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当代文学 >> 当代作家 >> 残雪
  • 残雪
  • 来源:原创 作者: 当代文学 日期:2008/6/7 8 阅读:5342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残雪的小说来自心灵最黑暗的底层,因此也搅动起阅读者心灵的最深处。阅读残雪的小说,经常会有这种不同凡响的体验:小说中那些邪恶的力量,黑暗的对峙,神经质和强迫症的描摹,以及由此带来的叙述上的晦涩艰难,总会给阅读者的心灵带来一种折磨。常常是在阅读过程中,有什么东西开始在内心生根发芽,内心的压力和恐惧随着阅读的深入而持续加强;小说中描述的一切悄然"移位",转移到读者内心深处。灵魂的对话、自我的拷问成了阅读者身体里面的动作,而阅读本身则成为一种自我的突围。用残雪的话说,那时候,读者会感到"自己活的是最充分的"。

     "我写的东西是谁也写不出的"

    八十年代末先锋文学是个浪潮,是诱惑,也是个陷阱,催生了许多有才华的作家。浪潮过后,十数年来,能够依然保持先锋本色的,残雪应该说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一贯命题严肃,思想前瞻,技巧缜密,视角陡峭。短篇小说《传说中的宝物》,就是一部较为典型地反映出她创作风格的作品。该文虽短,寓意却异常深奥。乍一读会觉得这个故事在逻辑上是牵强和荒谬的,不符合生活真实,谁会不惜田地荒芜而去探掘什么"传说中的宝物"呢?但残雪这样写是有其深刻哲学意味的。只要围绕小说中的关键词--"宝物"进行拆解,就能明辨这部小说的含义。田氏父子魂牵梦绕的宝物它的真实性是令人怀疑的,它既不见任何文字记载,也拿不出具体的藏宝图来佐证。它的存在仅仅来源于祖祖辈辈不可靠的遗言口信。可田氏父子为什么又对这个虚妄之物确信无疑呢?因为它的存在经过了世代经验的积累和浓缩,是先验的,命定的,用不着个体意识的任何求证。我们知道,传说往往通过原始意象向后世透露我们同祖先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另一种历史文本,宝物在这里就是一个原始意象,是一个种族记忆,是被压抑被遗留了的集体无意识。象征着人类的某种理想,某种欲念,如劳动,如著作。人类每个个体对这些行为的重复(田氏父子寻宝)只是对这一记忆强化的过程而已,为后世徒增经验罢了。这也是人类劳作的全部意义。而关于劳作的原始动机一直被当做秘密隐藏着,谁又追问过它的良莠呢?残雪是有良好洞察力的,残雪是高明的。她揭示出了人类劳作的不良动机以及它的悲剧色彩,这样也就动摇了劳作意义的基石,让人对原有的价值判断发生质疑,发生偏转,产生令人气馁的虚妄感。这是有力的反诘,根本性的颠覆。

    姑且不论残雪的结论正确与否。人生意义的问题是哲学家、政治家也想不明白的事情。小说家的工作只是提供了一个假说,用这个假说来提醒万千读者芸芸大众,让你在津津有味活着的同时偶尔想一下这问题,沉重一把。这就是残雪作品的力量所在,魅力所在。世界上许多大作家都这么做,后世常常把这样的作品奉为经典。前不久残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一段话很耐人寻味:"我认为我的作品并不比他们(卡夫卡等)差。……因为我写的东西是谁也写不出的。我想,正如博尔赫斯成了西方的传统一样,我的文学也许会成为将来中国的传统。"

     大师解读和纯文学

    基于"艺术的本质",残雪提出了全新的概念--"纯文学"。这也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她所说的"纯文学"和几年前文学界掀起的所谓保护"纯文学"运动的提法有很大不同。后者更侧重在与通俗文学的区分上建立所谓"纯文学"的根基,提出了纯文学要讲究艺术性,形式感,而没有从纯文学的精神内核来立题。这种提法本身似乎已经将"纯文学"的力量弱化,以为"纯文学"是一种经不起折腾的易碎品,需要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才好。而残雪所说的"纯文学"大不一样,她意识中的纯文学乃是反映"艺术的本质",是"精神的文学","人性的文学",是强调灵魂自救,自我怀疑的文学。这个纯文学,应该有强大的激情和无与伦比的艺术感染力来支撑。这个全新概念的提出,使"纯文学"本身产生了力量,一下子强大起来,不再只是那种"划分势力范围"的妥协式区分。

    除了小说的创作之外,残雪近年还一只进行着另外一种创作--解读大师。她似乎有一股雄心,要将那些对她产生过影响的前辈大师一个个全部"解决"了。到目前,她已经出版了有关卡夫卡、博尔赫斯、莎士比亚、鲁迅等人的解读作品,或者是系统的专著,或者是单篇文章的分析。而有关《神曲》的解读专著也将很快面世。由于她这种"残雪式的特殊解读"放弃了"多义性"的分叉式研究,而只专注到作品的灵魂内部去,专注到对艺术本质的还原过程中去,常常招来许多诟病。比如残雪在解读卡夫卡的时候,将"城堡"看作难以接近的真理的象征,许多人都表示出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一种简单化的解读,"城堡"象征什么也比象征"真理"好。但残雪的迷人之处,正在于她对"真理"的分析。她并没有一味强调真理之为真理的正确性,同时也强调了真理"黑暗邪恶"的一面。城堡如同真理,而真理又是什么呢?当你先跟我跑个一万五千米,当你头晕目眩,两眼发黑的时候,你便有可能了解它的丰富性了。对于俗世众人来说,真理不只是高不可攀,而根本就是寒冰,黑暗和凶神恶煞。

    上一页 首页 [1] [2] [3] 尾页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刘震云    1474 次 2008/6/7
 李碧华    1557 次 2008/6/7
 孙犁    2039 次 2008/6/7
 刘心武(1942~)    1688 次 2008/6/7
 毕淑敏    1778 次 2008/6/7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