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炎黄
我到过涿鹿桥山黄陵,北首岭宝鸡炎帝遗址,寻访远古祖先遗迹,感受传说中史实与神话的成份比例,感觉炎黄文明。不为考古不是研究为了好玩儿了解而已,自然也有崇拜先贤功业盛德的意思。
炎帝姜姓,姜羌音相近皆从羊,也即姜羌同姓同族同源,似乎羌更古老。从羊暗示姜羌最早都是游牧民族。黄帝姬姓,黄,土也,暗示黄帝族对黄土高原的占领与开发,姬姓与戎氐有较深渊源,远古同是游牧民族。考古发现和考古证据支持炎黄二族源于昆仑山下的看法。由陕西临潼西行宝鸡北首岭和炎帝遗址,到陇西马家窑文化,青海远古城寨遗址直至昆仑山下,是一个逐渐简单的过程,也是炎黄二族东渐的发展壮大过程,所出土的陶器以及工具可以证明这一点。对现代人类所做的DNA鉴定结果证实:人类各肤色各民族皆源于非洲肯尼亚附近的十三位母亲,那么父亲是谁?是外星人吗?中国古代关于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从侧面证明昆仑山下母系氏族社会的存在,而且较中原的母系社会古老持续时间长。炎黄二族的祖先很有可能翻越帕米尔高原来到昆仑山下定居,并在外星人的帮助下开发玉矿,“登昆戗兮食玉英”,屈原不是在凭空捏造昆仑山和田玉,很有可能对远古生活的一种追忆或说记忆。
炎黄二族的东迁过程是漫长的,中途不断组合分化。姜羌应是共同迁出昆仑山的,也许当时只有姜或只有羌。黄帝族东迁较复杂,与戎氐各奔东西也很早,但东迁过程中又融合了周族益族甚至商族等部落,从生物学角度讲,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血亲通婚,才有杂交优势。他们以游牧为生并最终强大起来。炎族的迁徙路线应是由昆仑山翻阿尔金山隘口到柴达木盆地,经青海湖南下进入甘肃的陇西界,抵达八百里秦川的西首宝鸡。黄帝族则是由昆仑山沿塔里木沙漠(当时比现在小得多)东部边缘,到今天东疆哈密以东,沿河西走廊向黄河河套。陕西榆林一线,再向东北进入现今河北省北部,并由此南下西行河东地区,与炎帝族地黄河边发生冲突。在迁徙时间上,炎黄二族相差不远几乎同时,炎帝在前黄帝在后,迁徙过程中与诸如花族、鱼族、夏族甚至夸父族、少昊鸟族不断冲突,逐渐融合。
炎帝族在进入宝鸡之前就有可能进入了农业或半农业社会,开始刀耕火种,炎族是一个比较平和的部族。因其最早进入农业经济时代,限制了其继续东迁的速度,而此时的黄帝族仍在游牧狩猎,原始的野性与剽悍没有丝毫减退,以掠夺撕杀为是,靠其生存,这就注定了炎黄之战以黄帝获胜的必然结果。黄帝族主体部份应是在今天山西省的河东一带与炎帝族发生的最早接触而以炎帝族获胜。接触产生的最大后果是黄帝族看到了农业社会的富足与安乐,随之而来的是部落联盟间的大征伐,黄帝族融合了炎帝族占领黄土高原,开始了大面积的农业生产与农业开发。农业经济是一个封闭的池塘死水一样的公共社会,不管它多么繁荣都离不开池塘的束缚,这就像猪圈里的猪,吃得再好养得再肥,最终也要被杀掉被宰割,成为儿狼或人的腹中之物。这具农业社会的池塘里存贮的不是水而是强盐酸,黄帝族打破这个池塘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融化了,于是一个更大的农业经济时代来临,黄帝开始开发中原。自那以后,中国的封建农业社会无论怎样强大都免不了外来的掠夺与侵犯,中国的封建盛世大多与外来者或外来血统有关,统一南北的隋,天可汗李世民都有游牧民族血统,而成吉思汗,爱新觉罗·玄烨本身就是马背上的民族。这是农业社会的悲哀,更悲哀的是到春秋战国时代,形成的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诸子百家思潮,产生的封闭式复古思想,它一直影响到今天。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无论站在墟址,或抚摸一件件精美的陶器石器骨器,在涿麂或在北首岭,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远古的先哲先贤们是怎样近入文明时代的?果真是一点一点积累起的吗?其实这也是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上的一大难题。创造了种植经济的炎帝也好,观测天象气候也好,他们的智力果真比其它氏族成员离出许多吗?如果是,那他们为什么智商高?也许在人类的婴儿期,也外高等生命真的干预了人类的发展进程,炎黄二帝就是外星人的直接后代也示可知。试想,八骏四行三万里的任骏真的是马吗?站在青藏高原上你就会觉得那不可能是马,可能是什么先进的交通工具。穆王何事不重来?西王母果真是部落女首领吗?如此富定的天山,如此香艳的故事,不能不令人怀疑,说不定西王母真是被天外生命贬到凡间的仙女,周穆王做了傻董永而已。
思考远古的过去,追寻祖先的踪迹,顺便游山玩水,顺便体验现代社会,尤其西部的民俗民情,是一件有意义也很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