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当代文学 >> 当代作家 >> 巴金
  • 巴金
  • 来源:原创 作者: 当代文学 日期:2008/6/7 8 阅读:5951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狠狠地挖出自己的心”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的作品,从1978年开始创作,历经8年完成。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奉献社会的最为恢宏的财富。

    1978年的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枷锁,还没有打开。75岁的巴金,思想却异常的活跃和深邃。那时,他正在翻译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他觉得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了,应该先将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也许对社会更有用。于是,他拿起笔,写下自己"随时随地的感想"。没有想到,这一写就是8年。他的思考越来越深邃,批判越来越深刻,感情越来越深厚。

    当全部150篇刊完,《随想录》合订本出版时,巴金自己在《合订本新记》一文中写道:“我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为了认识自己才不得不解剖自己。本来想减轻痛苦,以为解剖自己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是把笔当作手术刀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心,我却显得十分笨拙。我下不了手,因为我感到剧痛……五卷书上每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浓血。我知道不把浓血弄干净,它就会毒害全身。我也知道,不仅是我,许多人的伤口都淌着这样的浓血。我们有共同的遭遇,也有同样的命运……不怕痛,狠狠地挖出自己的心……”

    历史又走过近20年,人们对于《随想录》社会与历史价值的认识,更为清晰、深沉:

    巴金晚年在西子湖畔。

    “真是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他在很多篇章里,毫无保留地深刻剖析自己的灵魂。边读边想,我们的灵魂也在受剖析。实际上,他是在剖析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我们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当代的中外读者和后代子孙,要知道十年浩劫之后,新中国历史的转换关头,我国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代表,中国作家的领袖人物在想些什么,日夜揪心地在思索些什么,可以从这些文章里得到些领悟。我们珍视这些文章,因为这是巴金全人格的体现,是巴金晚年最可贵的贡献。”--张光年

    “我在读巴金《随想录》的时候,感到巴金既有一颗火热的心,又有一副冷静的头脑,所以能够用热烈的激情感染我们,用清醒的思想启迪我们。我们民族有着古老的传统,这有好也有坏。古老的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传统的资源,可以使它和现代化的建设接轨。但是也要提防死的支配着活的。鲁迅以他的讽刺揭示了这一点,巴金以他的热情揭示了这一点。无论鲁迅的讽刺和巴金的激情在文学风格上存在多少差殊,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有着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王元化

    “这是一部反映了我们时代声音的大书。从众多的侧面反映了我们时代和历史发展的一个清晰面貌。里面包括了作者对于社会生活、思想生活、精神文明和道德情操的富有启迪意义的思想光辉。这部巨著在现代文学史上,可与鲁迅先生晚年的杂文相并比。”--冯牧

    “读这些散文随笔的感受,不同于读他早期的小说。他呼唤着我们同他一起,用自审、自省、自责的心情去反思那记忆犹的被扭曲了的历史。作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作家,他对人民人民、对人类的挚爱,已经达到了至纯至深的境界。在这一点上,我们都应该以巴老为楷模。”--袁鹰

    “巴老的这些短文可宝贵--只因为它是真话。巴老自己说写的不是传世之作,我以为确是传世之作--也只因为它是真话。”--谌容

    巴金与妻子萧珊

    “《随想录》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变迁史。《随想录》充满了严格的自我解剖精神。在这方面鲁迅是一个榜样,巴金是又一个榜样。有没有深刻的自省精神和内心生活,是真作家和冒牌作家不可逾越的界线。敢于首先起来冲开无边的黑暗,打破无底的沉默的人,需要最大的勇气,因此也应该受到特别的尊重。”--柯灵

    “《随想录》的每一篇、每一章,几乎都流淌着巴金灵与肉的血。他无情地拷问、谴责自己,揭开自己身上最痛苦的伤疤,展示自己全部的思想,呼唤讲真话。巴金的《随想录》可以称之为《忏悔录》。从现代意义上说,这本《忏悔录》超过了卢梭的《忏悔录》。”--陈思和

    “他用颤抖的手镌刻,用滚烫的心熔铸的书,是矗立在世人面前的一座'文革博物馆',它时刻告诫经过'灭亡'后得到'新生'的人们,千万不要忘记在中华大地上曾发生过的这段可悲的历史,它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之火,这熊熊的火便是巴金捧给读者的一颗滚烫的心!”--陆正伟

    ……

    于是乎,一个壮观的景象出现了:平装本、精装本;分册本、合订本;精选本、全选本;简体本、繁体本;线装本、手稿本……不同版本的《随想录》,在近20年中,不断走向读者手中。据记者了解,《随想录》是当今中国书籍中版本最多的一部,起码有15种。

    经过了解放后的许多波折和历练,新时期之后的巴金通过《随想录》留下了一个老人对于生命的关切。他的“五四”情怀仍然是文章的主调,人道主义的同情,对于自由精神的追求仍然时刻体现出来。《随想录》的第一篇是《谈〈望乡〉》,其中通过为当时上映引起争议的日本电影《望乡》辩护,对于人道主义的情怀进行了再度的重申。《随想录》无论是怀念逝去老友亲人,还是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世象人心,或是忏悔自己的人生失误,都贯穿着这种人道主义和自由精神。“讲真话”的追求一直是巴金执着的信念,这种信念在他的晚年也表现得格外清晰。他的坦诚无伪的表达再度显示了作家的精神世界的力量,这使他穿越了历史,在"新时期"文学中起到了一个“五四长者”的作用。

    巴金曾经在二十世纪历史的关键时期感动过中国,这种感动已经铭记在历史之中。可能他的作品的高度的价值已经回归历史,也不断有对于他的作品的表现方式和思考方式的质疑,但他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的青春精神和现代性的象征。

    上一页 首页 [1] [2] [3] [4]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曹文轩    1445 次 2008/6/7
 张辛欣    2027 次 2008/6/7
 周而复(1914~)    1392 次 2008/6/7
 赵玫    1735 次 2008/6/7
 刘白羽    1256 次 2008/6/7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