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浙滨和她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王 俊
一个向前发展奋争的民族,需要进步的鼓声,希望的号角,这是时代的主旋律。群众拥戴的时代人物,无不打上时代的印记。
——王浙滨
近几年,主旋律电影叫好又叫座,让中国电影界欣喜而振奋。
2007年,为了向北京奥运会献礼,北京奥组委参与策划,海内外电影艺术家共同参与,以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为原形的影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正式投拍。
这是一部主旋律大片,也是一部史诗巨制。该片的制片人是国家一级编剧、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艺术总监王浙滨。
弘扬主旋律,歌颂真善美,是资深电影人王浙滨孜孜以求的目标,她为此奋斗了30年。
30年的真情付出,30年的励精图治,30年的光荣与梦想,如春蚕吐丝,如红烛燃烧,王浙滨要让她的主旋律电影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美丽的仙鹤,从长春飞向世界
1968年的初春,天气乍暖还寒。
刚满16岁,一脸稚气的王浙滨初中刚刚毕业,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便摆在了面前:去茫茫无边的长白山下插队。
对出生在干部军人家庭的王浙滨来说,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了,昨天还是有保姆侍候,娇生惯养的“小姐”,今天却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丫头”,就像奔流到悬崖边的河水,刚刚还洋洋洒洒,一转眼却飞流直下,一泻千里。
命运就像这河流,碰上急流险滩也得往前闯啊。以前连火柴都没划过的王浙滨现在什么都得干了,她那倔强好强的的个性一天天变得明显,有时让一起劳作的大哥哥大姐姐也不得不刮目相看,就说拔草吧,力气太小蹲着拔不动,她就跪着拔,一天下来腿跪得生疼,手也磨出了血泡,晚上睡觉的时候钻心疼,可一想到别人能干的事自己也能干,没输给别人,睡梦中的她露出了甜甜的笑。
下乡之前,王浙滨带来了满满一箱子书,那是当时父母能给女儿的仅有“财产”,其中有很多俄罗斯小说,还有巴尔扎克等一些名家名作。每天劳动之余,或是阴雨之际,这些书就成了王浙滨最好的伙伴和知己。在那段艰难、苦涩的日子里,王浙滨沉浸在自己营造的童话世界里,享受着精神上的充实和富足。她做了许许多多的梦,有作家梦,有记者梦,有创作梦……
临近春节,知青们都放假回家了,连队里留下了值班的王浙滨,她要负责看管3间大房子。长白山的冬天漫长而寒冷,为了打发这段孤独难耐的时光,她和邻近连队的大姐住到了一起。晚上,昏黄的油灯下,她惊讶地发现这位学姐不顾白天的劳累,趴在桌子上写着一页又一页的文字。
王浙滨潜伏着的梦想又一次开始舞动,心中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她也要拿起手中的笔抒写情感。
就这样,两个爱好文学的年轻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当激情在胸中激荡,炎热的青春被点燃,长白山的冬夜也变得不再那么寒冷,也不再那么漫长。
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王浙滨向窗外望去,大吃一惊,只见宿舍外面有好几只狼。
饿狼肯定是在宿舍外面呆了一夜,自那以后,狼多次在宿舍外出现,但王浙滨已不再感动害怕。许多年之后,想起这一幕,她感慨万千:两年的知青生涯,是那种对文学的狂热帮我战胜了寒冷、饥饿和恐惧啊。
1970年,王浙滨调转回到长春,在拖拉机厂当了一名工人。热火朝天的工厂,朝气蓬勃的现实生活让王浙滨的创作灵感时时迸发,没多久她就当上了宣传科干事,一时间笔耕不辍,写工人生活的小说,写感悟人生的散文,写知青生活的诗歌……
两年后,小说《女锻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这让王浙滨欣喜不已。当拿到那本飘着墨香的书,她激动得夜不能寐。睡到半夜,她把压在枕头下面的书一次次翻开,把变成铅字的文字看了又看,那一刻,王浙滨体会到了源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写作是快乐的,尤其是,写自己心中流淌的东西。
渐渐地,王浙滨在长春文学界小有名气,1975年,她如愿以偿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成了一名剧本文学编辑。
小时候,王浙滨的家离长春电影制片厂很近,长春电影制片厂电影院是她最爱去的地方,而电影这个制造梦的工厂又是多么让她神往啊,一想到也许有一天会坐在银幕下看自己拍的电影,她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憧憬。
有一天,长影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一个女孩子在放映厅看电影忽然晕倒。原来这个女孩子太爱看电影了,一天看了6部,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那时放映厅设施简陋,不要说有空调电扇,就连通风口也没有,人在里面呆时间长了,不晕才怪呢。
很快,这件事就传遍长影,成了一个笑谈,很多人都知道了有个爱较真的女孩子,她就是王浙滨。
电影,向王浙滨敞开了一扇神奇的门,这扇门直通她的命运之路。对电影的无限热爱让王浙滨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积累中,她经常到图书馆读剧本,碰到好剧本,她欣喜若狂,不遗余力地抄下来。1982年,王浙滨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进修,大大提高了专业水平。
在长影,王浙滨不仅找到了事业的基点,更让人羡慕的是,她还找到了知心爱人。丈夫王兴东是从部队考入长影的,两人几乎同时进厂,王兴东以前在部队是写话剧、曲艺的。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爱好让两个人产生了爱的火花,创作成了他们爱情最大的主题。
婚后第一年,随着儿子的降生,夫妇两人约定:儿子每长一岁,就要写一个剧本,拍一部电影。
从1981年开始,夫妇俩合作编剧的《明天回答你》、《白桦林中的哨所》、《飞来的仙鹤》相继问世了,给当时沉闷的电影界,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令王浙滨没有想到的是,《飞来的仙鹤》获得了1982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在1986年,更是获得了法国阿朗松国际电影节金奖。《飞来的仙鹤》让王浙滨、王兴东夫妇名扬电影界,当时的《电影评价》杂志称他俩是“一对银幕上的诗人”。此后,这对黄金搭档一发不可收拾,《鸽子迷的奇遇》、《我只流三次泪》、《天国逆子》等影片的问世,“东北二王”的美誉不胫而走。
王浙滨,这只美丽的仙鹤,从长春飞向了世界,留给中国电影界惊鸿一瞥。
从编剧到制片人的艰难跋涉
1994年,中国电影开始进行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这一年,王浙滨夫妇共同创作了剧本《留村察看》。剧本写得非常有新意,电影局领导也很满意,可是前所未有的问题出现了:以前有了好剧本就可以投拍,可现在有了好剧本却筹不到资金了。
剧情写的是秋天发生的故事,而此时正是秋天,这个季节过去今年就拍不成了,明年又会是什么样子呢?王浙滨着急呀,她想,这次要是拍不了,也许这辈子就拍不上这部戏了。
整部片子拍下来要100多万元,演员都找好了,可王浙滨只借到5万元。
怎么办呢?王浙滨吃不下、睡不香,她想到了自己认识的所有朋友,还想到了结识的一些企业老板。
她决心去试一试,于是独自跑到海南向一个熟识的老板借钱,老板很认真地对她说:“你要是缺钱,我就借给你,要是投资拍片,那就对不起了。”
碰了一鼻子灰的王浙滨只好从海南回到长春,正欲向丈夫诉苦,没想到王兴东却兴冲冲地对她说:“摄制组已准备开机了!”
仅有的5万元可以维持从筹备到开机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说还有一个多月的筹款时间,王浙滨调整调整心态,又整装待发了。
这一次,她是经朋友推荐去找通化一个刚刚上市的大企业。
见到这个企业老板时,老板正因上市的事在高兴呢,显得满面春风,这可是个大好时机啊,王浙滨赶紧说明了来意。
一听说合作拍片,老板略一思索,问道:“你们能给我什么回报呀?”
王浙滨说可以把该公司的产品在片中做一个软广告,然后又补充说:“我就是想写这样一个人,他可以犯错,可以受委屈,但他的人格精神永远不会被打倒。”
也许是王浙滨最后的一番话打动了老板,老板微笑着对王浙滨说:“你这个剧本构思很好,这样吧,我们定在下周三见面,坐下来细谈。”
有希望了!王浙滨喜滋滋地回到了长春。
到了周三,兴奋的王浙滨坐上开往通化的火车,到了通化,已经是下午了。当她来到公司,迎接她的是老板的助理:“我们老板等了你一个上午,你却没来,他下午出国了。”
犹如一个响雷,王浙滨被炸晕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她不记得是如何回到长春的,只记下了这次惨痛的教训:今后做事一定要守时,要讲诚信。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王浙滨被逼上梁山、束手无策之时,一个香港老板出现了。他是长春人,在香港做了好几年生意,挣了不少钱,如今正想回老家投资。
王浙滨多次去找这个香港老板,告诉他演员的阵容、导演、剧情,并承诺一定要拍成一部优秀影片,在发行上绝对不会让对方赔本。最后,她坦率地说:“这是我担任制片人的第一部片子,虽然没有经验,但我会尽全力做好。”
香港老板被她的真诚打动了,他说:“你不用再找别人了,这100多万元我全投了。我曾经结识了许多人,也帮助了许多人,还从来没遇到过你这么真诚的人,也许,你是最值得我去帮助的一个人。”
那一瞬间,王浙滨眼睛湿润了。
当王浙滨带着投资方赶到拍摄现场时,已经开拍3天了。由于来之前没和任何人打招呼,现场的导演和演员谁都不知道。一到现场,王浙滨一眼就看见片中的男主角戴的是头套。
这怎么行呢?剧中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去农村锻炼的干部,戴着假发下乡,哪里还有真实感啊!
王浙滨悄悄把导演叫到一边:“现在得停止拍摄,之前拍的全部作废!”
导演一听,很不高兴:“我是导演我对片子负责,你这么做我的面子往哪儿放,再说已经拍了3天了,花了好多胶片呢。”
王浙滨很郑重地说:“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对艺术负责!”
这一幕被投资方看在眼里,他用欣赏的眼光看着王浙滨说:“虽然浪费了一点钱,但是显出了你的责任心,你对艺术负责,也是对我们投资方负责,你是一个很好的制片人!”
《留村察看》从投拍到销售,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时间,这段时间的磨砺成了王浙滨生命中的宝贵体验。此片获得了1994年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影片奖、第1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让《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感动世界
1997年,时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的张和平慧眼识珠,在筹建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时从长影挖来了王兴东、王浙滨夫妇,夫妇俩成立了“主旋律工作室”。
王浙滨披挂上阵了,当年就拍摄了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的开山之作——《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映后反映强烈,不仅年度国产电影票房折桂,还荣获了当年的华表奖优秀影片奖、百花奖最佳故事影片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首届老舍文学奖。
此后,身为制片人的王浙滨名字越叫越响。《背起爸爸上学》、《法官妈妈》、《生死牛玉儒》等影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枝独秀。
2001年7月13日,是中华儿女最难忘的一天,一个特大喜讯在世界各地传颂:北京申奥成功了。
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王兴东、王浙滨夫妇俩内心的激情在熊熊燃烧:奥运选择北京,世界看好中国,能否拍出一部展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影片,这可是时代赋予电影人特殊而光荣的使命啊!
机遇,千载难逢。
机遇,也在等待着有准备的人。一次,夫妇俩偶然得知了中国奥运先驱刘长春的故事:1932年,刘长春一个人海上漂泊23天,单刀赴会,代表4亿中国人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为中国人敲开了奥运的大门。而此时,他的家乡东北已沦陷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声之下达10个月之久。
凭着优秀电影人的素质,他们认定这绝对是一个好题材,夫妇俩兴奋得好几天睡不着觉,两人很快就锁定了拍刘长春的故事。
巧的是,刘长春是大连人,王兴东也是大连人。在经过千辛万苦的采访之后,夫妇俩又呕心沥血地进行构思,2006年10月,王兴东终于完成了剧本,片名经过多次更改,最后定为《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自从当上制片人以后,王浙滨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她的“野心”也越来越大。2002年,是王浙滨不平凡的一年,她身兼制片人,与法国合拍了《巴尔扎克和中国小裁缝》、与奥地利合拍了《芬妮的微笑》。两部合拍片是对王浙滨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全方位考验,她在国际制片人的道路上迈开了前进的步伐。
王浙滨参加了很多次国际电影节,视野越来越开阔,她已不满足拍小电影,她要运作一部国际化的大片,而《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正是这样一部凝结着她光荣与梦想的史诗巨片!
其实,每一部电影对王浙滨来说都是一次挑战,而这一次登临的,是她艺术上的珠穆朗玛峰。
作为制片人,最棘手的就是筹措资金。在这部片子中,因为刘长春当时是只身前往美国洛杉矶参加奥运会,按理应该实地拍摄,需要5000万元的资金。可王浙滨只筹到800万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怎么办呢?王浙滨在苦苦地思索着。
2007年,王浙滨光荣地当选“首都巾帼十杰”,3月1日,为庆祝三八妇女节,北京市妇联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等领导出席了隆重的颁奖大会,王浙滨在会上代表“十杰”发言,在发言中,她提到了倾尽心血为奥运献礼的大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也提到了筹拍这部巨片的艰难处境。
没想到,当天晚上,王浙滨竟然接到北京市委领导打来的电话,关切地询问她的困难。
原来,王浙滨的发言受到了北京市委领导的深切关注,一阵暖流涌上了王浙滨的心头,她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在片子开拍前13天,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市委宣传部共同投资1080万元。
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去美国拍片,只能在国内搭景拍摄。
接下来,最难的事就是选男主角,这关系到该片的成败。谁将饰演刘长春?一时间,选角的事在全国引起轰动。
历时3个月的全国选择,中戏毕业的李兆林脱颖而出,他是国家二级运动员,跑步的姿势很优美。
李兆林的出现让整个剧组眼前一亮,刘长春的教练邹教授第一眼看到他时就感觉特像,在新闻发布会上,刘长春的两个儿子也对李兆林非常满意。
选定李兆林,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他基本上是个新人,没有什么表演经验,王浙滨的心还是悬着。
2007年6月10日,国内首部奥运人文历史传记影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在大连开机。
该剧的拍摄需要大量的群众演员,绝大部分都是外国人,经常体育场上要拍到200多个外国人,每天就得从银行取出10万元来支付他们的工钱,这种支出让王浙滨紧张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因为第二天天一亮,她又得到银行取上十几万元,这种场景一共拍了7天。
拍摄过程中,也是一边拍,一边找资金。最艰难的时候是某公司撤资1000万元,听到这个消息,王浙滨几乎要昏过去,但她仍然不甘心,多次找该公司争取,得到的结果是:很遗憾,我们对拍电影没兴趣。
“难道这部电影就这样半途而废了吗?上帝为什么总是给我这么大的考验啊?”有那么一瞬,王浙滨也灰心过。但一回到现场,置身于激动人心的场景,王浙滨又热血沸腾,所有的困难都抛到脑后。在她眼里,困难已经成了一种动力,战胜它就有一种成就感。
好多次遇到资金短缺,王浙滨都是拿出自家的存款先垫上。为了节省有限的资金,她带领剧组人员想了很多办法。请外国人当群众演员薪酬很高,远远的地方就用中国人来演,戴上假头套,再戴上礼帽。拍海浪时,用吊车把翻斗车“啪”地冲到海里,也能拍得惊涛骇浪。每当此时,王浙滨心中特自豪:我们用有限的资金照样能拍出国际大片来!
恢宏的场面、众多的中外演员、剧组每天都会发生数不清的事情,作为制片人,王浙滨以前拍片时不会管得太细,但拍这部电影她却一天都歇不下来,日理万机,辛苦和劳累令常人难以想象。
然而她却越忙越有劲,越忙越振奋,前前后后争取来的资金已有2800多万元了,许许多多的人也在热情地加入到这部史诗巨片中。
大连理工大学给了剧组最大的支持,在电影开拍前,刘长春生前的良师益友——该校党委书记林安西专门召开全校动员大会,号召全体师生配合这部戏的拍摄。
东北大学是刘长春的母校,师生们听说要拍刘长春的电影,特地打着一面旗帜浩浩荡荡来到拍摄现场,自带午餐,不要报酬地来当群众演员。
拍摄期间正赶上学生放暑假,在王浙滨和剧组人员的号召下,许多学生免费来做群众演员,炎炎烈日下,有的学生晒昏了,有的中暑了,但大家都用顽强意志坚持到最后。
刘长春的扮演者李兆林特别用功,也特别聪明,整个拍摄过程中,他一直在跑,在火车上跑,在轮船上跑,在野长城上跑,在乡村的土路上跑……他特别珍惜这个角色,动情地说:“我就是为中国的体育事业而生的,这次能被选上扮演刘长春,是我一辈子的光荣,没有刘长春,就没有我的演艺生涯!
大片需要大制作。剧中光是主演的外国演员就有七八个,他们来自德国、英国、俄罗斯、美国、日本,简直就组成了一个小联合国。美术师请的是美国的,日本主要演员在本国是大腕,台湾的吴大维也在该片倾情演出。道具除了飞机外,三十年代的轮船、火车等都用上了,在王浙滨制作的片子中,第一次运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技,其效果完全可与亿元投资的国际大片媲美。
90天紧张的拍摄,李兆林渐入佳境,王浙滨先前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在关机的时候,她激动地说:“李兆林真像一匹马,从开拍一直跑到关机,跑出了中国人的精神,跑出了中国人的志气!”
90天紧张的拍摄,王沙排滨超人的勇气、非凡的智慧、严谨的作风和灵敏的应变能力给全体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拍摄完毕,王浙滨完全变了模样,又黑又瘦,原来120斤的她只剩下了90斤。担任导演助理的儿子说她是“用钢铁做成的女人”。
90天紧张的拍摄,一幅幅感人的场景令王浙滨热泪盈眶,深受鼓舞的她充满豪情地说:“我们是在用奥林匹克精神拍摄这部奥运大片,我和我的团队一定会不辱使命,拍出一部感动中国,感动全球华人的影片,在北京奥运会前夕,与广大观众见面!”
这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王浙滨的这部主旋律大片一定会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链接:
王浙滨,国家一级编剧、电影制片人、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艺术总监、中国电影文学学会秘书长。曾获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市文化艺术大奖等。1997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被评为首都“巾帼十杰”。
作为电影工作者,王浙滨追求心灵的触动。在她看来,电影不仅需要聪慧的智力、百折不挠的毅力,还需要付出全部的真诚。她把笔下的人物看作时代的化身,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创作人物,把自己的感悟和震撼带给观众,希望在电影中寻找共鸣。
作为社会工作者,王浙滨搭建爱心的桥梁。她把拍摄电影中的思考和感动带到生活中,用真诚和责任架起爱心桥梁。2004年“六一”儿童节前夕,王浙滨与季羡林、王蒙55位著名作家响应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号召,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为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筹建“育才图书室”。这份倡议书刚刚发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在百忙之中亲笔为这一倡议活动复信。此外,她还资助甘肃省庆阳地区5个失学儿童读完小学,资助电影《背起爸爸上学》的原型人物李勇完成大学学业。
作为致公党员,王浙滨履行神圣的职责。在拍摄电影《法官妈妈》过程中,她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执笔撰写了调研报告《从家庭、学校、社会、聚焦未成年人犯罪——对100名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报告》等,根据调查报告形成的党派提案引起了北京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其中的建议被吸收进《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中。2004年,她被中共北京市委授予“为首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统一战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5年,她被中国致公党中央授予“致公党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