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在线 >> 人人访谈 >> 文学为何缺少“思想容量”?
  • 文学为何缺少“思想容量”?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王尧 日期:2011/7/22 阅读:2718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以20世纪80年代为参照,那么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下这些现象确实存在:90年代以后,历史的统一论述被打破,知识分子也在分化中逐渐减弱在历史主体位置上把握世界的能力。反映在文学上,则是“思想事件”的消退和大批文本“思想容量”的萎缩,作家在大的变局之中又缺少应对多元冲突的思想能力;市场经济侵蚀了作家的理想并诱惑作家放弃对人文和审美的追求;尽管我们坚持认为文学在位置趋向边缘化的同时价值并没有边缘化,但事实是文学对现实和社会精神生活的影响力已经减弱;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争落幕之后,文学内部失去了通过形式、审美创新的动力。我之所以说这是一些现象,是因为这些不同侧面的问题并不能拼贴成当下文学的全貌,甚至也不能由此轻而易举地洞察文学的真实处境,即便是从一个细微之处或者个案就可以举出与上列现象相反的例子。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这些现象何以产生,作家应对的方式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局限并影响到文学的思想品质。

      文学与现实疏离

      20世纪以后,中国文学的创造力或者进步性,在若干关键时期,通常都是以“破”而“立”的。比如,以“新文学”对“旧文学”;放弃“新文学”的概念,以“当代文学”对“现代文学”;以“新时期文学”对“文革文学”。这几个历史阶段当然是质的变化,但思想生产的机制却有类似之处。作为“新时期文学”一部分的“八十年代文学”,是在对历史的清算、批判之中开启来路的。在这一工作基本完成以后,作家与历史构成的紧张关系相对缓解(无疑,如何讲述历史在今天依然是个问题),而如何处理现实问题则显得慌张、犹豫和无序。

      我们已经习惯于在和某种对象的紧张关系中产生动力与思想,而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也由于作家的不同选择而变得多样化。文学与现实保持了部分的紧张关系,但已经不再像当年在整体上与历史构成紧张关系那样,我们便会在松弛、减弱或转换的那一部分,发现作家思想能力的丧失。在这样的变化中,用观察“八十年代文学”的视角和方法来判断90年代以来的文学显然有所错位。当文学的处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作家介入现实的方式、思想取向、价值判断等都有了不同的选择。笼统地说,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或者说文学的思想状况如何已经无济于事。

      在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主体建立起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宏伟目标中,80年代的文学理想是:摆脱对政治的依附,文学回到自身;建立起人的主体性,确立“个人”的价值意义;实现文学的现代化,走向世界。这只是一个简单甚至偏颇的概述。到了90年代以后,这样的理想已经逐步展开,但是其结构似乎又与我们期待的不同,甚至是相反。90年代由文学知识分子发起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虽然无果而终,但反映了一部分坚持人文主义理想的知识分子对“历史进步”的警惕和忧思,而最终未能形成共识则足以表明知识分子道路的分化以及知识界、思想界已经出现无力解释现实问题的迹象。90年代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是一个过渡时期,到了新世纪以后,文学与现实、世界疏离的问题差不多充分暴露出来。

    上一页 首页 [1] [2]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我们为什么热爱蜡笔小新    1266 次 2009/9/23
 中国的“文学之城”在哪里?    1169 次 2010/7/23
 两个诗人相继“自杀” 诗人形象备受争议    1299 次 2008/6/9
 韩国蚕食中国文化的背后是什么?    1411 次 2008/10/8
 《人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而活!》    1410 次 2007/10/19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