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分类 >> 散文原创 >> 王晓娥(山东即墨) 话说北京
  • 王晓娥(山东即墨) 话说北京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7/9 1 阅读:1545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王晓娥(山东即墨) 话说北

     

     

    北京以它独特的个性和魅力闻名于世。

    只要您随便逛一条街或走进一条小胡同,都有不同寻常的历史,一个齐整的四合院,都不知是清代的什么亲王府呢。胡同更是短的长的宽的窄的,光听名字就够吸引人的:什么米缸胡同、金鱼胡同、帽儿胡同、无量胡同、三尺胡同等等,不一而足。北京就是文化,皇家文化、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门墩文化,别看穿着像筛子眼似的布汗衫的老大爷,那可是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外地人来,在胡同口摇着大蒲扇,若问个路呢,拖着字正腔圆的京韵往哪儿一指,颇有些不屑的神气。毕竟是在皇城根儿住着的,你想那过多少京戏,见过多少角儿啊。人见识多了自然就处乱不惊,处处透着那么一种大气。黄永玉曾在他的文章里写到他生活过的大雅宝胡同,他率领朋友画友的那一大帮孩子在三进的四合院里呼啸而过,当了好几年的“孩子王”呢,度过了多少相濡以沫的岁月啊!当那些或沉默或忧郁调皮的小不点儿们都长大变成男子汉时,他对住在一起的孩子们的那份沉甸甸的情感,让人读了几次鼻子都酸酸的。而中央美院就在王府井大街东第一条胡同——校尉胡同,随便拐角的一个油条铺的门面都是钱绍武这样的老先生题写的。一些著名的如人美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什么的,都在一些拐三拐四的胡同里,走过昏长的夹道,踏着吱吱嘎噶的木楼板,旧归旧,但却一点不觉得寒酸,因为在里面工作的都是才华横溢三头六臂的人。

    北京要玩下来的话也得十天半月才够,我因到北京进修油画曾在这儿住过一年,在故宫、颐和园仰视过几搂抱的汉柏;爬过长城,一口气登上好几个垛口;秋天和同学们一起去赏枫叶。最重要的是北京每天都不知要开多少个展览、演多少出戏,哪一个演员不想在北京的舞台上登场亮相,把北京作为立身的根基?古色古香的老舍茶馆里茶香四溢,四色小点心,五六个女孩子身着藕荷色旗袍,乌黑的大辫子垂到腰际,袅娜地给客人续茶。舞台上上演着传统的玩意儿:传统相声,口技,京韵大鼓,京剧清唱,含灯大鼓,换手联弹,在这儿,也只有在这儿,你能品咂出地道的老北京味儿。艺术圈的人或者想投身艺术的人,许许多多,宁愿住地下室,没有户口,苦熬苦挣,也要在北京“漂着”,就是削尖了脑袋也要在北京立足,只因为北京的文化。北京“大”,古语说“有容乃大”,不仅它有丰厚深沉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它更加融汇了别民族的、别国家的文化,日益多元丰富。北京是人尖儿扎堆的地方,是因为他们把北京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我进修时曾经住在丰台区六里桥,中央美院的教授们到这儿来给我们上课。文国璋是一个非常懂得生活而可爱的老头,说话妙趣横生,我没怎么见过五十多岁的人能把湖蓝湖绿的颜色穿得那么得体潇洒的,一次有个同学把个坛子画得太蓝,他站在人背后说:“你不怕跳下淹死?”他为了筹集去法国的资费,卖了一些自己得意的油画,别人替他惋惜,他说:“不就是几张画吗?像鸟粪一样,还可以再画。”他拿来在法车自拍的幻灯片,给我们讲西方油画史,带我们出去写生画风景,是他让我们认识了印象派这个伟大生动的外光画派,并把我们带入漂亮的“灰色”世界。版画系主任张骏老师,谦和儒雅,从不大声说话,平常总穿一件半旧的运动服,为筹备美院他主策划的一个法车版画交流展,学生们帮助美院画廊刷墙,结果他执意请大家吃饭并每人送一本画册、一盒颜料,大家不知说什么才好。他教我们人体素描,与文教授不同的是,你画的实在太滥而无法改动了,他才会征询地说:“咱们再开一张怎么样?”等到那个版画展开幕的那天,张骏一身暗蓝西服,打一条灰领带,一口流利的法语主持,真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惊若天人,半天才想起,他是留法博士后呀。还有一次,我们在王府井周围偶然见过詹建俊一次,他穿着驼色风衣,臂下夹着几本画册,正穿街而过,高大,冷峻,简直像风一样。我惊叹:真正的艺术家就该这样。这些教授们,有的教了我们很长时间,有的只上过一次艺术欣赏课,但他们的为人、鲜明的个性、对艺术的孜孜以求,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让我学到许多绘画以外的东西,也让我更加自立自省,人如果不能影响别人,最起码也要自善其身。

    我在北京的游历,我去过的展馆、画廊、书店,我听过的戏曲、音乐会,看过的电影、芭蕾舞剧,所有的这些,在我的青春岁月里留下了浓重而奢侈的一笔!一个地方因你去过、滞留过,你走过的一条街,你吃过的一种小吃,甚至当地人的口音,总会在你的心里留下一些具体的情感,当你再次想起这个地方时,它已饱满地流动在你记忆里,已经是你精神气质的一部分了。

    还记得侯宝林相声里学说北京的叫卖声,冬夜里的一声“冰糖葫芦——哎”能勾起多少老北京的回忆?侯宝林用他惟妙惟肖的说学逗唱,给世人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老北京世相图,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如今这叫卖声已成绝响,但几番沉浮的京剧又重放异彩,新落成的梅兰芳大剧院响起铿锵的声腔,舞动着柔媚的水袖;而表演传统相声、曲艺的茶社也在民间如火如荼。北京,最古老的京城,有最适宜这些传统文化生长的土壤。

    “丑末寅初日转扶桑”,伴着骆玉笙的京韵大鼓,朝阳正冉冉从前门楼子升起,北京是一个景观,它连缀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传统与现代,古朴厚重的城墙,庄重端严的古建筑,独特的中国红,北京这六朝古都,沐浴了几千年的文明之光,正已蕴厚的人文景观迎接它的明天。

     

 相关文章
 不求永恒,但绝不能庸俗    1678 次 2008/6/21
 玉米    2263 次 2013/5/17
 月亮笑了    1690 次 2008/9/12
 我挤上了时代列车    1495 次 2012/5/25
 红叶情深    1387 次 2013/9/5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