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研究 >> 文学评论 >> 安祝生 读《姝平摄影随笔》有感
  • 安祝生 读《姝平摄影随笔》有感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5/22 阅读:25797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姝平摄影随笔》有感

     

    安祝生

     

    暑期刚过,酷热渐散,傍晚未到,借得一丝秋风,偶得《随笔》先是粗掠,后是细翻,一看时间差点过点,随将书放在桌上忙去应酬晚餐。

    回到家中直奔书房,将牵挂的书捧起,借着温柔的光亮,开始慢慢拜读品尝,这一品便没有停歇。对《随笔》中每一个文字都没有放过,回味咀嚼,对每一幅作品反复揣摩,借着灯光伴着月光,或举起或平放,或远处看或近端详,文字与画面交替看,引申地想,有的起初不解其意,后豁然开朗。作者的神奇之笔,画面的奇思妙想,创作出难得的佳作,是一种高品位的欣赏。我读罢、看罢爱不释手,乘兴有感而发,欣然命笔。

    我是一位因工作而拿起相机的新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竟喜欢上照相。特别是偶得几张拙作被同事、邻人夸奖,心里美、手发痒,总想多照几张。当有的作品在小范围的刊物上发表后,得到很好的反响,我竟有些欣喜若狂。如今,我居然成了一名发烧友,随时带着相机,有好的画面就抢几张,为此,还时不常和摄影爱好者凑在一起谈感想。有关摄影的书、作品去买去借,有些专题讲座我也想方设法去听,丰富自己的知识,为的是能照出一张好照片,还真不是为了获奖。如今,我这名初学者,执着的追求精神被同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正因如此我的同事悄悄将《随笔》放在我桌上,使我眼前一亮,便如饥似渴而捧读不放。

    《随笔》中作者淡淡数笔便将自己的简历跃然纸上。其简洁中蕴含着智慧,平凡中显露出才干,集摄影和文学艺术于一身,揽政务和创作双丰收,堪称当代知识女性中的典范。

    本书《故乡篇》、《风光篇》、《人物篇》篇篇都凝聚着作者对那山、那水、那人、那情的挚爱,从字里行间,从每一幅画面,都折射出作者睿智的目光和独特的视角。从心灵深处打动读者。我的同事们看后无不交口称赞,有些作品堪称一绝。

    我是听着鼓楼的钟声长大的,是在燃灯塔下的胡同里度过的孩提时代。运河的桨声激起了我青春的理想,在恩格斯《法兰西内战》的名著中看到了八里桥那熟悉的名字。长大了,懂事了,眼界开阔了,知识丰实了,但对家乡的情更深了,对故土的意更浓了。

    打开《随笔》映入眼帘的是第一幅航拍杰作,就是那伟岸挺拔的十三层的玲珑宝塔。“一塔识通州”的宝塔是通州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通州人民以宝塔自豪,宝塔为通州人民站岗放哨。借着作者的目光,我第一次感受到俯视通州的新奇,故乡的塔,故乡的水,故乡的平房,故乡的大厦,一览无余。航拍显示了女性作者的勇敢、开拓和执着,在艺术上真是一名开顶风船的角色!兴奋之时,真正感受到作品的震撼力。

    《故乡篇》每一幅画面都表现出家乡的美,家乡的巨变。千年流淌的大运河,焕发了青春。北方的水,真是赛江南。机器的轰鸣,给大地换了新装,改革开放使农民真正住的是大宅新房。变化不是说出来的,每张作品都是不辞辛苦拍出来的。作者对故乡的情深,对历史的巨变,看得准,拍得真,对初学者是一大启发,只有真正投入到生活中去,举起相机讴歌新人、新事、新变化,拍出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故乡篇》中的“银沙发”,观后无不称绝,作者构思太奇妙了,这一雪景本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可作者恰恰选取人们最不留意的事物而拍下来,此作品寓意深刻,叹为观止。此幅和《黑白构成》都是平中见奇,极富哲理的注释使作品品位更高了,这便是作者的绝妙之处,使初学者开拓眼界,获益匪浅。

    《风光篇》、《人生篇》展示了作者捕捉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功力,和对人生解读之深邃。这种发散思维拍出的作品使人感到更加充实,更加丰满。激发人们更加爱祖国,爱世界,爱和平,爱生活,引领人们满腔热情地热爱今天,激情澎湃地拥抱明天。

    一本《随笔》搅得我夜不能寐,引起我无限遐想。作者不但是一位摄影专家,而且更是一位文学功底深厚的作家。让美妙的画卷插上文学的翅膀,在描绘改革开放巨变的多彩星空中尽情翱翔吧!

    2005828 收笔于子夜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诗叙从史记出发》回答记者问    3937 次 2013/1/2
 刘国玺 难得一颗赤子心    2033 次 2012/5/22
 熊国华评《岭南歌》(声明和原稿)    5588 次 2014/6/9
 从“方柳之争”看一个人的格局大与小    5484 次 2014/8/14
 诗人总是被调侃的对象 说明社会有毛病    5065 次 2013/11/27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