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我们那里还有正月里请媳妇的习俗。不过比起以前,这个气氛有些淡了。
在过去,一到冬闲时节,农村办喜事结婚的就特别多:一是这个时候庄稼地里的农活已经忙活完了,该收的收了,该藏的藏了,是一年当中最清闲的时候;二来呢,临近年根儿了,家家户户都在办置年货,准备过年了,这个时候办喜事,家里有充足的鸡鸭鱼肉,各种筵席用的物品一应俱全。因此,到了年根儿,办喜事结婚的就特别多。
因此,到了傍年靠节的,每个村子都有几家给儿子结婚的;也因此,每个村都会添几个新媳妇。也不知从何年何月形成的习俗,正月里,人们都会把一家本当的,没出五服的或者两家关系挺好的新媳妇请到家里来做客:一方面是互相认识一下,加深一下感情;另一方面呢,就着过年办置的年货,把新媳妇请了来吃一顿,好给自己传传名。
从我记事的时候到现在,经历过很多次请媳妇的场面。小的时候是父母让我当跑腿儿的,去叫新媳妇来做客;及至后来,我结婚了,别人家也请我媳妇去做客。一般正月请媳妇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请客的,如果每年都请,叫别人看着这家人大方,不小气;另一个是被请的,如果这家叫那家请的,一个正月里没有闲的时候,就表明人家婆婆家日子过的好,平时会交往人,而一个正月没有几家请的呢,从一个方面说明婆婆家过的不怎么样。
过去生活条件比较差,一般的自己省吃俭用,到了请媳妇的时候,就会倾尽所有,把自己家里最好的东西拿给新媳妇吃。我小的时候,家里比较拮据。记得那年已经是正月初六了,我看到有一盘鸡骨头冻放在碗柜里好几天了,就偷着拿了一块啃;第二天呢,又在另一边拿一块啃;然而等我再拿的时候,被母亲发现了,被狠狠的揍了一顿——原来,那盘鸡冻是准备请媳妇的。
那时大家都很拮据,为了让新媳妇正月能吃好一点,大家就轮流请吃。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淡了的原因,因为现在大家平时吃的就很好,过年再请媳妇吃饭已经无大的意义。所以,慢慢就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