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自从《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之后鲁迅没有再写小说,在上海的最后9年只完成了一本历史小说《故事新编》。他曾构思一部长篇小说,反映包括自己在内的四代知识分子命运,终未完成。
由于时代及个人的种种原因,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杂文创作。鲁迅知道中国新文学起步仅仅10年,用世界文学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确实还没有产生足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
鲁迅是明智的,不会被诺贝尔奖的光环照晕了头。他虽然为此失去了获诺奖提名的机会,但无损于他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而胡适先生在晚鲁迅写这封信一年后,也曾被拟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而提名他的,还是那位瑞典科学探险家斯文•赫定,这位探险科学家在中国逛了几年还不想离开,好像非得让个中国人得了奖才罢休。
《胡适日记全编》里记载,于1929年2月26到28日,胡适当时乘火车从外地返回上海,在火车上就发生了这件事,胡适写道
“火车上熟人最多,有美国公使,有瑞典探险家SvenHedin(即斯文赫定),有陈万里、杨宪武等。Hedin同我谈:他是瑞典国家学会十八会员之一,可以推举诺贝尔文学奖金候选人。他希望提出我的名字,但希望我把我的著作译成英文。”
胡适对斯文•赫定“自己将自己的作品翻译成英文”的要求,估计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继续在日记里表述了出来:“此事我有我的意见:如果他们因为我提倡文学革命有功而选举我,我不推辞;如果他们希望我因希冀奖金而翻译我的著作,我可没有那厚脸皮。我是不配称文学家的。”
胡适只认为自己是提倡文学革命的功勋,若因此而提名便“不推辞”;而且为了得诺贝尔奖,要自己来翻译自己的东西,这不就成了王婆卖瓜嘛,实在不符合胡适要面子讲尊严的性格。并且胡适也自认不如鲁迅,“不配称文学家”。
胡适知道,“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授给那些文学作家,而自己,主要成绩是在“提倡文学革命”以及考证考据方面,所以胡适将诺贝尔奖提名之事断然拒绝。
“斯文•赫定”两次碰壁,当可以改名为“斯文扫地”了,这也让他对中国作家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几十年过去了,当初鲁迅和胡适的气魄在哪里?
我们能否再出几个拒绝诺奖的作家?萨特就比任何乐颠颠拿着诺贝尔文学奖“荣”归故里的文学家伟大,世人皆为诺奖痴,诺奖于我如浮云,鲁迅、胡适、萨特、都有这个气魄。
当今中国许多蠢蠢欲动的作家们,是不是可以学习一下已经故去的鲁迅先生和胡适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