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奋进的轨迹
——记北京特种水泥厂
通州卫星城东南一隅,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与新修的运河大街的交汇处往南一公里处,便是北京特种水泥厂的厂址。
北京特种水泥厂的前身是通县水泥厂,它的建成与发展,画出了通县工业发展的一条轨迹,形象地展示了大运河人顽强的毅力以及聪明和智慧;从1976年建厂伊始到今天,水泥厂十七年的发展史俨然是一首开拓奋进,在改革中显露风采的赞歌。
一、建厂初期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之后,经济建设刚刚走出误区,迈上了正常的轨道。通县县委、县政府便认真地思索通县人民经济发展的大计了。当时,从全县人民的建设需要出发,决定办一个供全县人民自用的小型水泥厂。首先,组建了水泥厂筹建小组,筹建组由十三人组成,由县委主管工业的副书记黄显明、副县长田彬、工业局负责人吴逸华三入主抓,另外还从财税局抽调年富力强的干部杨成印、宋振芳等1O人作为先锋官和辅佐。当年,他们完成了测算、选址工作。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在如今的厂址征地。理由是:第一,这里是薄碱沙洼的耕地,在这里建厂,不仅为了节约宝贵的耕地,而且这里地域开阔,便于今后发展。第二,这里离京津公路仅有1000米,而且这里有一条通往三间房机场的铁路线,从北往南,有一条废弃的700米站台。第三,这里有一个大沙坨子,便于填平壕沟和大坑,也便于建设用土。基于这三点考虑,水泥厂便在这里确定了厂址。这也是通县水泥厂开拓奋进的一支响亮的序曲。
1977年2月,在寒冷的春节前后,水泥厂筹建组一行13人,便搬到厂址办公。那时,这里一片荒凉,除了风沙弥漫,连半间土房也没有。创业者,借来几辆大车运来了一些砖头,干码砖为墙,顶上用苫布遮蔽风雨。就在这简陋昏暗的小屋里,筹建组紧张地测量并谋划着建厂大计。
一个月后,县委调动附近几个乡的500名农民前来参战,在料峭春寒的不毛之地上,吹响了水泥厂建设的第一声号角。来这里建设的农民,全是义务工。他们早来晚走,披星戴月,不计报酬、艰苦奋斗。不到10天,便盖起了48问平房。
全县农民都知道,这是为全县人民谋福利的工厂,是通县第一回办这么大的工厂。
因此,他们不仅无偿出力,而且在建厂资金紧张的关键时刻,在他们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慷慨解囊。当时,主动借款的村有上营、渔场、杨庄和王庄等。其中上营一下子便拿出了三十万元。
有了这些资金,水泥厂的建设便加快了速度。首先,建起了水泥窑的基础设施和必备的一批车间、厂房、职工宿舍。同时还从北京南口水泥机械厂、唐山水泥机械厂、沈阳水泥机械厂运来了数台主机。安装时,请来了北京专业安装队,人力不足,县工业局各单位又派来了精干队伍前来助战。到1979年6月机械安装全部完成。又经过5个月的调试,到1979年11月9日开始点火试生产。在北京市水泥公司有关专家的观察、鉴定下,一次投料点火试产成功了。这一天,标志着通县水泥厂投产的开始,在水泥厂的历史上,掀开了闪光的第一页。
二、开拓奋进
从1979年到1989年,十年之间水泥厂在重重困难中不断地开拓奋进,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它的发展之路,可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2年,水泥厂初步发展。三年之中,发展表现为两个方而:一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探索水泥生产的技术和规律;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从门外汉到生产的行家里手,必须虚心学习和不断探索。1979年l1月9日到年末,一共52天,便生产了水泥3329吨,到1980年便增长到33790吨。八十年代第一年,水泥厂首次赢利86000元,其发展速度是十分喜人的。
但厂领导并不满足,决心向北京老牌水泥厂——琉璃河水泥厂学习。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从琉璃河水泥厂请来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通县水泥厂一下子便工作了两年。两年中,水泥产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1981年共生产水泥50050吨,1982年又增至6383O吨,两年的增长率分别为48%和29%。
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方而,水泥厂领导显示出科学化管理的才能。既有现实指导意义又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其中特别突出的,有以下三点:第一,干部带头参加劳动,永远保持干群一心,通力合作的精神,第二,管理严格,科学化、规范化,强调科学管理和经济效益;第三,干部分工明确,任务具体。各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严把质量关。至今,这些好的作风和规章制度仍在水泥厂沿用着,靠了它,使水泥厂走上了不断发展的道路。
第二阶段:从1983年到1985年。这三年是水泥厂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生产上重大突破的三年。在这三年中,有两件大事可以记入发展史中,那便是二号窑的建成投产和3.1公里的铁路专用线建成并通车。
1983年,上级拨来一批支援地方小水泥工业技术改造的款项;另一方面,也由于生产的水泥质量可靠,赢得了顾客的好评,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厂领导经讨论决定,再建一个水泥窑,使产量快速增长,于是建二号水泥窑的工作便开始了。
但是,就在这一年,琉璃河水泥厂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撤回了本厂,土生土长的运河人刚刚挑起大梁,可想而知,他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在重重困难面前,厂领导没有退缩,也没有外请专家、技师。以当时的厂长杨成印挂帅,组成了五人领导小组。当时决定:一号窑水泥生产线一天也不能停工,二号窑生产线的建设同时进行。这样在整个建设过程巾,产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事后,北京市一位专家评论说: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立项、设计、报批、筹款……一项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1983年8月22日,得到了市有关部门批准。总投资97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00万元,市局投资300万元,县财政投资40万元,其余由水泥厂自筹。
1983年12月初,二号窑生产线建设破土动工。历经18个月的艰苦奋战,在1985年5月1日二号窑生产线一次点火试产成功。而且在当年便收到了效益,全年产量73000吨,比上年增产14%.
这一阶段的第二件大事,便是铁路专用线的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条铁路专用线北起京秦铁路,逶迤向南,穿过运河大街,一直深入厂内,改变了过去一直靠汽运的局面。使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节约了时间与经费。这是工厂上规模的又一重大基础设施。这是全县各工厂企业中第一条铁路,建路资金共70万元完全由水泥厂自筹。至今,这条铁路专用线不仅为厂内服务,而且为以后建成水泥中转站打下了基础。
第三阶段:从1986年到1989年。这四年中正是神州大地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因此,这四年中的发展奋进也同样是非同寻常的。在这四年中,值得一书的有以下几件大事。
1986年春,在自建的3.1公里的水泥厂专用线一侧,建成了700米的水泥储存库,这便是全市乃至全国的永泥中转站。这个中转站是北京市水泥公司委托通县水泥厂兴建的大型水泥仓库。北京市各水泥厂家都把水泥运到这里,再由这里发往全国各地。这个仓库可容纳水泥1万吨,可同时装卸五十个车皮。这项工程总投资136万元,完全由本厂自筹资金,全厂职工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保质保量,多快好省地建成了。它的建成标志着通县水泥厂已从运河滩走向北京,走向全国。不仅为北京的水泥工业做出了贡献,而且也大大提高了本厂的声誉。为此,几次受到了市有关领导的表彰和奖励。
这一阶段办成的第二件大事便是散装水泥运输的巨大发展。过去水泥产品完全是袋装,不仅费时、费料,运输也比较麻烦。在上级领导的号召下,通县水泥厂在北京市率先发展了散装运输。1986年当年购车两部、水泥罐12个,每年运输水泥达2000吨。一年之后,又添四部大车,月运输量达到7000吨,又过了一年之后,又购车两部,八辆车一次运输便达到了135吨。散装水泥运输,运量大,节约资金,又受顾客欢迎,是当前比较先进的工作方法,因此,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奖励与表彰。三个精致的奖杯和几面鲜红的锦旗,陈列在水泥厂的办公室内,这便是光荣的记录。
这一阶段的第三件大事,便是1号窑的技术改造工程。1号窑,就是1979年开始生产时的水泥窑,运行8年来没出现过故障,已为水泥厂的经济发展立下了功勋。但是,比较而言,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炉体结构比较落后了,能源消耗大,产出不令人满意。为此决定对1号窑进行彻底改造。
据北京来的专家们测算,这一改造工程需费时六个月,但由于全厂干群及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仅仅用63天的时间便完成这一改造工程,提前近4个月时间。这又是水泥厂创造的一个工程奇迹。改造后,不仅一次点火试生产成功,而且每小时增产2吨,产值一下子提高50%,这是水泥厂向前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
这一阶段的第四件大事便是领导班子的指标承包。这次承包是在通县工业局的领导与部署下进行的,目的是使厂领导班子更加年轻化、知识化、革命化,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全厂干部职工都积极投入到这场活动中来。经过近两个月的酝酿,于1988年5月召开隆重的竞选述职大会。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年富力强的魏少忠在与会者的热烈掌声中当选为厂长。随即又组成了新的领导班子。
魏少忠厂长走马上任之后,一手抓生产、抓技术改造、岗位培训;一手抓基建,使工厂上规模、走新路,提高企业声誉和经济效益,并且着手改造车问、兴建职工宿舍楼、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这一年中,厂区由原来的120亩扩大到270亩,建成了家属住宅区和居民楼一座。由于厂领导带头不要住房,分房十分顺利,近200套住房基本解决了全厂职工的居住问题。
三、蓬勃发展
1989年9月,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通县水泥厂经上级批准,正式更改厂名为北京特种水泥厂。
特种水泥,是本厂与中国建材研究院联合研制的几种在建筑上十分需要又十分紧缺的水泥产品,它主要包括:高效无声破碎剂、复合膨胀剂及各种彩色水泥。为了突出这一科技成果,在北京市各水泥厂家中独领风骚,占领市场,厂领导作出更改厂名的决定。
除了开拓以上三个新产品外,普通水泥的产量年年递增。尽管市场曾有一度疲软,但由于产品质量过硬,赢得了信誉,企业始终向前飞速发展。
为了使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1990年厂领导决定对2号窑进行技术改造。确定改造方案之前,厂领导组织了考察组,先后到东北及南方各省市考察学习数月,吸收众家之所长,摒弃他人之所短,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确定“通州型”水泥窑构造的新方案。由于改造成功,效益可观,如今“通州型”已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厂长魏少忠也获得了市县两级的发明奖。
199O年11月25日,2号窑改造正式动工。计划工程历时一年,但由于上下同心协力,日夜苦干,仅仅用五个月时间便胜利完工,而且节约资金30万元。建设速度之快,资金之省在全国同类型的工程中极为罕见。大运河人又创造出第三个奇迹。
2号窑的改造成功,使产量日平均增加1.9吨,而煤耗却下降93. 4公斤。这数字不只说明了水泥厂干部职工的干劲与决策正确,而且又一次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到1991年,全年生产水泥12.1万吨,创下了新的记录。
1992年,东风吹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后,水泥厂更焕发了青春与活力。本厂生产的“坚石牌”水泥走出了运河大地,奔向了北京重点工程。这些重点工程有:市政二环路改造工程,北京前门地下通道工程、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及三环路改造和住宅区的旧房改造工程等。
1992年年产水泥16.8万吨,如果单以产量看,比1991年净增4万吨,如果从质量和信誉看,北京的二环路改造,高店碑污水处理厂的施工建设,用的都是该厂产品,工程质量都得到市政府有关方而和建筑行家们的认可和赞扬。特别是在散装水泥方面,成绩更为优异。在连续四年获得先进单位称号的基础上,一下子跻身于北京市13个水泥厂家的第二位。在人均劳动生产率、人均创税率两方面,在全市各水泥厂家之中独占鳌头。
进入1993年,北京特种水泥厂继续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新思路,上规模,搞科研,成为全厂上下一致的心声,有声有色地大干365天,成果更加喜人。
第一,建一座可容水泥1.1万吨的水泥仓库,并在这一年的11月份投入使用。为了扩大散装水泥的运输规模,并与这个大仓库相配套,厂领导毅然投资136万元,购进4台散装水泥罐车,使每日散装运输能力达到1千吨,增加运力60%。年底在北京市建材部门颁发的光荣册上,特种水泥厂获得三个先进单位的第二名,并有12人荣获先进个人的称号。
第二,完成年初破土动工的化验楼主体工程。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该厂唯一的一座4层大楼拔地而起,巍然耸立。预计在1994年一季度装修完毕,二季度投入使用。这座大楼的兴建,标志着这个厂向科技进军的重要一步。它使全厂54名科研人员了有了安定的工作环境,它可以安置新购置的一整套先进的技术和质量检测设备;从而可以控制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同时,使这些科研人员深入研究水泥生产工艺,研制和发明新产品,让特种水泥厂的特种水泥,在全市乃至全国四处开放,装点神州大地。
第三,加紧扩建第三条水泥生产线。1993年3月,工艺设计完成,土建工程开始,4月,所有的机械设备全部运进厂内。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经多方筹措,努力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年底完成了水泥成品磨房和生料磨房两大主要工程,为1994年全线投产奠定了基础。
金鸡报晓,红日高照,特种水泥厂在鸡年里,以新的思路,走上了一条腾飞之道。屈指算来,这一年完成了四大工程:庞大的散装水泥仓雄踞一角,它不仅使该厂的散装水泥运输工作第六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而且为全市散装水泥运输开拓一条新路。化验楼巍然耸立,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召唤着各地的科技人才在这里落脚生根,展示才华。更为可喜的是,在完成以上四大工程的同时,生产不但没有受影响,反而创历史最好水平,年底结算,全年创利520万元,比1992年翻了一番。
同首建厂时的1976年,几百亩的厂区还只是凹凸不平,杂草丛生的一片荒野。但是,这个厂便恰逢暴雨过后的艳阳。十年动乱结束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大规模经济建设迈步走向了新的阶段。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运筹帏幄之中,市、县各级领导支持,在艰苦的岁月中,精心扶植了这棵破土的幼苗。十八年中,这个厂在改革的春风中,生枝长叶、开花结果,不断开拓奋进,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北京市建材行业中,令人刮目相看的佼佼者。纵观通县特种水泥厂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一条开拓奋进的轨迹。它的闪光点在于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大胆创新的魄力。在举世闻名的大运河源头,特种水泥厂厂区内,两座50米的大烟囱耸入云端,显示着千余名职工创业精神和永不疲倦的热情,也展示着通县——神州百强县的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