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国学精华 >> 传统文化 >> 古代文化 >> 端午“恶之花”:时间的善恶与人的对策
  • 端午“恶之花”:时间的善恶与人的对策
  • 来源:网络 作者: 吴真 日期:2009/5/24 阅读:4195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吴真(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有一年春天大旱,直到阴历五月初三,才下了四指雨。初四那天,大家都抢着种地,二诸葛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栽种。”初五日是端午,他历年就不在端午这天做什么,又不曾种;初六倒是个黄道吉日,可惜地干了,虽然勉强把他的四亩谷子种上了,却没有出够一半。

        二诸葛这点事儿,自从被赵树理披露之后,曾被“新社会”的万千读者嘲笑了几十年。那么,为什么二诸葛“从来不在端午这天做什么”呢?可别以为人家二诸葛没文化,恰恰因为他太有文化了。

        早在《礼记·月令》中就说到:五月里白昼最长,但是天地间阴气、阳气激烈斗争,生物半死半生,君子应该斋戒,禁绝一切情欲。也就是说,五月的时候,代表生命的阳气开始衰竭,代表死亡的阴气重新出现,并将逐渐强大。因此,古人把五月看成是阴阳交替失和、阳消阴长、邪气丛生、有害于生命的“恶月”。这是后来端午节习俗集中在辟邪方面的最根本原因。

        《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五日,他父亲田婴命令丢弃这个孩子,妻子却偷偷地把田文抚养成人。田婴发现后,大怒,田文跪问理由,田婴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得像门户那么高的时候,将不利其父母。”田文聪明地反击说:“把门户加高,不就行了吗?”虽然田文长大以后并未发生危害父母的事,但是,恶月不宜生子的思想却一直在民间流传,到汉代仍然盛行,如东汉应劭《风俗通》就认为:“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陈连山在《中国节典》中指出,根据五月是恶月的观念,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了一系列对策性风俗。古人认定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会危及父母,因此要及早抛弃;五月五日的邪毒之气会危害身体健康,因此要采药煎服、沐浴兰汤、登高祓除。这些习俗虽然记录在不同的著作中,但是具有内在统一性,即认为五月五日是个危险的日子,这个时间只适合祓除,不适合生产。这种避邪驱瘟的思想,正是端午起源的文化基础。

        为了对付端午这枝“恶之花”,古人还发明了许多以毒攻毒的法子。汉代五月五日有一个特殊的官方礼仪,皇帝要求郡国召集百官,赏赐枭羹,也即猫头鹰汤。为什么要用猫头鹰做羹呢?《汉史》说:“以其恶鸟,故以此日食之。”恶日吃恶鸟,当然是一种以毒攻毒的巫术策略。

        古人为了抵御端午时节的邪气,通常会悬挂、张贴一些避邪神像(如张天师、钟馗),或者各种符咒。把蝎子、蜈蚣、蛤蟆、蛇和蜘蛛等“五毒”图案用作驱邪灵符,目的也在以毒攻毒。

        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五月的禁忌更多了,不能晒床席,也不能盖房子。在此基础上,各项辟邪除瘟的习俗都得到很大发展,内容几乎囊括了后来端午习俗的全部。其中包括端午节的名称、缠五彩丝、采集百药、制作艾人、艾虎、喝雄黄酒、吃角黍、龙舟竞渡,当然,还有解释节日习俗的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等等。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很清楚地理解了二诸葛“不宜栽种”的讲究,也知道了许仙为什么要在端午节这天逼着白娘子喝雄黄酒――他们正确地理解了端午的文化意义,却错误地把象征性的时间仪式落实到了具体的个人生活实践当中,结果反而扰乱了现实的生活秩序。
    上一页 首页 [1] [2]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古人怎样对汉字注音?    1202 次 2008/6/19
 透过甲骨文了解商代习俗文化    1915 次 2008/6/19
 端午“恶之花”:时间的善恶与人的对策    4195 次 2009/5/24
 八百年古诗的摇曳多姿    1334 次 2008/6/19
 "短小精悍闲 璩集古语"的"座右铭"    1995 次 2008/6/19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