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5月30日生于湖南长沙。父母是三四十年代的 中共党员,解放后在报社工作,父亲曾任新湖南报社社长,1957年父母双双被划为右派下放劳动。残雪从小由外祖母抚养,这位老人心地善良,但有些神经质,有一些怪异的生活习惯(如生编故事、半夜赶鬼、以唾沫代药替孩子们搽伤痛等),对残雪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残雪从小敏感、瘦弱、神经气质,短跑成绩和倔强执拗,在学校都很有名。她小学毕业后恰逢文化大革命爆发,便失学在家。1970年进一家 街道工厂工作,做过铣工、装配工、车工。1978年结婚,丈夫是回城知青,在乡下 自学成木匠。1980年残雪退出街道工厂,与丈夫一起开起了裁缝店。残雪自小喜欢 文学,追求精神自由。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超过六十万字。已发表的短篇 小说有《污水上的肥皂泡》、《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旷野里》、《公 牛》、《山上的小屋》、《我在那个世界里的事情》、《天堂里的对话》、《天窗》, 中篇小说有《黄泥街》、《苍老的浮云》,长篇小说有《突围表演》等。残雪的作 品有不少被海外文学界翻译和介绍。当代作家,曾经被视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关注女性内心的状态为特征,以后的林白、陈染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她的影响。
里向外与外向里
残雪曾经对自己的写作过程有一个大致的划分。她认为早期的《黄泥街》、《山上的小屋》是创作的第一阶段,特点是人间烟火的味道较重,外部世界的干扰削弱了小说在灵魂内部的展开;第二阶段,包括《种在走廊上的苹果树》、《苍老的浮云》以及当时唯一的一部长篇《突围表演》,则是从外向里的挖掘,像旋风一样层层深入的旋到内部(灵魂最深处)去;第三阶段,从《痕》开始,专门集中在一种深层次的东西上,以艺术家本身的创作为题材,拷问艺术的本质,达到"纯文学"最理想的境界。目前应该是第四阶段,跟以前又有不同,主要表现在风格的转换上,《松明老师》、《鹰之歌》应该是这个时候的代表作,风格变得明朗朴素,但所探求的东西仍然是一贯的。残雪这种"阶段"式的划分方法,在我们看来,并不是一种时间性的关系;毋宁说这是作家对自我灵魂剖析的几个阶段,而表现在创作中,则会有一些反复和加深。
残雪所有的小说都在向着一个命题挺进,那就是不断地追问人的精神的本质,并用这种小说形式的本身来回答有关"艺术本质"的问题。精神的本质和艺术的本质在这里变成一个镜子的两面。但这就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人们有时候很难分出她的小说与创作谈之间的分别。因为她的创作谈通常都是用小说的笔法来谈,有人物,有故事,但最终指向艺术的本质;而许多小说则又赤裸裸地表现艺术的创作过程,虽然在讲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分明又是在描述艺术的历史。小说《从未描述过的意境》和创作谈《奇异的木板房》就是这样的例子。二者都表达了相似的主题,但创作动机截然相反,形成互文的效果。
美的激情和灵魂的丑恶
1985年,残雪发表了她的第一篇小说《黄泥街》,她并不认为能够立即得到发表。而后来竟然发表了,她认为完全是"沾了改革开放的光"。那时,她正开着一个裁缝铺,还带了四五个学徒。铺子里不断有顾客进进出出,闹轰轰的,写作时间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但她发现只要自己拿起笔,那一瞬间就感觉跟别人不一样,外界的工作根本不能干扰她。就这样,她从一个裁缝铺子里进入那无数个神奇的梦境。可以猜想,在她真正拿起笔之前,曾经有过怎样的阅读史和心灵的塑造史。
残雪是那种一开始写就成熟起来的作家。我们现在从《黄泥街》的内部结构的分析中会发现,她在第一部小说的创作中,就已经领悟到自己将要明确探索的东西--人的精神的本质。这个"目的物"的轮廓和脉络随着创作的不断前进而逐步清晰。残雪一方面执着于梦境的描述,潜意识的发动,一方面又执着于梦境的分析,理性的控制;一方面表现着灵魂的丑恶,境遇的荒诞,一方面又显示出批判和展示的力量,给人以美的激情;一方面带给人绝望,压抑和阴冷的阅读体验,一方面又流露出一个作家的幽默,诙谐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