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临之际,在月色溶溶中想起一首孩子的歌:
月光光,白如霜,家家屋前亮堂堂;
月儿圆,月儿光,全家一起赏月亮。
月饼甜,月饼香,月下吃饼味别样;
说星星,赞月亮,一家老少乐洋洋。
月亮的境界各不相同。月亮如君王的脸,时而晴朗时而冰霜。有时雷公爷还“擂鼓磨刀”,轰轰隆隆的雷声,铿铿锵锵的霹雳声,又哗哗啦啦的暴雨声,令人胆战心惊、心烦意乱。
同样的月亮下,各人的心情却不一样;有人阴沉郁闷、肉跳心惊,有人则心旷神怡、心潮澎湃:
“一样的月亮,月亮那边是故乡。故乡啊,在何方,邻家那边有歌唱……这里月色下的歌声凄惋又哀伤”是浓浓的忧伤。
“月出皎兮,月出浩兮,月出照兮”是朗朗明月下的慷慨高歌和欢呼,月色令人活泼愉快而神往。“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月下之人是悠闲的思绪,与对遥远亲人的恋念与牵挂。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月色中,又是人们既心驰神往,又担忧与焦虑交织,患得患失中的两难状态。“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月色下,则是心旷神怡、心花怒放。
月亮最讲求公平待人,“天上一轮月,人间家家明”“艳艳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天上月光无私覆,雪白如银送万家”“明月却多情,处处随人行”“莫愁夕阳晚,明月解留人”……
由于各人的命运和遭遇不一样,同样的月光皎洁,却有人嬉笑有人悲,有人兴奋有人愁。有人月下亲情浓浓,有人月下怨情幽幽,更有人怕见月亮;“有明月,怕登楼”,诗人怕勾起自己对遥远亲人的离情别绪。
老人叹岁月如流光,惜时光短暂,盼中秋月亮分外圆时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在一起,赏圆圆的月,尝圆圆的月饼,说团团圆圆的话。
孩子们也喜欢中秋之夜。平日里并不缺吃,只是中秋夜晚吃月饼不同于平日,有浓浓的亲情和温馨,有热闹的节日气氛,有“中秋月亮格外明”与“月光光,白如霜,家家屋前亮堂堂”的童蒙天趣。
情人爱在月光下互相依偎,念着东坡老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久别亲人见月生思念故乡和亲人,脑际浮出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有许多美丽的中秋和月亮的传说:
齐国丑女无盐从年幼起年年虔诚拜月而变得美丽,入宫后竟没得到皇上宠幸。八月十五拜月之际,皇上意外发现她姿色超群立为皇后。无盐的传说引发了少女们祭月,此传统代代相传。
传说原来是十个太阳,民不聊生,英雄后羿开弓射去了九个太阳,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嫦娥敬重后羿为国为民,以身相许,王母娘娘赐给不死药,奖励后羿的功劳。
蓬蒙闻知后,趁后羿不在家要夺不死药,嫦娥一口吞了下去,吞药后立即飞升。百姓闻知,纷纷摆香案祈求保吉祥如意,岁岁平安;从此拜月风俗流传开来。
又一传说,铁拐里、蓝采和、吕洞宾扮乞丐求食人间,狐与猴各赠食物,惟兔无物相赠,于是跳入火中炙熟后赠众神仙。神仙深受感动,送玉兔去月宫修炼。
月宫中有棵月桂高五百丈,吴刚学道不尊道规,被太上老君罚日夜砍月中桂,“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月桂砍后立即合上,始终不倒,吴刚只好年年月月砍伐月桂不止……
文人喜月下饮酒品茶,吟诗作画,抒风云之悠悠,发恨怨之悠悠,思梦魂之悠悠,念情爱之悠悠。遐想神游与诗情勃发中写了许多令人脍炙人口的诗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明月明月几时有,举杯乡愁酒上头,今夜天庭可曾睡,想请嫦娥来同醉”……
毛泽东的诗情和想象更大胆、狂放、浪漫:吩咐革命伴侣“轻扬直上重霄九”;命令日夜伐桂不止的吴刚“捧出桂花酒”;指使嫦娥翩翩起舞“舒广袖”。一派放浪不羁、驱天使地、叱咤风云神的非凡气魄。
自古以来亲朋好友互赠月饼祝愿中秋佳节。现在,单位也赠月饼祝福。某年一没得到单位馈赠的老人玩幽默:“月饼吗?大得很”,他吟了一首风趣横生的诗:
“月饼当空挂,悬在半天中;待你从容取,一架楼梯竖半空。眼巴巴的取不成!回首看,月饼渺渺茫茫中!”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年代,改称中秋节为“丰收节”,月饼则叫“丰收饼”。饼模重新雕制,美丽的图案变成“丰收”二字和五颗星星悬于饼中;这是政治、社会、时代的幽默。
那年代没有人拜月,“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中,哪有心思拜月,匆匆忙忙的吃“丰收饼”,盼革命中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近年来祭神拜月的人多了起来。除民间外还有文化和商业炒作,风风火火,按“破四旧”观点是“封建主义与旧文化的复辟”。
习惯难改命难革呵,这“陈规陋习”,是百姓百年千年的风俗习惯,岂是十年二十年“革”得掉的。难怪当年有“文化大革命不是一次二次”的说法,真高瞻远瞩、料事如神,古人叫做:“天子明见万里之外”!
有感于美丽的月亮,仿孩子的儿歌试作一首:
月光光,白如霜,家家屋前亮堂堂。
月明亮,人健康,风调雨顺保平安。
月圆圆,饼甜甜,和谐共处大团圆。
天赐福,人和美,生活幸福不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