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分类 >> 杂文原创 >> 郑建山 谈通州的歌谣——四、酒令、情歌、历史传说歌
  • 郑建山 谈通州的歌谣——四、酒令、情歌、历史传说歌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7/10 阅读:1598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郑建山 谈通州的歌谣——四、酒令、情歌、历史传说歌

    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酒令大致分雅令和通令两大类。雅令:先推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行雅令时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行令者多为文人雅士,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红楼梦》里许多酒令即雅令。通令在民间较为流行,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在通州流行的通令为多,主要是"划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相加后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

        一品当朝,双眼大花翎。

        三星又高照,四更到五更。

        六大六大顺,七个七个巧啊。

        八拉八匹马呀,酒喝一沾唇。

        满福寿哇,全福寿哇。四红四喜八仙寿哇。

        哥儿俩好哇,怎么那么巧哇,独占一,全来到哇……

    这是最普通的酒令,旧时在通州宴席上随耳可闻。西集某些地区酒令与儿歌比较相似,很有趣味。

    螃蟹一,爪八个,

        两个剪子,那么大的壳儿呀。

        横着爬呀,竖着卧呀,

        爬着爬着找沙窝儿呀。

        谁不喝酒谁的错呀。

        ……

        六六六呀,八匹马呀,

        五奎手呀,独占一呀,

        哥俩好啊,怎么那么好哇……

    与此相比,马驹桥地区的酒令别具一格。这就很有雅令中“拆字”味道了。

    一个朋字两个月,二个同头霜共雪,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月下霜哪个月下雪。

    一个出字两个山,二字同旁锡共铅,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山出锡哪个山出铅。

    一个吕两个口,二字同旁汤共酒,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口喝汤哪个口喝酒。

    一个圭字两个土,二字同旁填如堵,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要用哪个土填哪个土堵。

    一个林字两个木,二字同旁梁如柱,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用哪个木做梁哪个木做柱。

    一个从字两个人,二字同旁盘和盆,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人端盘哪个人端盆。

    一个女字两个X,二字同旁你和他,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XX你哪个XX他。

    一个多字两个夕,二字同旁妾和妻,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夕陪妾哪夕陪妻。

    一个昌字两个日,二字同旁读和试,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日去读书哪日去考试。

    一个字两个吉,二字同旁祥和祺,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吉吉祥哪个吉吉祺。

    一个字两个百,二字同旁江和海,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百是百里大江哪个百是百里大海。

    一个炎字两个火,二字同旁鸡和鹅,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是火炖鸡哪个是火炖鹅。

    一个二字两个一,二字同旁妓和姬,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是妓哪个是姬。

    一个哥字两个可,二字同旁抱和舍,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可抱哪个可舍。

    一个兢字两个克,二字同旁鸾和鹤,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克鸾哪个克鹤。

    一个字两个立,二字同旁墙和壁,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立墙哪个立壁。

    一个兹字两个玄,二字同旁钻和钱,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玄是钻哪个玄是钱。

    一个赫字两个赤,二字同旁梨和柿,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是梨哪个是柿。

    一个双字两个又,二字同旁瘪和瘦,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又瘪哪个又瘦。

    一个字两个子,二字同旁跋和

    要得前言搭后语,不知哪个字是跋哪个字是

    饮酒行令,以酒助兴,赋诗填词、猜迷行拳,既是通州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情歌是中国民间歌谣数量最多,艺术水平最高的品种。但在通州收集的却很少,也许是地域的关系吧,只有一首《送情郎》。现录如下:

    一不叫你就胡乱来呦,二不叫你忙,

    三不叫你就错穿了小妹妹我的衣裳,

    小妹衣裳本是那长洋绉,

    哇情郎哥哥的衣裳肥大袖儿长。

     

    一不叫你忧来,二不叫你愁,

    三不叫你错穿了小妹妹我的兜兜,

    小妹的兜兜本是那银锁链吖,

    情郎哥哥的衣裳一对的镀金钩。

     

    送情郎送至在大门以东,

    一睁眼那个老天爷刮起了大风,

    刮风不如下点小雨好哇,

    好留着那个情郎哥哥多呆几分钟。

     

    送情郎送至在大门以南,

    一抬头看见了粉皮墙,

    粉皮墙上写呦大字,

    上写着你就荣华富贵,下写着我们金玉满堂。

     

    送情郎送至在大门以西,

    一抬头我吗看见了一啦个卖梨的,

    奴家有心上前要把你买,

    又恐怕情郎哥哥吃不了凉东西。

     

    送情郎送至在大门以北,

    一抬头看见了王八驼石碑,

    要问王八你犯的那什么罪啊,

    为什么你就卖(呀)酒净掺凉水。

    历史传说歌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传说故事编写的歌谣。其特点是叙述比较概括,没有连续性情节。可连接不同地点、事件,纵跨不同时代。通州的历史传说歌谣有两大主题:一是漕运,二是古通州风土人情。

    运河水长长,满河里走皇粮,

            两岸买卖铺,吃饱喝足了有地儿住,

            四通八达都是路。

     大运河帆樯林立,古通州商贾云集。《运河水长长》吟诵了当年漕运盛景和古通州的繁华。非常大气。

    说开船就开船,开起大船下江南。

        江南有个大王庙,庙前立着大旗杆。

        年年都有跑马戏,今年跑马上刀山。

        男的搬个朝天凳,女的搬个凳朝天。

    《下江南》是用儿歌形式表现,儿童们在游戏中用欢乐再现了下江南漕船到大王庙祭拜时情景。具体而生动。

    通州城,好大的船,燃灯宝塔做桅杆,

        钟鼓楼的舱,玉带河的缆,铁锚落在张家湾。

    一条大船,漂浮在汪洋大海之中,北大街中鼓楼是大船的巨舱,通州塔是船头的桅杆,玉带河是缆绳,铁牛(锚)寺是定船的大锚。如此,通州城才没有翻船,才得以安安稳稳地停泊在烟波浩淼的海面上。歌谣想象大胆,气势磅礴。

    一京二卫三通州,通州有个钟鼓楼,

        雷瘸子撞钟有门道,前三后四左五右六,

        着火有他来报警,四面八方都知晓。

    这首歌谣是根据民间故事“雷瘸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民间故事而吟唱的。主要是鼓励人们要多做善事。雷瘸子就是因为做善事而成为神仙的。

    通州塔劈半拉,里边儿跑出个白龙马,

        白龙马,吃谷穗儿,吃了一个又长俩。

    通州塔,通州的象征,白龙马呢,就是美丽的传说了。此歌谣虚实结合,相辅相成。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给人以历史知识,更给人美的享受。

        先有通州塔,后有通州城。

    有了通州城,就有老榆树。

        歌谣赞美通州塔、通州城、通州的老榆树,其实就是赞美通州的历史。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当然,通州的历史人文地理知识歌谣也是非常美的。如《高高山上一棵蒿》

    高高山上一棵蒿,什么人打水什么人浇。

    浇来浇去成棵树,树根地下搭石桥。

    石桥地下一溜沟,犄里拐弯到通州。

    通州的买卖真不错,烧饼子豆汁粥,

    忒喽儿一碗粥。

    歌谣天真活泼近乎童谣。尤其最后一句“忒喽儿一碗粥”,生动传神。此外,将域内不同村庄的特产或景观连接起来,也成为歌谣有特点的历史传说歌谣。如《潮白河边四有名》。

    白庙的笸箩枣林庄的筐,北刘庄笊篱不漏汤,

            邢各庄爆竹赛鸟枪,师姑庄出了帮打鱼郎。

        白庙、枣林庄、北刘庄、邢各庄都有特产闻名于世。西垡、果村、于家务、永乐店也因景观特色而著称:

        西垡的高庙节节高,果村的塔尖往南勺,

        于家务的山景真好瞧,永乐店的狮子够不着。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盘点08年贪官“发表”的“无耻语录”    1692 次 2009/2/4
 社区里的故事    1380 次 2012/12/8
 孙连庆 张瑄与张家湾    1259 次 2012/7/15
 张宝申(北京海淀) 王景明:评剧生涯70年    1827 次 2012/7/9
 张桂玲 故乡张辛庄    1403 次 2012/7/10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