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随笔游记 >> 风土人情 >> 山眉黛 • 水秋波 • 人淳朴
  • 山眉黛 • 水秋波 • 人淳朴
  • 来源:网络 作者: 何静 日期:2008/5/24 阅读:4498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双清

    ——桂林游小记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带着潇湘大地的秋韵,从长沙乘上南去的列车,火车经过七个多小时的奔驰,到达了桂林。桂林是中国南部的一个中等城市,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称。
    下午两点多钟,我们一走出车站,就感受到了桂林人的热情好客。在车站旁的一家饭店,一位中年妇女一边热情地招待我们,一边给我们介绍桂林的一些著名景点。通过交谈聊天,这位大姐淳朴的面容,诚挚的话语,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她还主动的愿意为我们预订回程的车票。她的真诚让我感到了桂林人的淳朴、友好。于是我把回程的时间、地点留给她,请她帮忙订票。她很兴奋,接着又给我们介绍了旅馆。
    晚上,乘游船游览了两江四湖夜景。两江四湖是近几年桂林新开辟的旅游项目。它是把漓江及流经城区的桃花江和城内的桂湖、榕湖、杉湖、木龙湖通过人工开掘连成的一个环城水系。供人们乘船游览城市风光。
    八点钟在漓江边“六匹马”码头登上游船。碰巧,我对面是两个黑人游客。船要等十分钟才开,我用英语向两个老外问了一句:Where are you from ?(你们从哪里来?)其中的一个回答:We are from Africa .(我们来自非洲)。我又问:Which country ?( 哪个国家?)他说:South Africa .Have you gone there?(南非,到过那里吗?)我回答说:No.but I want to go . (没有,但是很想去)。他说:Welcome to our country . (欢迎到南非来)。我说:Thank you . (谢谢)。 这时坐在两个外国游客旁边的一个约三十多岁的妇女对我说:“你的英语还不错”,我说:“仅仅能说几句简单的”。她说象你们这个年龄能说英语就不错的,她指着两个外国人说:“他们一句汉语也不懂,我是他们的专职导游”。说话间游船起航了,人们都随游船欣赏着漓江两岸的夜景。
    整个游程大约两个小时左右。导游不停地介绍着所经过的景点:独秀峰、桂湖、观漪桥、迎宾桥、榕湖、杉湖、玻璃桥、芙蓉亭、音乐喷泉、日月双塔、黄庭坚系舟处、桂林山水诗碑……,这么多的景点让我目不暇接。在环城河上有二十二座不同样式的桥连接着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随着游船在桥下穿行,映入眼帘的是: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城在水中,水上有桥,山、城、水、桥遥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置身其中,倍感清新幽雅,舒适恬静,无处不体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由于爱好古诗词,所以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当数桂林山水诗碑,它在榕湖、杉湖两岸,精选桂林历代山水诗文三十七篇,请桂林著名书法家书写,摩刻于自然山石上,其中立于古南门前的《阳塘记》碑,重达十三吨,高四米,宽三米;明代广东传奇诗人邝露撰文,桂林著名书法家秦裔工书写,著名篆刻工匠李健生雕刻,堪称一绝。
    游程结束时,脑海里还浮现着“唐景松雕像”的惟妙惟肖、“音乐喷泉”随旋律节奏瞬间变化的迷人景致、“玻璃桥”的七彩斑斓绚丽夺目------。那江绿灯红的夜景让我心旷神怡。走下船来,情不自禁的发出一声感慨:桂林夜景太美了。
    第二天乘游船游览漓江。上午十点钟,游船开始起航,船内的服务很到位,船长、保安、服务员、摄影师、专职导游各尽其职。由桂林至阳朔八十四公里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廊。
    船行中,导游给游客介绍着整个游程的时间及注意事项。当游船进入第一游览景区时,导游给游人们一一指点景点:象鼻山、斗鸡山、静瓶卧江、大圩古镇、磨盘山等。十一点多钟时,游船到了第二景区,这一景区是漓江风光的精华所在。夹岸石山连绵不断,奇峰围峦映带。“望夫石”情感真挚;“冠岩幽府”随阳光映照生晖;“鲤鱼挂臂”形象逼真;“童子拜观音”、“八仙过海”引人浮想联翩;“九马画山”、“青峰倒映”更是让游客为之赞叹。
    导游为了激发人们的兴致,在游船还没有到“九马画山”前,还给人们讲了一个故事:当年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和陈毅副总理游漓江,来到九马画山前敬爱的周总理看出了九匹马,而陈毅副总理看出了七匹马,如果今天哪一位游客看出九匹马,你可能就是下届总理的人选。还说陈毅副总理在游完桂林漓江后写下了“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的名言。当游船快到“九马画山”的时候,游客纷纷走出船舱来到船顶的观光甲板上。船慢慢的游近“九马画山”,我极力的凭想象力来看,仅仅看出了六匹马,游船就过去了。中午十二点多游船为游客准备了盒饭,我们自己又要了漓江鲜美的鱼虾。不知道是早晨没吃饭的缘故,还是漓江的红烧鱼和油炸虾真的好吃,再加上周围环境的优美,午餐吃的格外香甜。刚刚喝下一杯茶,导游就告诉我们漓江的第三景点到了,向两岸望去,土岭青葱,翠竹茂林,田野村庄随处可见,给画廊又增添了幽美的田园色彩。
    近四个小时的漓江游,在兴奋、惊奇、快乐的情绪中过去了。不知不觉中游程就要结束。漓江的风光之美,真的让我如梦如幻。那山青、洞奇、峰险、泉流的胜景;那水清见底、游鱼可数、灵秀透明的佳境;不由的使我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在阳朔码头上了岸,穿过旅游纪念品琳琅满目的商业街,乘上电瓶车游览了阳朔县城。“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沈彬便对住在阳朔碧莲峰里的居民羡慕不已。而今,不仅是中国人,外国人也蜂拥而来,只为彻底放松疲惫的身心。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给阳朔这个中国旅游第一镇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到达阳朔汽车站,乘上早已等候那里的旅游专车开始了新的旅程。
    旅游车开出阳朔县城后,导游就开始不停地为我们介绍路边这山、那山的名称和典故:左面是骆驼,右面是唐僧师徒,前面是芋头------。真是个需要丰富想象力的地方! 车很快到了大榕树前,只见路边几百米外一棵枝叶极茂盛翠绿的榕树,车并没有停,导游介绍大榕树下就是当年刘三姐和阿牛哥对歌的地方,只不知那树下是否还有对歌的恋人。再走不太远,就到了著名的月亮山。月亮山以那个著名的天然山中穿孔得名。接下来去的是聚龙潭和世外桃源。聚龙潭是一个很大的岩洞,洞内的景点有“龙女迎宾,水晶宫,老人守宝,银河奇峰,蟠桃盛会,贵妃新浴,石林奇观,龙宫玉柱,海上明月,海市蜃楼,孔雀开屏,天妃护航,麻姑献寿,仙境晨曦,雪莲倒开,嫦娥奔月,玉凤承露,金鸡报晓,群龙送客”等三十余处。加上配以优美的音乐与彩色的灯光,游客既可策杖观光,又可乘船賞景,大有置身仙境之感。
    世外桃源是一个以燕子村周围的一片水域建成的景点。燕子村以燕子为吉祥鸟,家家户户都为燕子留了出入的槽,也是出名的长寿村。这里背靠清隽的座座小山,村前是潺潺流水,是个纯朴宁静的地方。她像一位朴素的村姑静静伫立在城市边上,不张扬也不造作,一派天然,富于真趣。踏进“世外桃源”,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清波荡漾的燕子湖镶嵌在大片的绿野平畴之中,宛如少女的明眸脉脉含情。湖岸边垂柳依依,轻拂水面。一架巨大的水转筒车,吱吱呀呀地摇着岁月,也吟唱着乡村古老的歌谣。放眼望去,远方群山耸翠,村树含烟,阡陌纵横,屋宇错落,宛若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画境。
    乘坐在小船上,穿行在曲折回环的水道间,驶过许愿桥(据说在穿过桥洞的一刻诚心许愿,会愿望成真)。忽然,一阵清亮的歌声飘来,原来是岸边歌台舞楼上的姑娘载歌载舞。她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正以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欢迎着远方客人的到来。转过歌台,小船驶入了窄长的水道。航道越来越窄。小船通过没有一点灯光幽深神秘的燕子洞。似乎已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了。不想眼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桃花岛到了。小岛不大,四面环水,但草木繁茂,杂树生花,一株株红桃正笑得热烈灿烂。好一片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意美景。
    过了桃花岛,就能体验原始部落的魅力。听前面山坡上警号长鸣,击鼓声声。原来是原始部落的土著先民发现了外来的陌生人,纷纷手执长矛、渔叉冲下山坡来,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这些土著先民都以树皮羽毛遮身,他们剽悍健壮,皮肤黝黑,一看就知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部落,透过他们,您可以想象中华民族的祖先何等的聪慧与坚韧。越过原始部落的水域,小船沿着散布的村庄缓缓驶回。这时迎面来了一艘游船, 导游说,这里的人见面打招呼,就叫“狗肉”(是“朋友”之意),于是,我们就向船上的游客大呼:“狗肉!”笑声一片,不亦乐乎。结束水上游程上岸后,登上了由连廊、钟鼓楼、瑶寨民居和风雨桥组成观光区。在绣球楼前,楼上的姑娘们在摇着绣球,大叫着“狗肉”、“巴麦”(“巴麦”是“你好”之意),游客们也喊着“狗肉”、“巴麦” 来回应着,并争抢着来接姑娘们抛出的绣球。匆忙游完风雨桥后,已到下午六点半,我们乘车返回桂林。 汽车在山道上奔驰,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身后渐次退去。西边的天空有一轮落日慢慢隐没,沉入了云海之中。暮色也就一点一点地浓了起来,再望窗外,那山峦叠翠、婀娜多姿、绚丽如画的景象,也随着夜风消失在我的视野中。
    第三天我们包了一辆车游览市区景点。上午八点钟先去了象山公园。象山公园的主要景点象山又名象鼻山,其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被誉为桂林市的城徽。山体前部的水月洞,弯如满月,穿透山体,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洞影倒映江面,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观,“象山水月”因之成为桂林山水一绝。水月洞的幽奇迷纪令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文思泉涌,洞内外石壁上留下了历代石刻文物,多为宋代镌刻。象山南麓,有始建于唐代的云峰寺,象山的东、西麓,有石级曲折百上。山顶平展,树木成荫,小径通幽;明代建筑普贤塔耸立于此,塔高十余米,因塔身的正北面嵌有青石平雕的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形似剑柄,又似宝瓶,古朴凝重;立于山顶,极目远眺,桂林山城美景尽收眼底。走下象山,来到漓江边又乘竹排穿水月洞,亲临“象山水月”的感觉。
    上一页 首页 [1] [2]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雕刻在通州古城的记忆(散文)    1914 次 2014/8/2
 古城毛雨正蒙蒙    1693 次 2008/8/6
 谈万寿宫与庙会文化活动    8413 次 2008/7/20
 拉拉“诸城话”    1973 次 2009/2/9
 庄汉东 涛声依稀的青岛    2003 次 2012/5/22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