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报名
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网 络 连 接 世 界
|
首 页
|
文学在线
|
小说分类
|
散文分类
|
诗歌分类
|
杂文分类
|
长篇文集
|
短篇小说
|
随笔游记
|
电子杂志
|
文学专题
|
当代文学
|
现代文学
|
个人文集
|
论 坛
|
网络文学
|
女性文学
|
校园文学
|
诗词韵律
|
古典文学
|
外国文学
|
歌词创作
|
影视创作
|
国学精华
|
精品佳作
|
理论研究
|
视频教学
|
作家书库
会员管理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主编邮箱
文章搜索
---作者---
---标题---
作家排行榜
带雨的云
558
篇
王风
372
篇
作协推荐
307
篇
运河散人
263
篇
零度
261
篇
古月重升
210
篇
郑永涛
173
篇
张天珍
169
篇
轻舞飞扬
154
篇
孙新坤
154
篇
小说分类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散文分类
楼梯寄情
她说什么了
吴稚晖何许人也
《爱,能勿劳乎?忠,...
枫叶的招摇
自在杨花
“地坛”的魅力
田间小路
人散茶已凉
发自病榻的心语
诗歌分类
浅伤
溱沁
孤煞
梦魇
奈何
道
淡然
天道
超脱
英雄决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分类
>>
岁月如歌
>>
命运畅想
·添加到收藏夹
·给作者留言
·
查看作者资料
·
浏览作者文集
分享到:
更多
命运畅想
来源:原创 作者: 刘福田 日期:2008/5/9 1 阅读:
1636
次 【
大
中
小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冥冥之中有没有一种天意,左右着人生得失的命运?人类灵魂有没有一种流转,决定着前生今世业报轮回?缘分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缘分的错落,把许多人陷于情感的困惑,而无力自拔?人世间多少恩恩怨怨,红尘中多少失意迷惘,谁可以确定性地,给出这一切问题最后的答案?没有人可以做到,因为这里的有些问题,已经超越了人类有限的认识。
人的最高自在层次,决定了其灵性的极限自由,但也因此,造就着人们的狂妄。生命现象是自然规律的结果,万物之灵的人类,也只有自由和必然,在之中的生存状态,这就是混沌哲学二重定律,在人类自身的具体体现。以生命的有限而追求无限,也就注定了人们心理和情感,根本的困惑。理性哲学,在人类绝对的信仰领域,只有“自在本无”的形而上推论,这就为宗教迷信,留下了一个认识的空间,这是对认识本身的理性结论。
通过“幻影偶合”,我们解释了缘分的错落,通过同步性的说明,我们深刻了必然规律性的认识,一切虽然都无法绝对,但是我们总是向着理性的极限,不断地进步着。理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迷信,但是总可以越来越多地,收缩着迷信的领域。达到了对认识自身狂妄的认识,人类信仰完满的追求,也将逐渐地得到客观的收敛。
人们的一切感觉,都基于本我对客观的反映,命运感一样地来源于客观,不可把握的同步性,造就了人生命运感的客观基础。人生在世,因为必然性的约束和理性的缺乏,当然地会产生命运无常的感慨。只有认识到这样的层次,人们才能尽可能理性地来解释命运。
命运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但是造就这种客观的,在同步性之外还有主观的意念,一切都不可以绝对,客观本身也是这样,因而在理性可能的范围里,我们才能说,命运其实把握在自己手中。人的初生状况无法把握,没有人可以选择生身的父母,一切影响命运的同步性都是客观的,但是客观状态的结果,在生命的主动加入之后,却已经被改变了,这正是生命本身的意义。客观的一切都有必然的规律,只要达到了对规律的认识,人类就不再只是客观的玩偶,但是因为理性的阶段性,达不到对规律的认识时,困惑就产生了。个体理性的程度不同,困惑的状况也就不一样。
同样贫寒的出身,有些人穷则思变,有些人却因贫而贱;同样殷实的家境,有些人假于这样的基础,把祖宗的家业发扬光大,而有些人却成为纨绔子弟,吃喝玩乐,终至把诺大的家业挥霍一空,落得个悲惨的结局。为什么同样的基础,总有两种完全反向的趋向?难道这一切都是命运使然吗?我实在不敢苟同。这里的命运感,显然已经加入了生命的主动,它起码不再是简单的同步性,为什么还要把它归结为一种命运?如果真的就是一种命运,那也是生命自身的成就,人类已经是万物之灵,同步性之外,那里还有什么可以决定它的呢?
没有了!起码我们找不到,除非去迷信上帝,宗教的上帝被尼采杀了,自然的上帝也已经被我们踩在了脚下,我们只能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但是命运感依然存在,而且理性的程度,不是直接的状态说明。我们不否认理性缺乏造就的根本,但是它不是直观的标准。一个人是否相信命运,起码不完全决定于个人的理性,为什么许多人认识到了这样的根本,还依然存在命运感呢?既然一切是之所是,人的命运感也是客观的。因为造就命运感的原因,在理性根本的缺乏之外,还有两个具体的原因,那就是迷信或者自信。
迷信是直接的理性缺乏,而自信往往是理性达成的结果,但是因为物极必反,二者居然殊途同归,一样可能造就人生的命运感。
生命现象的本质表现,就是一种能动性的张扬,理性最终的发展,也是为了这种张扬的实现,所以成就一种自信,是人生自我实现的手段,也是理性本身的目的,只有达成一种自信,才能取得人生经营的成功。一个人首先要有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又凭什么要别人相信你呢?但是因为理性根本的缺乏,自信的根本却恰恰也是一种迷信,这就是理性本身的物极必反。当然世俗的自信和迷信截然不同,它们之间在理性上的差别,是人类可能的理性范围的两个极端,但不是理论上的绝对。直观理性缺乏的人,就表现为迷信,而理性越高的人,则越是表现得自信,但是自信不是确信,确信已经就是结果。理性根本的缺乏,造就了人们迷信和自信“在之中”的状态,客观上消弥了绝对。
人类需要自信,人生的现实经营,必须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而决定行为的是动机意识,这种动机永远不是确信的结果,而只能是一种理性的预见。人的理性没有完满,行为动机却需要一个完满的理由,于是就只有通过自信的方式,来实现这种理由的完满,它表现为行为前的决心已定,这本身就是自信。尽管行为的结果,往往可能因为主客观的各种原因偏离预见,但是行为的目的性本身,就说明了人们必须的自信状态。没有人可能绝对丧失自信,那样他就不会产生任何动机性的行为,除非没有了生命现象。动机确定的程度,说明的正是自信和迷信,中间状态的度。
迷信和自信的状态都是相对的,谁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在一定的理性认识阶段,迷信需要基本的理性附合,而自信直接的理性基础,因为理性没有绝对完满,也存在着根本上的迷信,正是因为这样,才决定了迷信和自信共同的命运感。
自信的人,一般相信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因为自信代表的理性程度较高,因而更有利于人生过程的自我实现,所以成功的概率也就比较大。自信来源于成功的积累,越是成功的人,越容易树立自己的自信,但是自信不是对自身能力的确认,因为能够确定的都已经是结果,那也就不再需要自信,所以如果从根本上说,迷信的对立面是自信而不是确信。
自信和迷信,基于理性缺乏的共同根本,因此才造成了人生的命运感。自信的人因为已经的成就,而自信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这里已经承认了命运,这是不断成功造就的知性惯性的结果。对于自信的人,因为成功而自信,又因为自信而成功,这样反复印证形成一种惯性的结论,这就是人生的命运感。尽管这种命运感根本于理性缺乏,但是它有利于自身更好的实现,达到了一种生命能动性的张扬,是人生的经营的成功状态。
迷信的人,因为直接的理性缺乏,在不断的失败的打击下,更容易造就命运感,他们的命运感往往是命运不可把握,因而把自己的命运,直接交给了虚幻的神灵和上帝,不论是自然上帝还是宗教的上帝。这种命运感显然直接损害了生命的主动,造成人生经营的失败。迷信代表着理性直接的缺乏,而理性的缺乏,总是造成行为结果的失败,重复的失败,也一样造就一种知性惯性,最终归结为一种命运无常的感慨和无奈。
无论是自信还是迷信,造就命运感的过程,都是因为知性惯性,因为惯性的基础,人们不断把已经的行为结果,比照惯性的蓝本进行牵强附会。什么事一经这样的牵强附会,自然也就会得出类似规律性的结论,这就是人生的命运感。
那么人生在世,瞑瞑之中究竟有没有命运呢?其实根本没有!不可把握的同步性,根本就不属于人类自身的能力范围,人类实现自身的途径,只有通过对必然性的认识,并通过自己主动的行为,来改造可能的同步性,实现动机的目的性。不可把握的同步性,可能有它分别的原因和必然的过程,但是它本身是没有原因的,那又那里有什么规律可循呢?起码它不决定于我们自己。被风扬起的蒲公英的种子,没有谁能够决定它未来的命运,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命运,有的只是不可把握的同步性。
生命只在种子飘落之后,才真正开始自己的生命过程,在前的一切,都已经构成了不可把握、不可改变的同步性,它不需要原因。同步性是一个必然过程的开始,它本身就是过程的最初因,更在前的原因不属于之后的过程,更向前的追问就是一种超越,我们只能从同步性开始。对于个人,经历已经是不可改变的同步性,它带给我们的只是理性,在后的路究竟怎么走,依靠的就是已经达到的理性指引,但是它只能是一种预见,行为结果决定于理性对必然的附合,根本没有什么命运在决定什么。虽然任何命运感都是虚妄的,但是自信的命运感,有利于生命能动性的张扬,那就相信自己的命运吧,毕竟知性的感性超越,具有更根本的意义,只要自信命运能够把握在自己手中。迷信的命运感则必须否定,因为它本身已经否定了生命,把握命运的关键,根本于自身理性的提高。
2004/4/29于老家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
查看本文的评论
姓名
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 换张图试试
发表
取消
相关文章
我的小学
1345 次
2012/12/8
紫薇妖娆舞春风
1652 次
2011/9/19
朋友之间
1860 次
2008/6/11
我对黑夜的依恋
1483 次
2008/6/21
梦里,母亲来
1708 次
2008/5/24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