,这回家的时机便是春节。一年了,不知长辈们是否还安康,不知乡亲们过得怎么样,于是拜年便成了一个相互见面、聊天的好机会。给长辈们拜个年,看他们的头发又白了几许,看他们的皱纹又深了几分。走家串户,街上的乡亲成群结队,于是彼此特别熟的便会趁这个时机递上一支稀奇的好烟聊上几句。这一年在哪儿打工,钱挣多少,来年有什么打算等等,这些重要的话题全都压缩在这片刻的空当儿里。因为大家都是结伴出来拜年的,因而这片刻的空当儿时间极短,若是聊得不痛快,便可约个时间到家里来坐坐,好好地聊上一次天。城市里其实也一样,春节对于中国人的作用都是相同的。社会越发展,人的流动性便越大,由此可见,春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会越来越大,而不会被削弱,春节在中国永远不会消逝。春节是中国人人情的一次相互温暖,是一年一度的一席精神盛宴……

    写到这里,便想起故乡南杜齐村与众不同的拜年习俗来。南杜齐村与我所在的郑村同县而不同乡,其实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中国人拜年都是在大年初一的早晨进行,然而南杜齐村有好些年拜年却是在初一的夜里进行的,这一习俗的形成是有其渊源的。文革时期,大闹破四旧立四新,这拜年的传统习俗也被说成是封建迷信而被禁止,谁拜年就要挨批斗,于是五更夜里便没人再敢拜年。可是到了晚上,有些人想想一年到头不给长辈拜个年,实在心里难受,于是便有人偷偷地去长辈家给长辈拜个年,道一声迟来的祝福。有人开了头,大家心里都明白,于是便形成了这个习俗。这个习俗在南杜齐村沿袭了许多年,到现在也仍还有这个说法,不过可能已经不是那么流行了吧,或者说,已仅有说法而无行为了吧。据此,便可看出中国人对人情是多么地看中。由此,也似乎可以看出民俗的形成规律来——民俗就像流水,是在美好愿望的驱使下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布鞋

    郑永涛

    布鞋是中国化、乡村化的一个意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布鞋的纳制有一个不急不躁的程序,性情急躁的人是不容易适应的。布鞋又名千层底儿,因而这主要的功夫就全在这书本儿似的鞋底儿上。纳鞋底儿得先糊被子。被子就是用四五层布糊在一起的厚布,通常用稀玉米糊在案板上糊制,然后拿到太阳底下晾晒。待被子晾晒干时,通常也便剥离案板滑落到了地上。通常的情况下鞋底儿由四层被子纳制而成。将晾晒干的被子按着留下来的纸剪的鞋样儿剪好,然后合起来用粗白线纳在一起,这便成了一双硬邦邦的鞋底儿。最后将黑布鞋面(也叫鞋帮)纳在鞋底儿上,这便成了一双精巧而漂亮的布鞋,成了一件凝结着美与爱的工艺品。这样的布鞋穿起来踏实、舒适、透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健康、绿色的鞋。而妇女们纳鞋底儿的情景,也是中国乡村所特有的极富生活气息的生活图景,勤劳、安详而温馨。而随着时代的前进,布鞋在乡村也是渐渐的少了,学纳布鞋的姑娘渐渐的少了,纳鞋底儿的情景也渐渐的少了。然而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倒不必勾起我们的失落与伤感。她们不纳鞋底儿了,可是也有了新的事情去做。时代的前进,其实便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小时候家里穷,我便是在这布鞋的陪伴下一天天长大的。布鞋虽朴素,但踏实、舒适、耐磨,是平民百姓们很实用的一种鞋,是他们清贫的生活中的忠实朋友。就在这默默无闻的千层底儿的垫护下,我一步步地走过自己的童年。还记得住校时母亲跑十几里路给我送来新布鞋的情景,从那时起我便明白了这布鞋里也纳着母亲的殷殷的爱,因而穿着它便更觉温暖了。然而随着我一天天长大,从童年步入少年,随着同学们穿着的日益时髦,我便也渐渐开始觉得这布鞋土气了,穿着它,在同学面前总觉得别扭。于是,回到家,我便向母亲提出了我少年时代的第一个心愿——买一双运动鞋。母亲听了,微微一笑,没有说话,第二天便捧给了我一双崭新的双星运动鞋。那一刻,我的眼前一亮,激动得大叫一声蹦得老高,一个劲儿地直夸母亲好。而母亲,只是一脸的欣慰的笑。现在我已想不起来那时母亲的眼里是否有着一丝的失落与伤感,只记得我兴奋得马上特地洗了洗脚穿上了那双崭新的运动鞋,然后一蹦三尺高,脚上好像踩了风火轮儿。从那以后,生活中便少见了母亲纳鞋底儿的安详情景。在此之前,母亲其实一直是在为我纳鞋底儿的,小孩子疯劲儿大,穿鞋费,她和父亲一年里是穿不了几双布鞋的。而当我不穿布鞋了,母亲的那手好手艺也便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而她对儿子的殷殷的爱,也少了一个表达的好渠道。对此,我不知道母亲的心里是怎样的一个心理过程。这都是我后来才想到的,那时我可顾不上想这个。

    后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世界又越来越大了,已从少年步入了青年,远离故乡走上了社会,而我脚上的鞋也已由运动鞋、休闲鞋变成了精神、坚硬、锃亮的皮鞋。在社会上走了那么多年,走过了那么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我才开始回望以前,开始思索生活与人生,也才开始对生活与人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与认识。我渐渐地明白,人活在世上,有些东西是变的,而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我们生存可能要靠这些变的东西,但真正支撑我们活下去、好好活下去的,却是这些不变的东西,比如亲情,母亲,故乡,童年,梦,等等等等。而当我明白这些道理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事似乎已经晚了。于是,远离故乡的我,便常常在梦中又见母亲安详地纳鞋底儿的情景:母亲坐在桃花盛开的院子里,坐在和煦的阳光下,手戴顶针一针针地用心地纳着鞋底儿,纳几针便把钢针拿到发间捋一捋,然后再去纳那一生也纳不完的千层底儿……

    前年年底,我突然有了一个让母亲再为我纳一双布鞋的想法,心想即使不能出门穿,在家穿穿也好啊,而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纪念意义吧。然而,当我过年回到家,当我看到母亲那满头的白发与沧桑的双手时,我没忍心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我心里想,母亲为了我、为了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我没让她享一天福不说,怎么还能在她年老时残忍地再让她去纳布鞋呢?不能啊,换上谁也不忍心啊……

    过完年,我在村头告别母亲和家人,登上公共汽车再一次的离家远行了。母亲和家人渐渐远去,生我养我的村庄渐渐远去,故乡渐渐远去。坐在车窗旁,望着车窗外渐渐远去的故乡的风景,我心想,我虽然没能让母亲再为我纳上一双布鞋,但在我的心里却有着一双布鞋,永远有着一双布鞋,母亲亲手为我纳的布鞋,故乡的布鞋,乡村的布鞋,中国的布鞋,穿着这双布鞋行走在社会与人生的道路上,我永远都不会感到孤单,心里永远都不会感到荒凉,而永远都会感到温暖,心里永远都会充满希望与力量。那时候,春风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故乡的大地上,我推开车窗,一股春风吹在了我的脸上,吹到了我的心中,种在了我的心里……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野山楂之恋    1534 次 2011/3/6
 我的母亲是军人的母亲    1841 次 2008/6/21
 两棵树    1876 次 2011/4/10
 金子与阳光    21 次 2012/3/25
 雪木之恋    1621 次 2011/3/6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