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被拿来做为另一种商品价格推升的依据,真是很好玩!政治经济学就这么简单,那有啥可研究的,人人都已经是经济学家了。我内心笑了好几天,还是写篇文章一吐为快也! 在博鳌论坛年会期间举行的“调整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分论坛上,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谈到“房价到底涨了多少?”的议题时,算了这样一笔经济账:“1978年GDP大概3000多亿,现在是30多万亿,增加了100多倍。1978年月工资全国平均28.6元,到现在也增加了100倍。1978年我们大白菜2分钱一棵,现在2元钱,也增加了100倍。房价只增加了16.6倍,和工资收入相比相差太远了,房子等于没有涨价。”假设白菜是涨了一百倍的道理存在,但是两分钱一棵也许是个特殊时段吧。或许是在山东,或许是在严冬的菜地?我与任兄是同年人,便宜的时代一样感受过。在六七十年代上海最便宜的时候青菜是2、3分钱一斤,现在青菜最便宜的旺季,也只是0.30元一斤。那么任总心目中的白菜价格是什么和什么的比较呢?假设他举的白菜例子是正确无误,那为什么偏偏要举这样一个特例?一个推理,是具有普遍和特殊延伸,都能站住脚的,才会让人信服。毛病就在这里,挨骂也就不足为奇了。 白菜还是白菜,房子还是房子。白菜不能代表房子,房子不能等同白菜。同一样物品涨价都和时宜有关系,物少而为稀,稀而为贵。但是某物上涨,并不等于它物一定就应该上涨。气候好时,白菜集中上市,价格竞争使价格下降,你如守在高位,那白菜必然烂在地里。房子也是如此,经济危机就是所有的商品过剩,导致商品跳水,那么房价就很难在高位上运行。商品的价格是人民的感知程度,白菜不能不吃,改善居住条件可以延后,这是人类生存必然选择。假设你任总说的在理,房价还能涨到和白菜一样的倍率,能想象所有的房子都会成为摆设和纪念品,因为你并不了解民情民意。 白菜固然是涨价了,也许没有一百倍,只有十几倍,任总的房价是否会减少十倍呢?呵!看来你举的白菜例子让人感觉迷惑了。你可以有话语权,但是发言时不要把自己幼稚的理论当成真理存在,会感觉十分可笑的。任志强的简单比较法有点形而上了!我在想:你咋不举个1978年的彩电或者1980年的VCD呢?一台78年的21寸彩电起码要在4000元左右,而如今是500元左右,减少了8倍。一台VCD刚出来的时候,要卖到3000多元,如今只有100元左右,减少了30倍。那又是什么理由呢?白菜也许是任志强心中的特案,两分钱一棵白菜我不知道,就是60年代2分钱也买不来一棵白菜,两分钱一斤是可信的。其实举例最好的是粮食,从70年代一斤梗米是0.147——0.16元一斤,30多年也就是十倍,所以白菜的例子多少有点牵强!这是任志强的诡辩! 其实不管白菜也好,还是房价也好,便宜和贵都是与人民承受能力有关,市场经济是最好的验证。当然按照某些人的工资,一年的年薪可以买几套两居室的房子,对于他们来说,房价不是贵了,还可以更贵。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套房子可能要毕生的心血才能归为己有。那么房价是贵还是便宜了呢?白菜富人穷人都买的起,没有比较可言。房子富人买的起,而穷人却是买不起,这是社会需要的一种结果吗?当政府还无力为所有的社会人提供安居时,作为任总搞房地产的也应该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赚钱的同时把一部分社会责任也担起来呢?你所说的话起码有些不合时宜的感觉,因为你是利益的直接收益者。 白菜与房价不能混同而谈,如果你相信这样的理论,会输的很惨,因为你自己也被忽悠了。
2009年4月24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