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文学 >> 大学时光 >> 走上不归路
  • 走上不归路
  • 来源:转载 作者: 魅幻少女 日期:2008/5/27 阅读:8653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究竟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存方式,经过对现代人生存方式的分析探索,从生存目的和生存原则及意义上综合考虑,大致分为两种形式:经验生存与理性生存。
      经验生存指的是简单的依照前人的经验或是个体本身自然的需要对前人或是自身生活方式的一种简单复制,通俗的说就是为了生存而生活。他们的生活仅仅只是为了活着,当然,他们也有自己对人生的认识与追求,但是这种认识和追求只是最基本的需求。比如说前文提到的放羊娃,他的追求仅仅是挣钱、娶妻、生子。在他的经验认识里,这就是整个人生的全部。这是一种多么淳朴与自然的生活方式,这种简朴的生活里,却又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诠释得多么深刻!自然赋予了我们所需要的,我们在自然的赋予下安静地活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里一直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众多的思想家穷其毕生精力思索,均无功而终。一个目不识丁的放羊娃却将这种生存的追求用几个简单的词语随口说出,这是不是对整个人类文化的一种讽刺,这是不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在不断地追求前进,忽然之间,我们发现自己只不过南辕北辙,愈走愈远。简单与复杂、进化与退化、人与自然这些一直对立的东西突然之间似乎找到了一条融合的道路。或许我们只能这样说,最复杂的道理往往蕴涵于最简单的生活当中。
      理性生存指的是一种不断思索、不断追求的生存状态,是一种不断地反思个体人生的意义、生存方式、生存原则以及与生存相关的一切因素,将理性贯穿于生存当中的一种存在形式。通俗地说,就是为了生活而生活。理性生存又分为个体理性与整体理性。个体理性指的是将理性贯穿于个体生活,不断追寻个体存在意义的一种生活方式;集体理性指的是对于集体或者是整个人类的存在做理性的思考,追寻其存在的整体意义,探寻其发展的方向。这样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与人的思索和创造力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思索使我们不断探寻和发现理性,创造力使得理性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同时,有了思索和创造力的存在,理性生存被赋予了更多纷繁复杂的内容,使理性生存陷入一种困惑当中。我们在一直不遗余力地追求理性,但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我们追求的这种极度的理性其实就是经验,我们会怎么样?极度的理性等于没有理性,尽信书不如无书,有无相生,这种道理前人早就已经总结出,但是我们现在不还是执迷不悟?
     为生存而生活还是为生活而生活,根源就在于人的自然需求与人的社会需求的不同。因此,经验生存和理性生存的差别就在于二者满足人类需求的层次不一样。从人类文明的演进来看,理性生存无疑要高于经验生存。可以这样说,经验生存只是先文明时代的产物,而理性生存是文明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将人和动物完全区分开来的标志!换个角度,从人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无论怎么努力,我们也改变不了我们的祖先和牛马羊一起四肢爬行的历史。我们穿上西服,打上领带,只会让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这也是我们越来越困惑的地方:我们在前进的同时,突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失。我们告别了野蛮,告别了刀耕火种的时代,但同时也告别了自然。从此以后,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己为自己建造的封闭的社会里,看着周围不断涌现的文明的产物,却只感觉越来越不真实。我们发明了宇宙飞船,将人类送入太空,我们却不能摆脱我们心灵的空虚与寂寞。
      人类已经真正地进入信息社会,然而,信息社会就能排遣人类固有的孤独与寂寞吗?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让我们比较一下这三种形态的不同:首先,这三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同时代的产物,关于它们具体的差别我不想深究。我只想指出这三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核心载体的不同。农业社会下,我们以农业生产为主,社会的核心载体是土地,我们只需要向土地索取我们生存必须的物资;工业社会里,机器大生产取代了农业生产,因此,社会的核心载体转变到了工厂。而信息社会呢,还有什么有形的东西可以作为社会的核心载体呢?如果硬要给信息社会设定一个载体,那也就只能是信息。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这三个社会形态下社会的核心载体有着根本的区别,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核心载体都是有形的土地、工厂;信息社会则转变为无形的信息。核心载体的变化势必带来社会关系等一系列相关关系的变化,这些变化促使信息社会呈现出新的特点。
      虚无化、多元化和网络化是信息社会三个显著的特点。虚无化主要体现在核心载体以及个体的心理状态上。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信息社会的核心载体是信息。信息是由文字、声音、图象等相关因素组成是一个复合体,它的存在是没有具体形态的。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都要处于各种各样的信息交流当中。信息在我们身边不断地飞来飞去,我们看不见,摸不到,甚至连感觉都没有。就是这样一种虚无的东西在承载着我们这个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因此,世界的发展日益趋于隐性。在这种隐性发展的条件下,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心灵自然觉得世界变幻莫测、不可捉摸,心里不由自主地产生虚无的感觉。有句流行的话说得好:“不是我不明白,只是世界变化快!”多元化主要体现在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个体生存方式的多样化上。社会分工是工业化生产的必然要求,到了信息社会,就工业的发展进程而言,是进入了后工业时代,社会分工细化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伴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专业化程度也达到相应的高度。社会分工与专业化的出现,必然引起社会主体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网络化的出现是信息社会最显著的特点。网络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是显性的网络,即由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组成的信息交流系统;另一个是隐性的网络,即社会主体之间因信息交流而形成的互动系统。二十一世纪崛起最迅速的行业要数因特网,这一点足以证明信息社会网络化的特点。
      由于信息社会核心载体的转变以及生存方式的多样化,因此社会主体的生存方式只能以理性生存方式为主。信息社会存在有一个必然的前提,那就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有足够的资源去进行生存的反思。当然,也有很多人处于这样的环境下,依旧坚持经验的生存原则,即使这样,他们是经验也加入了很多整个人类理性思索的成果,已经不等同于单纯意义上的经验生存。
      经验还是理性,其实只是人们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是不定时的。人不可能一辈子单一地经验,也不可能单一的理性。真正的生活里,很多的人是一种经验与理性交替出现的状况。但是也不可否认,时代的发展,不可知因素的增加,我们越来越趋向理性。不管那是不是我们的本性,但那是我们发展的方向,我们无法逃避。我们只有坚持理性的脚步,背负思想者的孤独与寂寞,继续前进!
    四.剩余理论
      生产力一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以生产力对人们自然需要的满足程度来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不足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不能生产出足够满足人们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源。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人们必须都投入劳动生产,生存被放在第一位。
    • 饱和阶段。这一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中间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来说有所提高,但其提高幅度仅仅只能满足人类自身增长所需要的物质资源。这就好比我国提出的“温饱问题”,对于整个人类而言,这也只是到达了温饱的阶段,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这一阶段又是文化的孕育期,人们在温饱的状况下,已经有能力进行理性的思索,文化呼之欲出。
    • 剩余阶段。这一阶段是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社会上出现大量的剩余资源,人类不再为如何生存而苦苦奋斗,存在更多的是为探索存在的意义,文化在这一时期成熟。随着剩余的增加,思维层次的不断上升与分化,分化也开始分化。
      不难看出,剩余产生了文化,只有在满足了人类的自然需求的前提下,人类才有可能进行精神上的探讨。剩余在人类社会发展最初,只是简单地指社会资源的多余状态。到了后工业时代,则更多的是一种整个社会的存在状态。社会是人类从自然中硬性分离出来的一个公共复合体,因此,其存在本身岂不就是一种剩余?当生存都还是一个未知数时,我们还有精力以及心情去追求虚无的精神吗?
      剩余还带来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信任危机。信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存在关系的良性表现,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自然需要。回溯到剩余产生之前,人与人的交往只是一种交往的自然需求的反映,是人的群体性的一种自然的反映。那个时候,互相之间的关系单纯而简单,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到了剩余时代,我们有足够的社会资源等待分配,人与人之间的简单的交往关系被赋予了更多利益上的东西。在利益的驱使下,我们交往的动机发生畸变。在这样的互动中,信任逐渐消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夫妻关系是人与人交往中一种相对稳定的信任关系,你不可能和一个你不信任的人结婚生活一辈子吧。然而即使是这种关系,也被各种利益或其它因素所左右。政治联姻、经济联姻、各种畸形的婚姻相继出现,连最亲密的人尚且同床异梦,更何况其它陌生的个体呢?
      信任的缺乏,精神的迷失,还有什么能让我们不孤独?我们恰似一群暗夜舞蹈的幽灵,在繁华的世界的一角,尽情宣泄我们的寂寞!而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呢?是我们努力创造的纷繁的一切,还是我们背负了千年万年的沉重的十字架?我们在欲望的驱遣下,用我们无比的创造力以及勇气,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可是当我们把整个地球变为钢筋和水泥的天地时,却发现我们陷入空前的孤独,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不是错了?我们不由得沉思,我们的路在何方?
    五.渴望回归
      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来过,我愿放下所有的负担与包袱,以及思想的桎梏,去过一种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的生活。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了多了这么几个渴望:渴望简单。我们周围的世界已经太复杂,令人眼花缭乱,这并不是我们理想的生活。我们不愿在每一个清晨匆匆而行,也不愿每一个黑夜飞速回家,甚至连看一眼那明亮的月亮的时间和心情都不曾拥有。
      渴望真实。现实世界里,有太多太多虚假,有太多的人面戴面具给予你违心的笑容,或是笑容背后蕴藏了无数的阴谋。我只想活出真实的自我,做一个简单的人,一个为活着而活着的人。
      渴望自然,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上,突然发现,整个世界都是钢筋水泥的摩天大楼,连一点土地的足迹都没有。我只想逃离这个世界,去闻一闻泥土的芬芳,去看一眼这个世界最后的一捧泥土,让它成为我永恒的记忆。
      所有的渴望编织到一起,成了一个共同的旋律:渴望回归。曾经的地球是多么美好,如今却满目仓痍;曾经的世界多么简单实在,如今却有太多太多我们读不懂的东西;这样的世界还在继续,我不知道何时是尽头?
      渴望回归。这实质只是反映了我们不可回归的悲哀。的确,人类的欲望、创造力、勇气都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类背负的原罪,它会伴随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人类的发展是一条射线,原点就在于人类选择直立行走的那一刻。从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宣布,我们不可回归,我们不可能再去开始四肢爬行的时代!
      社会还在前进,生活还在继续,让我们继续迈开脚步,走上那条不可回归的道路!
    结束语
      这是我的毕业论文,在写的过程中,我一直有这么一种困惑:我自己清楚地知道,这与社会学语言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心中的灵感一直驱使我继续下去,欲罢不能。我一直想探索一下人性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从这一点上,我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孤独者,一个孤独地思索的人。我不知道本文究竟符不符合论文的格式,我已经不想探究。这只是我思想瞬间的火花,也许只是闪过天边的一颗流星。终于写完了,我的心里突然觉得史无前例地空虚,或许这也是我的宿命?
      
    参考文献:
    [1] 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主义》,三联书店 2002 年 1 月版。
    [2] 罗刚 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6 月版。
    [3] 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年 9 月版。
    [4]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5 月版。
    [5]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0 年 3 月版。
    [6] 弥尔顿《失乐园》,人民出版社, 1984 年 5 月版。
    [7] 但丁《神曲》,商务印书馆, 1988 年 4 月版。
    [8] 卡赞扎基斯《基督的最后诱惑》,人民出版社, 1979 年 3 月版。
    [9] 老子《道德经》,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年 6 月版。
    [10] 加西亚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新华出版社,1982年1月版。
    上一页 首页 [1] [2] [3]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毕业生:我的工作在哪里?    2327 次 2009/1/22
 面试70问经典回答,先转着,以后会用到的    2609 次 2010/4/28
 倒行逆施的校长推荐制    3138 次 2009/11/26
 梦想中的大学生活    2301 次 2013/6/28
 菜贩上北大一心做学问 "听起来一点不费劲"(图)    2886 次 2011/2/22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