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国学精华 >> 华夏文明 >> “文字始祖”甲骨文的书法艺术
  • “文字始祖”甲骨文的书法艺术
  • 来源:原创 作者: 佚名 日期:2008/6/7 1 阅读:8036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堂堂堂堂,郭董罗王”

        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堂堂堂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郭董罗王,即郭沫若(鼎堂)、董作宾(彦堂)、罗振玉(雪堂)和王国维(观堂)。因为他们的名号都有一个"堂"字,便有了"甲骨四堂"之说。的确,他们四人在早期的甲骨学研究中各自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罗振玉

        罗振玉(1866年——1940年)中国近代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字叔蕴,号雪堂。浙江上虞人。壬午(1882)、戊子(1888)两次乡试不中,自此潜心治学。中日甲午战争后,留意新学,与蒋伯斧等人在上海合办学农社及《农学报》,又创设东文学社,翻译介绍日本和欧美农学著作,并协办武昌农校、江楚编译局、苏州师范学堂等。1906年起,任学部参事官、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等职。辛亥革命后,以清朝遗民自居,侨居日本。1919年返国,逐渐参预清室的复辟活动,被溥仪任为南书房行走。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成立后,曾任伪监察院长及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

        罗振玉自幼喜爱研读古籍,收集金石铭刻,终生不辍。因其对文物古董造诣深,掌握资料多,又恰值殷墟甲骨、敦煌遗书、西域简牍、中原碑志等大量古物陆续被发现,以一家之力广泛收集各类新发现的文物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研究,为近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保存了可贵的资料,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罗振玉是最早在甲骨学研究方面取得主要进展的学者。1902年罗振玉第一次在刘鹗处看到甲骨文字的墨拓本,叹为“汉以来若张(敬)、杜(林)、杨(雄)、许(慎)诸儒所不得见”之文字。他从1906年起收集甲骨,总数近2万片,是早期收藏最多的藏家。     

        他对甲骨学的重大贡献是他最早探知了甲骨文的出土地,他不仅广为收集甲骨,还着手调查甲骨的真正出土地,探明了甲骨出土地是安阳小屯,而非其它地区,并派他的弟弟等亲友长年驻守安阳从事收集,后来他曾亲自到安阳小屯实地考察。1910年著《殷商贞卜文字考》,首先考定安阳小屯为殷墟,并正确地判明甲骨是“殷室王朝的遗物”。以后陆续将所见所藏编为《殷虚书契前编》(1912)、《殷虚书契菁华》(1914)、《殷虚书契后编》(1916)、《殷虚书契续编》(1933)四书,他将甲骨文中的人名与《史记.殷本记》中商王名相比较,发现其大部分相同;1914年,罗振玉在王国维的协助下,出版了《殷墟书契》考释,该书考定了帝王22,先妣14,人名78,地名193,文字485。甲骨文研究进入了“文字时期”。他在考释文字的基础上注意了对整条甲骨文卜辞的通读;在考释文字上,他提出“由许书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窥卜辞”的释字原则,主张考释文字应注意卜辞辞句的通读和分类,对一词的考释,必求其形声义的符合。这些都给后来考释古文字者以启迪。

    王国维

        王国维(1877年—1927年),是我国近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世代清寒,幼年苦读,为秀才。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弃绝科举。1898年赴沪至改良派《时务报》充校对、书记。同时在东方学社半工半读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得以结识主持人罗振玉,结下两人终身依托关系。

        1901年,王国维得罗振玉资助,东渡日本留学,不久以病归。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名著。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处世。其时,在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翌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1924,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驰骋文史哲诸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传世之作达60余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时人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以他特有的浪漫的语汇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1927年6月,这位学术巨子在其50岁人生,学术生涯巅峰之际,却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自沉弃世。王国维死后,家人在他遗物中发现了他死前一日所写的遗书。遗书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十六字,给生者留下种种疑团,演绎出20世纪最有争议、久说纷纭,又难以确论的“谜案”。

        王国维对甲骨文研究最突出贡献,是在甲骨文的文字考释的基础上,开始对甲骨文做为史料研究,他不仅在文字考释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而且对商周的礼制,都邑、地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917年,王国维登上了甲骨学研究的高峰。他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一书,及《续考》,被誉为甲骨文发现19年来第一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标志着甲骨文已由“文字时期”进入了史料时期。在这两篇著名论文中,他考证甲骨文中出现的先公先王和父、兄之名,和《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基本相同,这就证明了甲骨文乃殷之物,不仅大大提高了甲骨文的学术地位,也证明安阳小屯乃湮没了三千多年的殷墟。他纠正了《史记》中记载的个别错误,证明了司马迁的《史记》的确是一部信史。郭沫若曾评价说:“卜辞的研究,要感谢王国维。是他,首先由卜辞中把殷代的先公先王剔发了出来……王国维的业绩,是新史学的开山。”他做学问的最大特点,不是就甲骨文字本身去研究,而把古文字学与古代史一起研究,充分利用最新的甲骨材料,去对照历史。

    上一页 首页 [1] [2] [3] [4] [5] [6]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中国性格:3000年的中国,30岁的心    1996 次 2009/3/15
 孔子的出世与释迦的入世    2042 次 2008/1/24
 中国历代帝王年表(1)    1758 次 2009/1/30
 62画zei字是“汉字之最”?专家称只是文字游戏    1609 次 2012/3/26
 盗墓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    6295 次 2008/3/14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