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田 吾儿成长录(续)(五)
五、现实状况及未来寄语
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子女诞生之初并不独立,其生命属于父母生命一部分,这决定于生命延续自身的本能。子女成长过程中主动性不断增强,父母影响力逐渐减弱,此消彼长到子女长大成人,父母一般不需再管什么。
孩子什么时候算是长大成人呢?现实一般以年龄或状态为标准,法律规定18岁就算成人了,现实却是孩子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或结婚生子。具体标准需要具体把握,具体到我儿子,我觉得他现在也没有真正长大,这一切都肇源于游戏,尽管他现在已不玩游戏,游戏心理却依然作祟。
儿子接触游戏之前,在同龄孩子中社会能力较强,但一经沉浸到游戏,心理发育就开始渐渐脱离现实,造成他心理发育滞后。大学期间逐渐摆脱游戏,代之以动漫类爱好,实质却仍有游戏影子:沉迷幼稚想象逃避社会现实。这个问题多次提醒,儿子也一直努力克服,大学期间甚至刻意锻炼,但积重难返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这事实上造成社会能力差,直到毕业、工作而今。
本来基础就差,又从学校一下过渡到社会,一开始自然很难适应,儿子参加工作已经一年,这一年他都在踌躇徘徊。工作或许问题不大,但基本限于完成工作,没有把工作上升到事业,或有其他事业追求,工作之外仍很少接触社会。每天上班下班外,一般回来就趴到网上,这个年龄段爱情、事业都没什么进展。
正常人什么年龄什么表现,儿子这种现状令我非常担忧,分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一直以来游戏心理造成的心理发育滞后,二是一路而来尽管坎坷但有惊无险,总体而言算比较幸运。幸运暂时掩盖了问题,这对未来却不是一件好事,尤其以后不出问题发现不了,出了问题就无法挽回。
游戏而来的心理发育滞后,我早在他读书时就有感觉,儿子大学期间没谈过恋爱,甚至连那种感觉都没有,这种状态已现端倪。或者许多人以为我过于敏感,大学时不谈恋爱很正常,但具体到我儿子就是问题。从他一路表现推理:说起来儿子一直表现还不错,尽管痴迷过游戏,身上有很多缺点,但对父母比较顺从,青春逆反期也没有忤逆,直到现在也算比较“听话”,殊不知这里恰好埋藏了隐患。
该逆反时没怎么逆反,该恋爱时也没有恋爱,现在毕业工作了,或者成家或者立业总该有一些追求,现实却依然混混沌沌。历史追溯而来,结论显而易见,对此我多次提醒,但谈起道理,儿子不但认可还可以补充完善,却总是说过就过依然固我,这种习惯也早已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他妈妈见他天天如此难免唠叨,儿子却诡辩回应:“您总不能明天就要结果。”母子论战我做裁判:“不能结果总该有效果,否则永远都没有改变。”道理上儿子不和我对抗,但道理他已听得太多,每谈起未来发展,儿子都侃侃而谈,在理性确立目标上,他现在甚至已比我不差,我在这个年龄没有这么多道理。
尽管同期比较儿子道理上占尽优势,但我看得明白,这种优势并不实在。儿子一直为游戏心理所困,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走出,这种状态本身就是围城:因游戏心理难以走出,因走不出来而游戏心理,结果是游离社会之外。因为缺乏亲历,理性不能同于自身,加之习惯了说归说做归做,道理对他很难发生作用。
儿子在外地读大学时,我不得不用说理方法,但这个办法已不适合现在。事实上就在当时这也是权宜之计。我那时就曾预见:道理不能同于自身,可能陷人于尴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道理变成清谈,反而好高骛远。如果终于不能务远,未来也许更悲惨:心理期望值很高,现实却无能为力,结果不能如愿,感觉先已不在。
这种“逼上梁山”式教育,对儿子有点残酷,但我当时没更好办法。大学四年,我给儿子灌输了太多道理,已打通他“任督”二脉。针对当时目标,这么做具体有效,可一旦安定下来,这也成了负担:未来任重道远,目标需要努力,成功非常遥远,眼前却要付出,这第一步走还是不走呢?
有如一只躲在蛋壳里的小鸡儿,先从破口处看到了艰险,守着安逸现状,反而变得犹豫不决。这破口是我帮儿子捅破的,但也仅仅是个破口。儿子这蛋壳还不只游戏心理,一帆风顺也是蛋壳构成要素,因此这蛋壳异常坚硬,单凭儿子自身力量,一时难以破壳而出,可是不打破这个蛋壳,小鸡就永远出不来。
儿子现实正是这种状况,打破蛋壳要靠自己,还要借用外力,可问题是这两个方面很是纠结:一是儿子自身不够主动,二是所需外力尚未出现。小鸡儿也只能留在蛋壳里,急也急不出来,这正是他现实面对的窘境。怎样才能走出蛋壳呢?根本还是要靠自身主动,在此基础上外力才能发挥作用。这外力不能再用道理,事实上这么多年我灌输那些道理,现实地却成了相反作用,道理描绘那种辉煌,在儿子心里近乎恐怖,再多讲道理,无异于继续吓唬不让他出来。
不能再用道理,可以利用其他外力,可能利用的外力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强迫力,一种是诱惑力。强迫力需要时机,还可能造成伤害;诱惑力可以主动争取,结果还是收获。两相比较最好借用诱惑力。诱惑力可遇可求,但名利地位我所不能,现实地就只剩下一个:儿子要尽快谈个女朋友。目前状况,不出意外非此不能帮他走出蛋壳。也许有人以为滑稽,这却最现实可行。
俗话说“知子莫过父”。这一点我看得很明白,只要有一个契机走出蛋壳,以儿子现有基础天宽地阔。儿子性格方面有我的影子,但缺乏毅力和自控力,做事也不够严谨,这方面更多受成长过程影响,应该说主要是我教育失误。严重到怎样程度?别看现状不错,弄不好却可能一事无成,甚至会招致重大挫折,那就只剩下两种结果,一种是从此一蹶不振一塌糊涂,一种是重复我曾经的心路历程……
我从小在贫困底层挣扎,却物极而反地性格张扬,这使我在步入社会之初,难以避免遭遇挫折。好在我同时意志坚强,磨砺中迅速长大成熟,很快从废墟中站起,那之后不断发展进步。那些挫折我不想儿子重复,我当时是没人引导,现在我已可以引导儿子,他又何必去经历那些磨难呢?但有些经历也许无法替代。
一般道理而言,如果这种危机难以避免,那就越早发生越好,毕竟年轻人有的是精力和时间,经历一些挫折和磨难,还有希望再爬起来,这种事越往后拖就越折腾不起……但是 作为父亲,溺于亲情毫无办法,我总不能人为地给他制造坎坷!何况还有很大风险,儿子未必有我那么坚强,况且机遇不会宽容,一旦错过就是失去,这种试验费用我们交不起!因此我才帮他想到那谈个女朋友的办法。
办法我是想到了,能不能实施却不决定于我,毕竟儿子现实地已经独立,让一个已获独立的人无条件服从,这种事难以想象。即使关系是父子,即使儿子很尊敬我这个父亲……父母对子女的关系是永不言弃,面对现状我有责任提醒,听与不听又不能强制,难啊……
对儿子现状分析好像有些沉重,可能我站在父亲角度难免情绪偏颇,然而儿子一路而来,重要关口我都亲自见证,清楚每个细节,也知道每次因果。除了游戏造成的心理发育滞后外,儿子目前正陷于三大围城。这三大围城依次是经历围城、情绪围城和命运围城。心理发育滞后加重经历围城,道理灌输过多造成情绪围城,一路有惊无险导致命运围城……走出经历围城都不容易,何况这三大围城同时都要走出来呢?那难度大到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希望儿子能直接走出命运围城,但这非常不容易。
儿子现在工作不错收入不低,有点“小富即安”心理,这对走出围城尤其不利,要知道自己经历特殊,这表面安逸下却暗流汹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缺乏危机意识,现状也很难维持。记得读大学时我就曾经告诫:将来无论发生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话不是毫无根据。小富即安不过是梦,明知是梦却不愿清醒,这正是游戏魅力。可是梦总要醒,不愿醒会被现实逼醒,被迫醒来可能怎样,对现实发脾气还是认可现状?大概游戏者也只有这两种选择,发脾气无济于事自取绝境,认可现状者可能慢慢转变,但浪费了时间。睡过了头能是什么结果,农民有句话叫:“早起三光,晚起三荒。”那都必须面对挫折。没有人可以不对行为负责,那这种梦越美越应该早点醒来。
不要以为我想得太多,人生本就该想得远些,大目标下总少不了过程曲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未来有些理性预见,起码面对挫折时有利调整,走出误区也可以少用些时间。我一路摸索而来,真正成熟已到40岁,儿子如果调整得好,大概有几年时间就够,30岁时如果他能有我现在理性,未来发展将不可限量。
一个人不可过于自私,起码要有点家族意识,一个伟大人物诞生,往往基于家族数代积累。父辈曾经经历,理应作为经验教训留给子女,因此我才写下这些寄语,希望儿子能明白我的苦心。有我这个父亲不幸也幸,道理耳濡目染,儿子买了就卖,也常常语惊四座,只是这些道理要同于自身,那才真正属于自己。我只有讲理还算长项,其他也帮不上儿子,尽管道理现在作用有限,但除此我没有更好办法。
作为父亲我不是很称职,在儿子教育上忽冷忽热,连给他拍照也是这样,从小我给他照过不少照片,却很难按时间排成一本纪念册;我也没有记日记习惯,儿子长大过程只能靠记忆。担心记忆经不住岁月考验,我把这些写下来,希望以此弥补儿子没有纪念册和成长日记的缺憾。只能写到这里了,儿子现实地已长大成人,未来得他自己写。开篇跌宕起伏,续篇波澜壮阔?我想得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