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分类 >> 杂文原创 >> 郑建山 谈通州的传统农具(上)
  • 郑建山 谈通州的传统农具(上)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7/15 阅读:1550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郑建山 谈通州的传统农具(上)

     

     

     

     

    其实,笔者对这些农具并不陌生。家乡是个偏僻的小乡村,自幼就和这些农具打交道。在家务农时经常使用这些农具。现在,这些农具在我的脑海中已经有些模糊了。我想。像我这样印象模糊的人不在少数吧!有的农具40岁以下的人恐怕很少见过。这还得说是现在的农民。那么城里人呢,恐怕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吧!这些农具渗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有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是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将其记录下来吧,因为,记录它们就是记录我们的历史。

    通州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域内就有先人进行渔猎、耕种活动。1949年以前,农业生产完全依靠人力、畜力。农具为木制件、木石配制件、铁石配制件、铁木配制件等传统农具。耕地整地农具有犁、耙、钉耙、盖耢、榔头、三齿、铁锨;播种农具有耠子、沙斗烘箕、铁瓦、压地磙儿;管理农具有薅锄、薅刀、耘锄、镐、大小锄、抿铲;收获农具有镰刀、爪镰、禾杈、碌碡、簸箕、木锨、筛子、朗子(竹筛)、杈子、刮耙、沙耙、扫帚、礤床儿、扇车;运输有铁木轮花轱辘车、单轮胶胎手推车、禾筐、背筐、挑筐、驮筐、胶轮大车、小型胶轮车;灌溉有水桶、辘轳、吊杆等。

     又称犁杖。是通州人最熟悉的传统农具。小学时读课文云: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心中顿生寒意,脑海中总是闪现这样的情景:雾气迷蒙的清晨,天上几颗晨星,幼童领着羸弱的老牛,老牛拉犁“呼呼”喘气艰难行进……“羸牛无力渐艰行”一句,令人震撼,画面至今在我眼前晃动。笔者为农家子弟,对犁还是比较熟悉的。犁由犁镜、犁铧、犁楔、犁床(犁底)、犁辕、犁把、小犁把、柁头等组成。犁把木制,长约一米左右,安装在犁床上,与犁辕连接,用于调整犁的方向;小犁把用于提犁、调头;犁镜又称犁壁,铁制,安在犁铧上方,用于将耕起的土翻向外侧;犁铧铁制,略呈曲面,前端为两等边三角形或半月形,用于耠沟、翻土,把杂草及肥料翻埋土层中;犁楔木制,用于调整犁耕深浅;犁床(犁底),断面长方形木柱制作,长约60厘米,前端装接犁镜,后端安装犁辕。犁辕,铁制,弯曲成近似S形,后端穿过犁梢并固定在犁床上,前端近似水平并逐渐变细成一曲钩。柁头木制,安装在犁辕的前端。用于犁耕成直线。犁由畜力或人力牵引,耕深1520厘米。畜力牵引日耕地35亩。没有牲畜的人家呢?只好用人了。扶犁得是好把式”,扶犁要稳,耕地深浅如一,无“重沟”或“地梁”(跑犁漏耕)。耕法有“一面倒”和“合手犁”:“一面倒”则由田地一边来回向一个方向翻土,恰似层层涟波水纹;“合手犁”(荷苞犁)由地中间开犁,来回向中间翻,望之如同初绽荷苞。犁地是技术活,犁铧入土深浅适度,耕得浅了,日后禾苗根系扎不深,耕得深了,翻出生土。深浅到底多少合适,很难说清,凭的是一种感觉。耕地也是体力活,一会儿压犁,一会儿提犁,随时调整,不断变化,一犁耕出头,犁从土里提起来,转身,又往回耕。提犁的动作要利索干净。犁由古代耒耜演变而来。《易经·系辞》云: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后经石犁、铜犁、铁犁的演变,到了唐代基本定形。元朝农学家王祯记述和歌颂了犁的结构、效能与功绩:犁以利为用,用在耕夫手。九木虽备制,二金乃居首。弛张测深浅,高庳定前后。朝畦除宿草,暮坡起新亩。千余年来,犁结构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1954年,通州推广双轮双铧犁。该犁耕幅较宽,但畜力牵引费力,使用23年,废弃。70年代后,通州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手扶犁逐渐消失,其作用体现在其他大型农业机械上。

      耙为长方形,长五尺左右,宽三尺,桯(ting即上下两条长横木)四寸见方,凿齿孔一排,孔内纳铁制或硬木耙齿,上下耙齿错开,牲畜牵引。耙地时,人立耙上,两脚叉开,“吁吁喔喔”地吆喝着牲畜拉耙前进;一会儿看看土块破碎土面平整程度,一会儿身子倾斜踩足左右晃动农务时方急,春潮堰欲平。烟笼高柳暗,风逐去鸥轻。压笠低云影,鸣蓑乱雨声。耙头船共隐,斜立叱牛行。”这是清世宗宪皇帝写的耙田诗。嘿,他把耙地当旅游了。其子高宗皇帝也不甘寂寞:九重霄旰廑民依,课量阴晴总不违,缥缈云山迷树色,绿蓑扶耙雨霏霏。”在这二位眼里,耙田是那么的惬意,风雨中,农夫斜立耙上叱牛耙田,欣赏着春潮、笼烟、暗柳、轻鸥,就连打在蓑衣上的雨点声都是那么动听。咳!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正的农夫哪有这种心情啊!雨笠胄宿雾,风蓑拥春寒,破块得甘湮,啮塍浸微澜。泥深四蹄重,日暮两股酸,谓彼牛后人,着鞭无作难。农夫两腿酸痛,哪有什么力气扬鞭呀!既使有力,老牛四蹄沉重,又怎能忍心抽打呢!还是南宋的楼璹体恤民情啊!耙为晋代发明,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称之为“铁齿楱”,王祯赋诗曰:古人制农器,因物利其利,犁耕起厥初,耙入以为次,迹足钅屚  钅奏 功,齿有渠疏义,再遍不防多,稼事非求易。深犁细耙”。耙的好,泥土细碎平实,对苗的生长起到很大的作用;耙不好或没有耙,土块粗大不细,播种后作物的根与土不能相互依附,不耐旱,作物很容易出现根部悬空而枯死。耙的使用基本延续到上个世纪70年代,后完成了历史使命,但其作用体现在其它大型农业机械上。

      耙完地后,就该“盖”了。盖也称耱或劳(耢),通州人称之为盖。产生于汉代。形与耙很是相似。《王祯农书》云“劳(耢),亦称无齿耙”。木制框架,长方形,上置耢条。耢条多用荆条或藤条编织而成。盖的作用很是简单:平整地面、掩土保墒、破碎土块,撒播后盖土盖地时,人站在盖上,吆喝着牲口有节奏轻踏晃动前进。这当然是“好把式”。也有“半大小子” ,拉(领)着牲口盖地,盖上放一大石或其它重物。没有牲口或牲口很少呢?那没办法,只好用人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笔者在农村务农时就曾拉过盖,咳!受那罪就甭提了,现在想起来还不寒而栗。 6E{*G#p@‑V,Y09A$D:@0s7盖在80年代后逐渐消失。现在想找都恐怕很难了。

    榔头  结构简单:短粗圆木,直径1112厘米,长约30多厘米左右,凿上方孔,再安两米左右粗细手握为宜硬木棍,这就是榔头。“生产忙。活茬儿杂,迭埂整地砸坷垃”。榔头的作用主要是砸坷垃。通州的黑土地、黄土地多,人走马踏,土地僵硬,耕后坷垃多,小者如碗,大者如盆。这样的地苗能长吗?即使长能长好吗?恐怕不能吧!这就要砸坷拉了。砸坷垃是要掌握“火候”的,新耕地砸坷拉不行,坷拉成僵泥团状,只会越砸越僵;放的时间稍长呢,那就更不行了,坷拉太阳一晒,棒硬,和石头一般,一榔头下去,榔头蹦起老高,震得虎口生疼;那么砸坷拉什么时间最好呢?我想应该是春天吧,春天,土壤“潮湿不干”,经过冬天、春天,一冻一化,坷拉就“粉”了,好砸,一碰就碎。榔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称之为 南朝诗人萧衍云:公卿秉耒耜,庶甿荷锄耰。宋朝诗人苏轼云:南窗可寄傲,北山早归耰。陆游也有诗曰:野人知我出门稀,男辍锄耰女下机。元朝王祯咏唱了耰的结构与功能:声耰字从木(耰和櫌是通假字),农器书所载,古今用不殊,摩田复椎块,坐见锋镝消,太平风物在,尧年击壤风,今闻歌圣代。”榔头结构、用途古今没什么大的变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消失。现在,知道榔头为何物的人越来越少了。

    三齿  也叫齿镐,其样式多了,有二齿、三齿、四齿等。通州呢三齿居多,故名三齿,三齿是农家常用小面积耕垦农具,把儿(木柄)长约120150厘米,柄与齿约成90度角。三齿用途非常广泛,一是垦掘,地块不大,又有些潮湿,用镐吧?很不好着,粘镐啊,用它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另外还可以当榔头使用,土块翻完了,有坷拉,怎么办?砸啊!一边翻地,一边砸碎土块,使土地细而平整。第三就是捣粪了。冬天,没什么活干,人们检粪、起垫脚、聚垃圾,起猪圈,堆成一个个粪堆;“种地不使粪,等于瞎胡混”吗!可这粪堆大坷拉小块的能直接送到地里吗?不能!得捣,这就得靠三齿了:将硕大的粪堆用三齿刨开,边刨边砸,将粪肥“捣”细,运到地里肥田,可做底肥、也可以作追肥;第四呢就是收获了,它可以作为收获工具,主要是收获根块作物。什么土豆、红薯等等,这家伙使起来也很顺手。农村土建呢?就更少不了它了:抹房脱坯、拆花秸垛、弄麦芋儿、和泥……甚至建房筑堤,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笔者在村务农时,生产队红薯地“放圈”,曾用它拾过红薯,嘿!拾得还不少呢!现在,三齿仍然在通州不少乡村中使用。

    碌碡  通州传统农具。右木框和石磙组成。木框成矩形,石磙圆柱形,两边有圆孔,直径约半米,长约1米,表面凿有浅显凹凸石槽,两头凿有圆孔,插装一短轴,短轴嵌在长方形外框两头的圆洞或凹槽内。碌碡的作用两个,用牲畜牵拉在田中滚动,可将土壤碾碎压实保墒;二是在场院又可碾压小麦、秫秫、豆类等使之籽粒与果穗分离,俗称脱粒。碌碡历史悠久,《齐民要术》中称为陆轴,唐代称为碌碡,农学家王祯诗云:木石非异名,大小惟一致,机括内圆转,觚棱外排峙。登场脱稃穗,入埂均块滓……”此农具在通州一直使用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后被大型农业机械代替。
     
        这是人们最熟悉的传统农具了。用乡亲们的话说,是“随手的家伙儿”。锨由锨头与锨柄合成,锨头镶纳锨柄地方称燕儿窝。通州的锨样式很多,什么西锨、笨锨、捅锨、铁木锨、挖河锨(荞麦棱锨)等。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西锨和铁木锨。西锨又称掘锨、尖锨或铁锹,锨头半圆尖形,其作用几乎无所不在:开沟、挖坑、翻土作畦、修渠、挖河、筑堤……哪样农活都离不开这“家伙儿”;铁木锨锨头方形,主要用于装车,叠埂、培土、撒粪、抹房、脱坯“除泥” 铲取杂物等等。通州有一个铁铺名“双合成”,民国及解放后的一段时期,通州农村使用的锨60%80%均来自这里。铁锨起源很早,古称锸,初为木锸,后为青铜锸,战国时代出现铁锸。后演变为锨;铁木锨也是由铁锸演变而来。元朝王祯诗云:“非锹非锸别名锨,柄直銎圆首利銛,毋谓土工能事毕,刬除荒秽要渠兼。说的是铁锨;锨头利刃似风斤,裁割畦田尔策勋,莫谓等闲农事了,人间经界要平分。咏的是铁木锨。锨的使用已经几千年了,其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现在通州乡村仍然在使用。   

      由镐头、镐柄合成,镶柄时用木片塞实,其木片称为镐楔,柄略有下弯儿。镐有大小两种,也有宽面镐和窄面镐之说。民国时期及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通州乡村用镐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通州的双合成铁铺。大镐作用主要用于刨地翻土、做畦、刨沟儿、点种刨埯、着茬子、抹房脱坯和泥等;小镐又称手把镐,镐头小,镐头把儿二尺长,有的地方用来刨晚玉米秧或刨山药、药材、鬼子姜等。镐又称镢或镢头。嘿,说到此处,有点儿意思,查镐的历史,字典和词典的解释呢,说镐是一种刨土工具,等于没说;查“镢”字吧,字典和词典都说类似镐,也就是说像镐而不是镐。是什么呢,不知道,云山雾照。后来看资料得知,镐就是镢,只不过是各地叫法不同罢了。镐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鹿角钁、商周的青铜钁、战国时期的铁钁,尤其是横銎式铁钁。銎口横穿钁体的上方,直接横装木柄,加塞木楔,已经近似镐了。宋元时期定型。和现在镐已经没什么两样。王祯《农书·钁臿门》云:盖钁,斫器也。农家开辟地土,用以斫荒。凡田园山野之间用之者,又有阔狭大小之分,然总名钁。镐的使用贯穿着整个农业文明,现在通州有些农户还在使用。我想,这种状况短期内不会消失吧。

    洋镐  其实就是 通州说的“刨斧”,有两头尖的,有一头尖一头扁的,镐头中间穿把。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挖比较硬的土地。冬春平整土地、刨冰冻农家肥或挖河打堤等,没有它是不行的。

    钉耙  由钉耙头与钉耙柄组成,用以平整耕过的地面,由木把、钯头组成,钯头装有铁齿,农村中的铁匠、木匠都能制作,多用于平地碎土、耙土、耙堆肥、耙草、平整菜园等。翻地时,农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举过头先往后,再往前甩,铁齿由于甩劲插入泥土,然后向后拉耙,把土翻松。耙子,一种是铁制的平耙,翻松的地再用平耙耙平整,特别是菜园,种菜的田畦尤其要平整,必须使用平耙。
      耠子  通州传统农具,耠头铁制,耠身木制,与犁相似;畜力拉、人扶。有人说摘掉犁镜,就是耠子。其实,这话是不正确的,摘了犁镜,安上分土板儿,才是耠子。否则,怎么能耠出沟来呢?再说了,耠子头也比犁铧小啊。耠子作用有三个吧,一是挑沟播种,俗称耠地。我有点奇怪,播种,别的地方用耧车较多,通州则很少,可笔者在家乡务农时,在生产队库房里见过耧车,可能以前用过吧?不得而知。耠地一般5—6人,两人用耠子挑沟,一人拉墒,一人扶耠。挑沟后一人“捋种”(撒种子)12人将事先准备好的粪肥撒在沟内,一人牵牲口拉压地磙儿紧跟,压地滚前挂有铁瓦,铁瓦刮土盖严后压地磙儿轧实,再用盖一盖,如果人手富余,再用碌碡一压,耠地就算完成了。耠子另一功能是中耕,主要是“趟青”。小苗一尺来高,垅背上全是草,套上牲口拉上耠子“刷刷”一趟,再用锄这么一耪,嘿,“草死苗活地发暄”啊。耠子的第三个功能就是收获了,主要是根块作物。什么红薯啊花生啊,用耠子一耠,就出来了,您拿筐子、篮子捡就是了。耠子的使用起于何时,待考。《齐民要术》里讲有两个用法,一是播种(耧耩),另一个是松土。这倒和现在耠子功能较接近,但“耩”不是农具。王祯说,无鐴而耕曰耩,鐴是犁耳,用无耳犁耕地称为耩地。《农器图谱》里还有这个目,就是简单的小犁头。王祯说劐所过,犹小犁一遍,这显然就是现在的用耠子耠地了。字大约就是从”的音变化出来的。我想,耠子也是经过几千年演变,才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罢。现在,通州域内还有很少的地方使用耠子,以后恐怕很难了。

     

     

 相关文章
 麻将    1662 次 2009/2/21
 树上的那只鸟    2059 次 2008/3/8
 周 祥 《走进荒凉》序    1322 次 2012/7/7
 陈乃文 祭坝源流谈——述说开漕节由来及盛况    2408 次 2012/7/11
 孙文启 ——大型历史长卷《潞河盛漕图》问世京城    1534 次 2012/7/7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