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农村现实,抒写农民心声
——2012年《运河》季刊 第五期,刘建初小说《野草在风中呼喊》赏评
正值2012年代年终岁末之际,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似乎赶走了冬日的严寒。在“建设未来美好家园”的目标鼓舞下。《运河》又出了一期增刊。我也就有幸再一次欣赏了刘建初的一篇很有时代气息的小说-----,《野草,在风中呼喊》。
读过作者刘建初的几篇小说,发现他写的小说独具一格,很有特点。概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长期扎根农村,熟悉农村生活,了解乡民们的喜怒忧思,敢于直面现实。二是有创新意识,无论从主题的开掘,结构形式的变化,语言风格和文字的运用,都在努力求变。不重复他人,也尽量不重复自己。第三,他对人物心理把握得到位,写得真实、细腻。人物的心理是一切语言行动的基础,把握住人物心理,就会使小说的情节发展,有了合乎情理的依据。这样的小说,让人爱读,耐读,也就顺理成章了。这篇,《野草,在风中呼喊》,不仅具备了它的这些特点,而且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
这篇小说的题目,很形象,也值得玩味。“一岁一枯荣”的原上草,就是绿漫天涯的野草,是没有多少人关注的,夏天里蓬蓬勃勃,随处可见;秋天自然枯黄,零落成泥。自生自灭,顺其自然而已。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说的不就是老百姓吗?有一句歌词唱道:“咱们的老百姓,今儿真高兴。”由于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今日的老百姓真的富裕了,衣食住行,不再发愁。但是,他们的权益,还是需要社会的关注,还是需要法律保护的。这篇小说以《野草在风中呼喊》,写的就是一个普通农村集体维权的事。说明白点儿,就是老百姓顶着贪腐的歪风呐喊、维权。记得恩格斯说过一句简捷深刻的话:“对于艺术作品来说,作者的观点越隐蔽越好。”意思是坐着的观点亚含儿不露,露个读者思考的空间,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独有的魅力。要是过于直白,像我上文解释的那样,那么这篇小说也就索然寡味,味同嚼蜡了。
只有再三品读这篇小说之后,才会恍然发现,这个题材是多么直面现实,多么有时代气息。鲁迅先生有一段话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鲁迅先生把敢于直面现实的人,称之为“猛士”,也就是具有英雄豪杰的气度。假如作者没选择农民维权的是来写,弄假的好人好事也是不少的,歌颂一些干部的廉洁奉公,也许更为保险。但这样的题材不是歌功颂德,便是隔靴搔痒,社会意义显然就失了成色。只有一针见血的直面现实,才能“引起疗救者的注意”,这就是这篇小说的不凡之处,写出这篇小说,需要胆识,能在《运河》上发表这篇小说,也同样需要胆识的。方法是那个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伤痕》和刘心武的《班主任》,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就揭开了“伤痕文学”的畜牧一样。
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国家修铁路占了东小屯的农田,乡里领导一千多万元的补偿款,和村干部万个“猫腻“,把钱借了出去,只想着“借鸡生蛋”坐收渔利了。小东屯的村民,茫然不知。这个小村的男人个个稀松,只有女剑上阵,一是弄得村里干部和乡长百抓闹心,一拖,二逃,三是使钱封口····一个个招数均告失败。正义面前,最后不得不认栽······要是按一般小说的写法,这篇小说也就是平淡无奇,但作者硬是在写法和形式上出新。小说不写背景,没有人物介绍,全篇由21段心里独白组成。单摆浮搁,似断实连。这个写法,我给他三个字的评价:一曰:少,二曰:巧,三曰:妙。
我说的“少“,是节省了笔墨,古人说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原则,在这篇小说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假如不用这个写法,事件的来龙去脉要介绍,十几个人物及其关系也要介绍。作者以创新,去都放到心理描写里了。节省了笔墨,小说也就显得短小精悍了。再说”“巧”,就以第一段刘明的独白为例吧:从心里嘀咕“得有事儿”开始,上班请假回家,媳妇不在,进不了家门,就出去遛弯儿,就看见城铁占了自己的耕地,正巧看见德山,才知道不畅快的事。还只带媳妇王秀凤正是追讨补偿款的领头人。区区几百字,就交代了时间的来龙去脉。主要人物,此后20个小节,都是这个笔法,能说不巧吗。三说这个“妙”字,我的看法就是,运用这个手法,把握不方便写的内容,方便写了。吧难写的,变得容易写了。比如老六的肮脏心理,乡长的忐忑不安,乡长和春干部密谋····这些内容,用这个手法,就显得信手拈来,驾轻就熟,不动声色的就写出来了。
毫无悬念的故事之所以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除了蕴藏着巧妙的构思:还在于小说的怨言然充满了鲜明的个性。那些绘声绘色的讲述与准确传神的白描,使小说处处都充满了令人莞尔的幽默与趣味。人物之间暇瑜互见。振国的保守、贺乡的油滑,老六的龌龊,王秀凤的洒脱,连平的实在,又着实令人钦敬。作者在小说中掺入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将其内化为小说的肌理,因而格外自然而真切。正因为语言的平实,小说中的一切突发事件,才不显突兀;而生动的生活场景与机趣的对话,着实显示了作者的文笔很细腻,文字,长长短短,或朴或烁,读来真得如同听到一曲美妙的乐曲,心旷神怡,曼妙无比。其中第16节写连萍挨骂,第17节写连萍丈夫掀桌子,是小说最为精彩的,没有对生活的真切感触,小说就不会写的如此鲜活,如此这是感人了。总之,刘建初的小说有特点,很好读,他的小说创作,不断求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尤其令我赞叹。他的这篇小说,为2012年的通州文坛,《运河》文学季刊,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说是为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献上的一件厚礼吧。
“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 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鲁迅先生在1933年写的这首《赠画师》,就是在呼吁文艺要出新意,不要因袭老的程式。用崭新的笔墨,要描绘出一幅幅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绚丽多姿的社会图景。70多年后的今天,大运河畔的文学爱好者,正是依托《运河》季刊,在运河两岸的肥田沃土上,辛勤地耕耘着,努力培育出一株株奇花异葩,装点出一片旖旎春光。 我喜欢我们通州的《运河》文学季刊,尤其喜欢这本刊物上刊发的小说。我在阅读之余暇,对这一年来的五篇小说,写下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感受,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一孔之见而已,希望一切有识者不吝赐教。“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乃人生之一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