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蓬莱市南部的村里集一带,早年间流传着“老春林,面鱼香”的佳话,原话是:“老春林闻见面鱼香,一气儿挑到乱葬岗”。
老春林,确有其人。原名叫于春林,是村里集镇邓格庄村人,生于清末民初。此人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平生最爱吃面鱼。秋天里,每逢五、九村里集赶集,他就会挑着刚从地里刨的近百斤新鲜花生到集市上去卖;而且15多里路他一口气儿就挑到了。别人问他中途为什么不歇息,他说一想起集上的面鱼香他就舍不得放下挑子,是为了早早去集市上吃面鱼呢。由此,慢慢的就传开了“老春林闻见面鱼香,一气儿挑到乱葬岗”这句话。乱葬岗位于村里集南的古城东,到了这里,就意味着到了集市。卖完花生,于春林蹲在面鱼摊前,二斤面鱼下肚,抹抹满嘴的油腻,心满意足地往回走。
后来他染上了大烟,体质每况愈下。他又好说评书。到了晚上,七八个伙伴每晚轮流从家里偷出一支蜡烛,到老春林家。蜡烛一点上就开始说,蜡烛一灭就停。当时叫“卡牛骨头”。说的兴头儿,他就用铜烟袋锅敲打小柜。长此以往,小柜的一角被敲出了个酒盅大小的坑。每逢正月,他领着一帮人,以说唱为名,到处混饭吃,在当地小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