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悲剧 武大郎之所以有以上的性格,最后造成悲剧是与当时的社会分不开的。武大郎作为一个下层劳动人民的代表,懦弱是无奈之举。武大郎没有什么社会地位,面对别人的欺负,他不敢选择反抗,除非他不想活了。因为他没有什么可以依靠,妻子遭骚扰无奈才选择了搬家。因为没有了兄弟的依靠才任潘金莲和西门庆胡搞。相反,在镇上偶遇武松时也曾经放出过“谁敢来放个屁”的豪言壮语。可是更多的时候贫民是没有谁可以依靠的。他们不得不忍气吞声,懦弱一点或许就会有一个好一点的生存空间。毕竟每个人都想活着。 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社会黑暗也是造成悲剧的原因。当潘金莲和西门庆的事在街上传为“佳话”时,碍于西门庆的权势没人感告诉武大郎,帮助武大郎。王婆撮合潘金莲和西门庆,甚至出谋划策毒害武大郎,不过是为了赚几个棺材钱。郓哥告密给武大郎,也是想从武大郎那找一些好处。西门庆贿赂官府胡乱验尸等都是武大郎悲剧的原因。 三、爱情悲剧 武大天生的丑陋,丑陋不是你的错,可是你要娶一个美娇娘就是你的错了,因为这完全颠覆“郎才女貌”这个传统的审美和择偶法则。俗话说“红颜祸水”,武大郎一个不会趟爱情之水的人,必将淹死在这潭祸水里。武大郎的婚姻是别人恩赐,23岁美丽娇艳的潘金莲看着丑陋的武大郎就来气恶心,又有什么爱情可言呢?武大郎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以为卖炊饼赚钱给潘金莲花那就是爱情。以为爱情就是简单的在一起生活。事实证明武大郎是错了。相信没有西门庆潘金莲也会有爱上什么“北门庆”、“东门庆”的。 诸多因素的结合铸成了武大郎的悲剧。反观历史上的武大郎武植的光辉形象与小说中的巨大反差,相信武大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定不能安息。然而作者为什么如此丑化武大郎的形象呢?我们只能猜测,或许《水浒传》的作者和武植有仇,杀父之仇或夺妻之恨。抑或是作者是与潘金莲,武植所组成的三角恋爱的失败者,为逞一时之快,才将武大郎和潘金莲如此的丑化,那些都不曾可知。我认为作者希望把武大郎塑造成为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不是为了衬托武松或者潘金莲,而是有他独特的思想价值。《水浒传》中描写的108位好汉各个都是身手矫健血气方刚,很有一股匪气。而武大郎却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武大郎善良忠厚本分却又懦弱,逆来顺受。显然,作者对这一形象是否定的,甚至是大加鞭笞。写他娇气被夺,最后惨遭毒害,无意之中暗示了这类人物的命运。虽然梁山的英雄们最后亦是死于非命,但是这种死死得轰轰烈烈,死得各得其所。作者通过武大郎与梁山好汉的对比,颂扬了替天行道的江湖义气,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官府的腐败。我认为这更是批判了市民那种麻木,那种懦弱的善良和逆来顺受的奴性。 武大郎的形象我认为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介中滋味很是奇妙。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也曾经做过一分钟的武大郎,正如鲁迅所说中国有许多阿Q的后人,武大郎又何曾不生活在我们身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