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分类 >> 天地人间 >> 故乡的山
  • 故乡的山
  • 来源:原创 作者: 王风 日期:2008/9/28 阅读:6911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故乡的山 

    我的故乡有两座山,一座叫常山,另一座叫马耳山。

    常山,又名卧虎山,因山形如卧虎而得名。在诸城市区正南10公里处,呈西南东北走向,虎头朝西南,虎尾在东北,和马耳山遥相呼应。顺着虎头的方向,极目远眺,在视线的尽头,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横立在天际之处,这便是著名的马耳山。如一匹往西奔驰的骏马,双峰并举,直插云霄,仿佛支愣着一对挺拔的马耳,山因形而得名。

    常山不甚高大,海拔只有297米,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苏轼在密州做太守时,常登之。其名篇“雩泉亭”记云:“常山,不甚高大,而下临城中,如在山下,雉堞楼观,仿佛可数。自城中望之,如在城上,起居寝室,无往而不见山者。其神食于斯民,固宜也。东武滨海多风,而沟渎不留,故率常苦旱。祷于兹山,未尝不应。民以其可信而恃,盖有常德者,故谓之常山。清乾隆《诸城县志》载:“父老神求,无不获,克有常德,以兹名山”。

    常山南面山势险峻,北面山坡低缓,三峰相连,形象地构成了虎头、虎腰、虎腚三个部分,山顶宽阔平坦,除虎的脖子处只容一人通行外,其它之处都可以行车走马。第三峰峰顶更是宽阔如场,以前上面盖有一座寺庙,毁坏的时间不得而知,现在的碧霞宫是近几年重新修建的。

    常山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独立成山。四周有丘岭数座,起伏不大,只有常山从平地突兀而起,独立成山,方圆几十里,都能看到她的影子。清代日照籍诗人成永健赞曰:

    东武有主镇,卧虎踞南原。

    姿态欲咆哮,形势何威严!

    但闻多灵验,祝祷雨涟涟。

    气概慑龙宫?至今解难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每次望见她,都让我兴奋不已。一首《望常山》也许可以表达我年少时对常山的情思:

    平地突兀起,独立自成山。

    东西成卧虎,南北客长留。

     

    此山文气重,三峰气宇轩。

    水媚石风流,不唯天地间。
    ——望常山

    常山上名胜古迹颇多,大多分部在山顶和山的北麓。史书记载的就有常山神祠、雩泉亭、远览亭、广丽亭、望海楼、碧霞宫、东岳宫、苏公祠、观庙等。位于常山北麓的常山神祠,是人们祈雨祭神的场所,常山因古时候人们祈雨常常灵验而得名。苏轼在密州期间,曾先后六次前往祈雨。作祭文5篇,祝文1篇。登上远览亭往北望去,可见古老的密州城。

    最著名的要数雩泉与雩泉亭,亭因泉而得名。泉乃苏轼率吏民琢石为井,砌石而成,取名“雩泉”(古代祈雨曰),为吁嗟求雨之意。此泉之水,清凉滑甘,冬夏若一。苏轼为保护此泉,乃斫石为井,并于熙宁八年(1075年)在常山北麓建雩泉亭。此亭坐落在雩泉之上,亭有四门,各悬篆额,南曰“雩泉”,东曰“衍沃”,北曰“龙窟”,西曰“作霖”,泽民之心,以展无余。苏轼为此写下名篇《雩泉记》,乃作《吁嗟》之诗,旨在以遗东武之民,使歌以祀神而勉吏,并刻石碑置于泉旁。苏轼深爱此泉,每次登山,必临此泉。熙宁九年冬,苏轼奉命赴河中府,即将离开密州之时,专程登常山,向雩泉道别,并赋《留别雩泉》诗一首。元丰八年(1085),苏轼奉调赴登州途中,路经密州,再次登临常山观览雩泉。面对故人,以及周围的众乡亲,扶老携幼,夹道相迎,内心感慨万千,遂作《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以铭记,另作五言《常山赠刘鎡》诗。由此可见,这样一座山,这样一座亭,这样一座泉,魅力是如此之大!然而,此亭和常山上的众多古迹早已圮毁,虽经屡次修缮,均被毁。但此泉犹在,泉水长流不涸,从古流淌至今。可喜的是,如今大部分古迹已经回复重建,雩泉亭尚不见身影(在写此文之后的第二年,闻雩泉亭已经建成,甚喜,遗憾并不曾见)。泉北不远处,新添一座古色古香的“民俗博物馆”,另一处是金碧辉煌的万佛苑,为常山文化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雩泉西侧,有山路直达常山主峰,峰顶广丽亭居高临下,西南两面为悬崖,北面为茂密的松林,风过时,松涛阵阵,气势磅礴,如临大海。环望四周,风光旎旖,气象万千,美不胜收。观日落,眺城堞,俯瞰碧绿农田与红瓦村庄,景色绝美至极。苏轼在此写下《登常山绝顶广丽亭》,诗云:
       
    西望穆陵关,东望琅邪台。

    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

    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

    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

    红裙欲先去,长笛有余哀。

    清歌入云霄,妙舞纤腰回。

    有此山,白石封苍苔。

    何尝有此乐,将去复徘徊。

    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

    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

    自西峰东北行,山脊越来越狭窄,山石林立,怪石嶙峋,山道崎岖蜿蜒,两边悬崖峭壁,令人不寒而栗,传说为仙人之道。扶石慎行200,致中峰安华塔下,砰然之心方可平静。安华塔为十三级,白色花岗岩石砌成,实塔,不可攀登。想必曾经是望海楼的位置,而望海楼已不复存在。虽离黄海不远,但既使晴天也很难望见海。过关公三石及东坡醉卧处,顺山势而下,遇百米,即到常山的主体建筑碧霞宫。

    碧霞宫坐落在第三峰的峰顶之上,是常山的最高处。峰顶中部呈圆型,平整而开阔,多柏树,层层叠叠,簇拥着气势雄伟的碧霞宫。碧霞宫雕梁画栋,雕栏玉砌。洁白的汉白玉围栏,深红色的立柱,暗红色的门窗,走兽飞璃瓦,整个建筑显得金碧辉煌。

    凭栏远眺,美景如斯,遥想当年,世事沧桑。东南山下,扶河岸边,地形平缓,灌木丛生,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岗峦,不正是当年苏轼狩猎的黄茅岗吗?! 1075年深秋,苏轼率随从千骑在黄茅岗射猎,归来后写下《祭常山回小猎》,诗云: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岗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但仍觉意犹未尽,遂又作《江城子·密州出猎》,尽情抒发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气,挥洒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诗词依旧,山水依旧,风声依旧,只是不见当年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苏东坡。

    苏轼在密州的期间,只有短短的两年多,竟创作了209篇诗文,其中诗歌127首,词18首,文64篇,平均三天即有一篇作品问世,不少都是千古名篇。由此可见,故乡山水之灵秀,最能激发苏轼的创作激情与灵感。

    山上还有诸多碑碣与摩崖题记,为常山的人文之气增色不少。著名的有常山祠大观碑、常山祷雨谢雨碑、常山感应碑、常山神感应碑、重修常山雩泉碑、重修常山苏公祠碑等。东北面山脚下,有石屋子数间,是当地人采石而形成的,每间十多平米,一人高,四周墙壁都是弹头留下的凿痕,整齐有序。

    常山南面为百丈峭壁,自南面山脚下的石阶道上山,如攀登天梯,直上直下,相信给登山者带来的又会是另一番景致,别一种乐趣。

    山前东南2公里处,在黄茅岗与常山之间,塌山河东岸,便是著名的皇华镇呈子遗址。据考证,呈子遗址距今已有5400余年,是一处国内外知名的大汶口文化中期的氏族部落遗存,为山东沿海地带较早的定居村落,也是诸城最早的古文化遗址。遗址东西长200,南北宽100面积2万多平方米,分上、中、下三个文化层,层厚1-3,上层为岳石文化和商周遗存,中层为龙山文化,下层为大汶口文化。经过考古人员的两次挖掘,发现的龙山文化墓葬多达88座。这些墓葬分为北、东、西三区,东区穷人的墓葬最多,墓小而无随葬品,西区为平民葬区,而北区墓宽大并有随葬品,随葬品主要是黑陶。从这些墓葬可以看出悬殊很大的贫富差别,证明了黑陶象征着尊贵和富有,而拥有最贵重的高柄蛋壳杯则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1976年在此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共12件,4种造型。其中一式高柄杯,高12.5厘米,口径10.8厘米,底径4.7厘米。杯口作大浅盘状,杯底部外鼓作圜底状,下部外撇,杯底垂入中间粗柄内。柄上作鼓形,上作束腰状,外观无明显分界,矮圈足,腹部饰细弦纹,柄上部饰条形纹,二楔形镂孔,造型独特,灵巧美观,黑亮如漆,薄如蝉翼,异常精美,为制陶工艺中的精品,属珍贵文物,被誉为四千年地球文明最精致的代表。另外出土陶器、石器、骨器和角、牙、蚌等器物700余件,其中,蛋壳黑陶杯、鸟喙足盆形鼎、灰陶(南瓦)等,被国家文物局鉴定组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被称为建国以来文物考古重要收获之一。

    在文化墓葬中,发现了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流行的合葬墓,说明当时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先民们,正处于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时期。

    70年代,在我出生的村庄西侧几百米处,王家柏戈庄村东北方的河边台地上,又发现一处龙山文化遗址——“王家柏戈庄遗址”。遗址南北长140,东西宽130,面积18200平方米。南北紧临古河道,两河在遗址东北角处相汇后,向东北方流去,数里后汇入淇河。遗址表层为农田,属沙质黄土,散布有少量的残陶片,西部为断崖,可观察到文化层厚约1.5米,土质疏松,呈灰黑色,内有大量陶片,并发现一处圆型窑址,周围散布大块的红烧土。遗址东部,曾出土过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杯、陶罐、石纺轮、石网坠、石斧、石镞等遗物,由此可以推断,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的遗存。

    近几年,皇华镇黄龙沟内,发现大规模恐龙足迹群。足迹群已探明面积 2600平方米,发现恐龙脚印3000多个,大约形成于白垩纪时期,距今已有1亿年的时间。恐龙脚印化石群数量和种类之多、分布之集中、层位之丰富、保存之完美,实为罕见,被专家初步认定为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从脚印化石辨认,这里至少有鸟脚类、兽脚类、蜥脚类等6个以上恐龙属种的足迹,已确认的有肉食类的霸王龙、虚骨龙足迹,植食类的鸭嘴龙、甲龙的足迹,通过脚印还可以判断,黄龙沟这片几近干涸的河床,就是众多恐龙的聚居地。成百上千的各种恐龙从松软河床上走过,留下了形态各异的足迹,随着雨季的到来,洪水带来了新的沉积物将这些脚印覆盖,最终形成了足迹化石。我们无法回到1亿年之前,也无法看到活龙活现的成群结队的恐龙在此生活的情景,却能想象出当时的场面是何等壮观。它的发现,再次为“恐龙之乡” 诸城增添了炫丽的一笔。

    常山区域面积不大,却先后有如此重大的考古发现,使其形成了独特的远古的“常山文化”。这一地区,古代处在齐鲁两国之间,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两国文化在此交融贯通,诸城一度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中心。先秦、两汉之际,诸城文化达到了辉煌的时期,通变至道,经师辈出。谈古论今,如此“人杰地灵”之地就不足为奇了。

    特别是龙山文化遗物蛋壳黑陶——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美伦美奂,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形成了后来的黑陶文化。黑陶文化是龙山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黑陶艺术品,大多造型别致优雅,古朴凝重大方,观之令人惊讶,惊讶于它的艺术构造与历史沉淀。它不像青花瓷那样光彩照人,它的魅力在于震撼人的心灵,它熠熠生辉的背后,是历史赋予它最古老的黑色,黑色与白色及其它颜色形成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恰恰是最完美的体现。

    自古至今,文人墨客,登临拜谒常山者络绎不绝,不记其数。古时的每年三月三日,达官贵人与城里的士女结伴同游,云集山麓,祀苏文忠祠,拜神庙,游览美景,日暮方归,俗尚沿袭,其来久矣。

    常山,一个人类文明的发祥之地,人杰地灵,充满神秘

    上一页 首页 [1] [2] [3] [4]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运河奥运风    2077 次 2008/7/19
 小镇    1401 次 2013/9/22
 难以忘怀的小人物    8264 次 2014/8/29
 村庄里最后一个拾粪的人    1820 次 2008/6/21
 仰望·对峙·俯瞰    2132 次 2008/5/5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