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分类 >> 散文原创 >> 刘福田 中国宋庄(外一篇)
  • 刘福田 中国宋庄(外一篇)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5/22 阅读:1509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宋庄(外一篇)

     

    刘福田

     

    普普通通一个平原乡村小镇,只是随着改革开放同步发展,除此看不出任何特别,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也没有什么特殊风景,地域普普通通,人也普普通通,村民至今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民风淳朴鸡犬相闻……

    如此乡村小镇,洋洋中国何止万千,但北京通州的宋庄,却一夜之间名声鹊起,居然敢打出“中国宋庄”旗号!也真招来不少大鼻子老外,让世界许多人都知道了它,这听起来简直象“天方夜谈”!

    这个普通乡村小镇,究竟哪里引人瞩目,十几年时间就弄出了这么大响动,其影响甚至波及到国外呢?不只千里万里难以想象,就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通州人,一开始也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总是近水楼台,我开始对宋庄有印象,也就知道那里有个“画家村”,可是画家村又怎么了?不过有些人在那里画画,有人画画就能有这么大名气?也没听说谁很著名。知道也还是难以想象:会不会是媒体炒作?

    我老家在通州区南部,通州以城区界分南北,最远距离不过一百公里,但南北之间往来不多,有些交往也多是在城区汇聚,起码我是这样。早就知道通州有个“宋庄公社”,感觉里在通州以北,可具体方位并不知道,也从来没有去过。

    分配到城区工作和居住之后,南来北往的人开始结交,这才知道宋庄在通州东北,北的方向不多,东的方向更大,说在通州以东更合适些,了解也只如此。许多次开车去河北燕郊经过宋庄,可宋庄给我的印象,也只是路边那几个村庄,还不知具体哪个村子叫宋庄,一直不知道宋庄乡政府所在地。

    宋庄名气却越来越大,守在身边捂不住耳朵,慢慢地也就想有点了解,这种感觉是逐渐积累的,直到不久前一次文友聚会。席间聊了很多宋庄的奇闻异事,其中就包括裸奔和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超女纪念碑”,这让我决心要去宋庄看看。

    回来先查看地图,原来宋庄是乡镇总称,位于城区东部,大部在京沈公路北侧,北接顺义东临河北,地理上离城区很近,却又是三省县交界,这种地方很容易造就自由氛围。查完地图再查资料,又知道宋庄人文历史也很悠久,起码比我老家更早人居,汉代宋庄左近建路县城时,我家那地方还在水里泡着呢。

    不过除此也就没什么了,地域没什么特别,人文历史也算不上杰出,但查阅地图资料总是让我对宋庄有了个大概了解,起码为出行做好了准备。尚未成行先接到邀请,原来一位文友要举办个生日PT,地点就选在了宋庄,并专门邀请了不少画家村的人,这当然让我有点喜出望外。

    以为是天遂人意,但文友一说才知道,原来那天我们一起聚会,聊起宋庄也勾起这位老兄兴趣,在此之前,人家已经先过去认识了几个朋友,并通过他们安排了这次聚会,为对宋庄了解更详细些。朋友有意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那也真的需要深入了解。聚会时我说过想去宋庄,文友这才邀我一起去。

    1029号下午,我陪同文友一起来到宋庄,这可能是我第一次脚踩宋庄土地,问过之后才知道,落脚村子只是宋庄画家村之一的任庄村,类似村子在宋庄镇有20多个,那也真是有些规模了,难怪会产生一种规模效应。

    初到画家村还是没什么特别感觉,我在平原乡村长大,这种环境再熟悉不过,差别从进入画展小院开始。

    这是一个挺大的院落,面积有几亩我说不好,大概感觉有十个左右普通农家院大,与其说也是农家院,不如说更像一处菜园、或者小工厂什么的。但又不完全像,说工厂没有厂房设备,说是菜园又种得乱七八糟,野草长得一人高,或者还是更像一块圈起来的野地,但又有人工雕琢痕迹。人工挖成的小池子没水了,园子里还没规矩地摆了不少雕像,有点像被火烧过的圆明园,据说这些画家不少正是九十年代后从园明园过来的。

    我们来得尚早,聚会的人还没有到,接待我们的是个油画家,文友已经认识,给我介绍后他们聊天,我先去欣赏布展油画,然后就是整个院子转转,先感受一下气氛。

    关于画画我可是外行,但不一定因此就不懂欣赏,不在意具象技巧,或者更容易抽象感觉,哲学和艺术原本相通。欣赏之下确实有些感觉,当然感觉好坏不一,外行不看热闹,品评有理有据,这开始于自我感觉,也终于对那些画家们一吐为快。

    反正来玩就是想自由自在地感觉,这里画家们也正以自由标榜,还好我的观点许多人赞许。也难有人可能反驳,一是我有这个天分,无论哲理还是口才,二是高谈阔论,那反而无懈可击。照顾面子成分不大,虽然第一次认识,却没有人过分客套,这我早有耳闻,也一直感觉没错。

    大概对画画谈了这么一些观点,一是画作为一种表达艺术形式,首先需要一种直观自我感觉,这种感觉可能说不出来,但一定要真实直观,要有一种内心涌动,一幅画要感动别人要首先感动自己,否则不如不画,否则技巧再好也不过是个画匠;二是这种感觉一般要有个鲜明主题,整幅画要追求基调一致,每一笔都要刻意而为,否则会让人摸不着头绪,这和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道理相通。

    当然可以例外,但那类似极端状态极端理性,比如毕加索那种精神分裂状态真实图现的作品,这一般人办不到。艺术不要刻意别人,对别人的了解总不如自己,刻意别人一定会显造作,但又必须刻意自己,人与人类通,刻意自己就能感动别人,这对画画尤其可行,当然最好还是能理性自知,这将决定艺术层次。例凡高而言,虽然他生前曲高和寡,但死后终于成就辉煌,那就是基于理性自知。有多少画家终生追求,但直到死后也不被人承认?现实理性更高,极端必须代价,结果说明一切……

    这么说来也就引到了我的哲学,开始推销自己,谈起哲学自然更是滔滔不绝了,最终结论是:无论搞文学还是搞艺术,要想成为一个大家,那就首先需要一种思想支撑,否则不如现实些,不要太多奢望等等。

    陆续来了有三四十位艺术家,服装发型许多人都很另类,对此我早有思想准备,自然见怪不怪。开始来人还有个介绍,后来谁是谁也不管了,反正愿意聊就聊,我先自由个样省得还要入乡随俗,这我本来也不比他们差。

    提着酒瓶随心所欲,一晚上说了不少话聊了许多人,总体感觉还不错,这个地方果然是个自由空间。痛苦诞生思想,自由诞生艺术,宋庄之所以出名,大概正是根源于这种自由氛围,也难得地方领导的开明和魄力。“中国宋庄”名不虚传!画家们较多做国外生意,生存总是现实的,但在现实可能的框架内,也该争取相对绝对的自由。

    虽然我们已有备而来,但这批艺术家们的自由,还是有点超出我们的想象,感觉有两种偏向,一种是自由极端到人情有些平谈,这对造成一种集团性力量不利,或者我们和大家还是初交,而且突兀造访,人家有什么顾虑也很难说;一种是刻意自由,有些程式化地营造和符和自由形式,比如烤全羊和燃篝火,总觉得缺少自然意境,自由是内容不是形式,自由要通过符合必然而来,那说到底还是理性……

    第一次直接接触这些艺术家们,大概就是这样一些感受,听说这里也分门别类地有着很多流派,如果可能我会再多接触一些。二十几个村子都有艺术家,人数过千,可知一座冰山我们才看见一角,任何结论都可能以偏盖全,权当随便谈谈。

    这次还有意造访了几位年长村民,他们大多把艺术家们当西洋景看,或者相互理解还需要时间。个人力量终究有限,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团结本身就是力量,流派之间也可以多些沟通,学院派未必就是画匠,自由派也未必不能入流,现实状态都需要反面调整,如果各流派间能相互修正,那中国宋庄的名气可能越来越大!

     

    崇祯皇帝祭

     

    一、透视崇祯亡国的根本原因

    崇祯是明朝亡国皇帝,他最终为李自成所逼,自缢于紫金城后的煤山。一般封建王朝都亡国于皇帝无能、荒淫,可崇祯似乎是例外,史学家评价崇祯亡国,大多把主要责任归咎于他接手时明王朝已经积重难返。当然也有对他的指责,比如疑心太重诛杀社稷之臣、刚愎自用、政刑过苛等等,但这些好像都不足以亡国。没有人简单地说他无能或者荒淫,事实上他即位之后,也确实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之初就罢黜了奸臣魏忠贤,所行政令也基本都是利国初衷,许多政令甚至不失为对症下药……这样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为什么还没有来得及荒淫,明王朝就内忧外患而亡国了呢?

    崇祯自身的错误,没有使明朝中兴也就够了,似乎还不至于亡国,可是明朝在他手里却实实在在地灭亡了,难道真如史家所说,他接手时明朝就已经就无药可救了吗?

    事实不是这样简单,崇祯皇帝英年即位,在位达17年,如果真是一位英明皇帝,这17年时间还不够他稳定一个王朝吗!打一个天下17年都差不多了,治理一个王朝怎么也不该17年都难以起色。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否出在崇祯自己身上?可是他无疑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啊!问题回到了他接手时的王朝,好像真有这方面问题,因此对于明朝灭亡,历史怎么评价的都有,既存在两种极端说法,也存在中间观点,比较常见“弱身猛药”之说,只是没有更具体说明,也没有明确究竟主要问题是什么。

    我也认为“弱身猛药”之说更为贴切,这是一种“在之中”观点,符合一般道理,但光是“弱身猛药”之说,我也就不必再写这篇文章了,因为这样的说法早已有之,问题是具体到明朝灭亡,崇祯是否要负主要责任,我的观点是肯定的。这对崇祯好像有点不公平,他不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吗?难道他的很有“作为”,反而最终断送了大明王朝?没错!如果不是他很有“作为”,明朝或许还不会亡得那么快!我们可以具体理性地剖析,否则崇祯皇帝地下有知也不会认帐,他死得不明不白,或许现在还死不瞑目。我想让他死个明白,因此本篇题名为《崇祯皇帝祭》,希望崇祯因为这篇文章可以瞑目安息。

    我说过:一切在前的都是不可把握的同步性,如果崇祯接手明朝灭亡已不可挽回,那他也只有怨命,事实上许多末代皇帝都这样命运不济,比如秦王子婴等诸如此类。可是崇祯没理由这样推脱,他接手时大明王朝虽然风雨漂摇,但并没有严重到动摇根本,崇祯大权在握达17年!崇祯即位之初,明王朝已被奸佞魏忠贤专权7年,的确已经民不聊生,东北后金崛起、各地人民起义,明朝形势确实岌岌可危,但一切还不是无法挽回。

    崇祯即位之初罢免魏忠贤,当时人们大都拍手称快,崇祯皇帝也很快控制了局势,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谨慎经营循序渐进,那明王朝即使病入膏肓也还有药可救,说不定慢慢地还可以缓过气来恢复生机。可是崇祯皇帝太急了,罢免了魏忠贤,又立刻捕杀其党羽,结果却造成了全国政制瘫痪!要知道明王朝此时已内忧外患,魏忠贤专权时党羽遍布天下,一旦彻底清剿,天下官吏将所剩无几,一时之间又哪里找到那么多合适人选来署理天下呢?这该一步一步慢慢来,可以允许一些人反正,也可以慢慢地替换,但就是不能大换血,那必然会造成政制混乱。

    给病人输血不就是这样吗?就是病人失血再多,也要用点滴把血慢慢输进去,要是用机器强往里灌,那病人承受不起,虽然输血本身没有问题,这是一样道理。崇祯第一个失算就在于此,但这次失算还没有造成明王朝短时间崩溃,这说明明朝当时还有一定实力,这也恰恰反证了崇祯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这次失算没有直接造成明朝灭亡,却为这种结果埋下了祸根。崇祯接踵而至的疑心猜忌和刚愎自用,使这种隐患逐渐显现并越来越重。周延儒、袁崇焕、杨嗣昌、洪成畴、吴三桂……崇祯帝疑心暗鬼,不断地走马换将,株连者众,这弄得人心惶恐朝政荒废。民间传说明朝灭亡当时,崇祯敲响朝钟已没人上朝,不管这本身真实与否,都说明当时已经无人可用,这还不是崇祯自己的责任吗?治大国若烹小鲜,别说他即位之时就已经积贫积弱,即使强大王朝,大概也经不起他这样折腾!

    人民起义直接造成明朝灭亡,对待人民起义是崇祯更严重的一次失算,这两次失算效果合二为一,那也就注定了明朝灭亡。

    推翻明朝的李自成起义,发生在崇祯初年,那可以算崇祯第一次失算的结果,罢免了魏忠贤,广大民众无不拍手叫好,可是接下来他又大肆清剿逆党,用药过猛也就导致了更严重的政制混乱,广大人民没有在除灭权阉中获得好处,反而进一步陷入了水深火热!据说明朝灭亡时,税赋已经征缴到了43年后!民不聊生就会以死求生,大规模的人民起义终于爆发了。不过起义之初很长时期,明王朝还是能够控制局面的,崇祯此时安讨并用分化瓦解,军事措施本身没什么问题,但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底层人民的生存问题!封建统治者对此从没有真正认识,崇祯更不可能例外,改朝换代都是这么发生的),这铸成了根本性的失算,但还是一时没有显现,这更说明了当时明王朝的基础实力。

    崇祯九年至十一年,人民起义曾一度处于低谷,可是崇祯却一而再地继续失算,不仅没有改善最底层人民的生存,反而不断加重人民负担。崇祯十二至十三年,河南灾荒严重饥民遍野,崇祯还意识不到危机,反而更加重了对底层人民的剥削,这使李自成的人民起义军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从这时开始,明王朝才真正敲响了自己的丧钟!又过了三、四年,崇祯终于被李自成逼上了绝路,吊死在煤山东南角那棵榆树上……崇祯皇帝不失“作为”,但正是他基于理性根本的狂妄,因为那些“作为”才成了明王朝的亡国之君!这责任主要应归于他自身。“弱身猛药”,两者致命的作用并不一样,弱身是客观现实,但明朝最终死于猛药,这是具体相对绝对的理性结论,崇祯对明朝灭亡负有主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明朝灭亡还有一些具体国策上的失误,崇祯军事政策上的失信、狂妄,也客观地加速了明王朝灭亡。当时农民起义主要发生在河南山陕,而后金则崛起于长城之外,此时作为明朝首都的北京已经腹背受敌,理应迁都比较稳定的江南地区(南京,对抗清兵的北京保卫战结束是迁都最好时机),那里相对物产富饶政治稳定,迁都后起码可以延缓明王朝灭亡时间(明朝灭亡后,江南广大地区仍属明朝,但已经群龙无首,南明政权匆匆建立,只维持了短暂时间,那些皇帝才真的命运不济)。可是崇祯好大喜功狂妄偏执,不计后果一味好战,加之言而无信(第一次保卫北京失信于民,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已无人助战),至此明朝灭亡已经无可挽回。

    人有病了才去看医生,患者最终死在了医院,那也是要分清责任的,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是一回事,医生诊断失误用药错误、或者猛药致死是另一回事,医生不能以求医者是病人来一概推脱责任,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崇祯是一个不称职的医生,他或许没诊断失误,但必须对猛药致死人命负责,这是一起严重医疗事故,最终被追惩理所当然。崇祯是一个封建皇帝,没有人能追查他责任,但人们对自身行为都要客观负责,即使皇帝老儿也是一样,崇祯算不上畏罪自杀,但他为自己的行为承受了结果。明王朝在他手里终于灭亡了,灭亡的主要责任在崇祯,责任根本是理性缺乏的狂妄,而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是侵犯了最底层人民的生存底线。

    二、写作这篇文字的前引倒叙

    为什么会想起写这篇文字呢?原因很简单,这起因于朋友聊天。一位朋友官运来了,他刚刚被任命为一家单位的一把手,走马上任之前向我问计,我便想起了崇祯,给他分析了明朝灭亡的原因。我告诉他不管单位现状如何,一定不要犯崇祯这样的错误。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任何单位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何况新官上任三把火,有病没病也是要下药的,那就要正确诊断,有病治病没病保健,但必须要注意用药不可过猛。

    有三点特别给他具体建议:

    一是领导班子不要一上来就大换血,那要循序渐进,能力差、不是自己人,也不要草率罢免,可以先给他派个得力助手,等那助手站稳了再替换,一般新任领导上台都会保留一些原来干部,可是你过几年之后再看,领导班子已经悄悄地就换了一茬新人!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理性自然的直观,但这要有个过程,崇祯不就是失了这个过程,也最终失去了结果吗?

    二是更要特别注意照顾单位最底层人,这是根本也是重中之重,千万不要因为他们地位低就轻视他们,要知道他们才是单位的根本力量。任何改革措施都要重点考虑他们,一个基本原则是保证他们的基本权利,以公平求稳定,稳定压倒一切,这可能需要效率代价。可以引入竞争机制,但不要轻易让人下岗,这有时即使采取一定保障措施也不行,现代人的生存底线水涨船高。有些单位效益不错,下岗职工呆在家里都给百分之几十工资,基本可以保证他们生存了,可是这些人仍然不满生事,原因是他们之所以在最底层,下岗在家也很难找到事填补亏空。我们单位也酝酿过这样下岗,我当时就说:“那先把我下了吧。”有点能力的人不怕下岗,没有能力的人害怕下岗,下岗总不能下有能力的人,那还是轻易不要采取下岗措施,除非下了岗还一切待遇不变,那人可能又都要求下岗了。

    第三个建议很简单,那就是小人不要得罪过甚,弄不好可能招致他们怯极而狂,生命跟这些人划等号最不值得。但当领导不能不管人,尤其是一些捣蛋出名的人,对这些人最好安讨并用,有机会就用太极云手把他们转嫁出去。一个单位的领导不须操心整个社会,到了别处这种人自有人管,所谓“恶人须用恶人磨”,自己不想作恶人,那又何必自己把危险揽过来呢?对这种人的处置是不杀必赦,这也是“捧杀”,达到极端社会自然会惩罚他们,只是没有必要不必自己动手。

    还有一些东聊西扯的提醒,比如对每个人都要和和气气,喜怒要不行于色,内部要能量制衡,三七铁律不妨放到二八更保险等等,这些都是所谓的官法和帝王之术了,其实以大比小,这些提醒都很重要,只是不知道朋友是否能够接受。理性要同于自身才起作用,而且它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最终接受实践检验。作为朋友谈官也不说官话,或者这才算得真正朋友,反正我觉得这样提醒尽到了朋友责任,谁让朋友问到自己,而我又常常闲得没事好为人师呢。

    聊到最后朋友又问:“内部问题可以这样处理,那外部环境怎么经营呢?”我笑:“这个问题等你下次请我吃饭时再聊,先把内部整稳定了才有精力对外。”两人大笑,之后也就结帐走人了。

    事后我却继续想,觉得还应该给他谈谈内外关系,于是起意写这篇文字,索性在文字里继续谈一下这个问题,也让写给崇祯皇帝的这篇祭文更全面些。

    导致明王朝现实灭亡的原因在内部,虽然它的实际继任王朝是东北满清,其实即使它直接被后金灭亡,责任也是首先出在内部的。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这个基本的哲学结论没有问题。在攘外与安内的关系上,我一直认同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只是蒋介石相反地理解了“安”字,结果是不安反而内耗了。国共内战日寇乘机而入,国共合作则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这不正是“攘外必先安内”吗?毛泽东号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是真正的“攘外必先安内”,蒋介石喊了这个口号,实际做的却正是对内不安而战!内部不安谈何攘外,结果就是抗战初期,中国人蒙受了巨大民族灾难!

    大概地分析了崇祯理性缺乏的狂妄,最终导致身死亡国的原因,以此为崇祯自杀亡国三百六十二年祭。何以要祭崇祯?为了让他死个明白,不过谁都知道祭死明今,这是为了类似悲剧不再重演,不管悲剧本身是大是小,如此崇祯的悲剧用来警醒后人,那也就是一种价值体现了,是以此文可以称祭。

     

 相关文章
 《故乡行》匆匆聚别离(6月11日)    1554 次 2011/10/24
 悠悠母校情    1268 次 2012/12/8
 郝津俐 松山听音    1355 次 2012/7/10
 矫友田(山东青岛) 开花的竹子    2097 次 2012/7/17
 蛙声    1169 次 2013/9/13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