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老哥置办了辆轿车,这几天一直捣鼓着要在门旁建一个车库。
他家门旁原来有个草棚子。开始是把草棚的顶掀翻了,就着原来的基础,用彩钢瓦盖顶,安装上卷帘门,俨然一个车库就建好了。哪知道等把车开回来,却傻了眼——原来,车库建窄了,车进去了,车门却打不开。于是拆了重建。老婆难免就在一旁唠叨:说他干什么就是这样,从来也不好好计划计划。这次老哥预订了一车砖及水泥等物料。订砖时人家说:好像一千个砖不能够啊,要不要再加二百?老哥说什么也不答应。背地里说:他那是砖卖不出去了……结果呢,建着建着,砖又不够了,老婆就开骂了。在门口有几个晒太阳的老太太,其中的王老太太就不紧不慢地说:你是不是从小没穿“打算袄”啊,不管干什么都没有打算。
“打算袄”?我一头雾水,什么是“打算袄”呢?于是我就向老人请教。老人说,如今都不兴这个了。老辈的时候,孩子要出生了,提前就把 “打算袄”给做好了,为的是小孩以后好养,或者说将来做什么事情都有打算。 “打算袄”
一般是奶奶或者姥姥做,也有的是街坊邻居、一家本当的老人做。“打算袄”的样式是大襟袄,用红绦绳盘扣,或者就干脆用两根红绦绳系在小孩胳肌窝下的地方。在大襟的一面,有里子。前后都用五彩布条缝成巴掌大的“打算”,有的还在胳膊上,肩头等地方也缝着布条。
有的还会在衣服上缝几个传统吉祥的小玩意儿:有一对铜钱、一对佛手、一个石榴、一个宝葫芦,或其他吉祥物等。都是用布缝的。缝衣服用的布都很有讲究,黑色的领子跟里面的红里子一般是爷爷或奶奶老的时候,儿女戴的黑纱,再就是用辟邪的红布。这种东西需要年纪大的有福气的老人老的时候,使用过的才好。
“打算袄”在过去胶东地区很流行。几乎每个孩子出生后都是穿着“打算袄”的。有的甚至能穿到五六岁。只是后来,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渐渐的没有这个习俗了,“打算袄”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但是,“从小没穿打算袄”这句谚语,却是在乡间广为流传。我们经常听到有些老人在说道后生办事情没有头绪、没有打算时,就会随口说出:你从小没穿“打算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