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随笔游记 >> 社会随笔 >> 二分自留地
  • 二分自留地
  • 来源:原创 作者: 带雨的云 日期:2008/7/31 阅读:1697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公社社员们兴高采烈,每日在哨子嘀嘀声的统一指挥下,一同插秧挑土建水库,一同割油菜摘棉桃,一同吃“大锅饭”,一同高唱歌颂“大救星”的歌。

        公社公共食堂一起吃大锅饭不要钱,又无需天天围着锅台转,无需观看细烟袅袅。农村另一派幅旖旎风光:

        细烟缭绕今不见,村村上空冒粗烟;

        隔村哨声闻不断,处处青山落日圆。

        不料社员们等待着从“金桥”跑入理想的“天堂”之际忽然“翻烧饼”,各自重开炉灶。土地已经归了集体所有,吃菜咋办?

        “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肚子要吃饭,吃饭要有菜,于是退回各家各户一小块土地,自己栽菜,重冒袅袅细烟。从此便有了中国特色的“自留地”。后来社员们闻“大锅饭”色变,那是后话。

        “史无前例”的文革后期我随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人民公社“插队落户”,因为没有大锅饭,所以也享有了二分自留地。

        60年代粮食紧缺时,某同事孩子多“粮食定量”不够;凭他身材魁梧、膀阔腰圆,在荒芜处刨了二分“自留地”。不料大会上被点名批评,说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那人不服气,操着南腔北调发牢骚:“不贪污盗窃,不多吃多占,不占用工作时间,自家流自家的汗水,自己栽了菜自己吃,怎么就走资本主义道路?”

        我那二分地可是名正言顺,根据上级精神,生产队配给的。这二分地在溪边,浇水方便。我栽了一小片葱,所以后来有葱段炒鸡蛋的“故事”。剩下的地种了花生,便又有了糖拌油炸花生米的“故事”。

        我把做饭的柴火灰留下,每隔几寸撒一小把当做底肥,各埋几颗花生米在土里,从溪里提几桶水去浇,没事时便去那里自我陶醉。终于冒出来绿油油的新芽,一天比一天茁壮。我望“苗”兴叹,高兴啊!

        一段日子里“借”去布置仿《搜租院》的《阶级斗争展览馆》,菜地任其自生自灭。搞完展览回家,行李一放便赶紧去菜地。拔起一蔸来,结了不少花生呢,真是谢天谢地;甜在在心里、喜上眉梢。

        过去只晓得吃花生,现在自己还能栽花生。想起“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分不清韭菜和麦苗”的评语,心里美滋滋的。我知道了花生并不是结在杆子上,而是生在泥土里,花的子房落地结成,所以叫落花生,还叫“长生果”,吃之长生不老。

        果实不菲。我在前面挖,儿子在后面拾,其乐融融!儿子也知道了“花生”的来历。我大学毕业十多年才知道,儿子三岁便知道了。难怪知识分子得去广阔的天地,真高瞻远瞩、远见卓识呵。难怪古人赞谓“天子见远”。我美滋滋中编了个谜语:

        青翠碧绿叶,丛丛小黄花;

        花儿忽不见,钻地且为家。

        脱去粉红衣,白白胖胖娃;

        香甜又鲜嫩,你说它是啥?

        过去年代还有人用“自留地”作其它比喻;想要点“个人的空间”便呼吁:“给点‘自留地’吧!”

        那年代几乎整天是集体活动,白天工作晚上政治学习,连唯一的星期日也逃不脱。毛选、文件、报纸反反复复唸,叫做“反复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不分日夜、没完没了:

        日日不离兮,时时在一起;

        白天同战斗,夜夜共学习。

        反反复复兮,宝书攥手里;

        人人不知疲,学习再学习。

        强调“五个统一”,要求“步调一致”,需要“一切行动听指挥”,大概是怕小百姓思想松懈、革命意志衰退,出修正主义,不肯再当“驯服工具”。

        农村的土地全承包到了户变成“自留地”,全任自己经营;好,土地黑黝黝,花草红艳艳,麦田绿油油,稻谷黄灿灿。多么诗意盎然。

        城市便更多“自留地”了,上班时间以外全个人支配,晚上和星期日不要政治学习,连星期六也成了“自留地”。何止二分呵!

        键盘敲打度晚年,忽想起曾经栽过香葱和花生的那片“自留地”。有时屏幕里突然跳出个《行动管理员》,不懂是什么东西,看见“管”字就有些战战兢兢,像是又要剥夺自留地,立时现出一矮矮壮壮,迈着横步叉着腰的身影,赶紧指头戮过去:哪儿凉快哪儿去!

        兴奋之中作文忆之、记之、歌之、颂之,可惜年老体衰,没能舞之、蹈之。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公款旅游的冰山一角    2049 次 2009/8/30
 小草幽幽    1100 次 2013/2/21
 开拓奋进的轨迹    1389 次 2013/9/25
 人民路 · 万花路· 其它路    1952 次 2009/5/7
 本山应该买飞机    1605 次 2012/12/8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