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入学以来,全国实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教师工资因此大幅提高。但“成外”是民办学校,未纳入政府绩效工资改革范畴,即使是保留公办身份的教师,绩效工资改革也由投资方决定。因不满绩效工资涨幅远远低于公立学校,老师们从11月5日下午开始停课静坐。
几百名教师静坐在操场上,通过外表,看不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他们衣着干净、仪表斯文。但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因“身份”不同而分为两种人: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
他们都是成都市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成外”)的老师。这是一所由公立学校转制而成的民办公助股份制学校,据称,由四川德瑞教育集团和成都市政府各占65%和35%的股份。
秋季入学以来,全国实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教师工资因此大幅提高。但“成外”是民办学校,未纳入政府绩效工资改革范畴,即使是保留公办身份的教师,绩效工资改革也由投资方决定。因不满绩效工资涨幅远远低于公立学校,老师们从11月5日下午开始停课静坐。
直到11月8日晚,学校开始复课。成都市政府接管“成外”,至今仍在收集老师们的意见。
由于媒体报道有限,使得这一事件未受到外界足够的关注。但当地教育界认为这一事件并非简单的个案,其暴露出整个民办教育的混乱,以及政府对民办教育的忽视。
四川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游永恒更批评说,我国的编制制度过于强调身份,造成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身份的不平等,“实际上不管公办、民办,应该人人平等”。
董事长激怒教师
教师不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集团董事长严玉德及其夫人称:“你们就值这点钱。”
11月5日,“成外”校方通知教职员工代表于下午1:00开会。因为得知集团董事长严玉德出席会议,所以不少老师提着教案或学生作业,怀着愉快的心情到会。但没想到,严玉德在会上说,他们“不是来协商的,而是沟通的”,随后便通报绩效工资改革的标准已定,“即使有人不同意也不行”。
德瑞教育集团关于集团所属中小学校调整工资的方案是,平均每名教师上涨1000元。前一天的11月4日,校方召集各教研组组长开会讨论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这意味着,有的老师调资标准低于1000元,有的多于1000元。
“我说,太少了,不如我们一分钱都不分。”教师李庭说。
10月底前,成都各公办学校就遵照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方案,从今年1月1日起补齐了教师绩效工资及生活补贴。根据成都市各县区的财政状况,绩效工资改革标准并不相同,多的全年收入可达五六万元,少的也有两三万元。
在11月5日的会议上,有老师掏出可以录音、摄像的手机,记录下会议情景。
当老师们对严玉德的表态表示不满时,严及其夫人王晓英之后的发言让老师们有受辱之感,如“你们的素质不配当老师”、“你们就值这点钱”等等。
严玉德还称,“我们有几万名学生,几千名员工,你们愿不愿来无所谓,这个学校办不办也无所谓。”
严、王的发言,激怒了老师们,他们要求集团领导出面道歉,并协商解决老师们的合法权益。
当天下午4点多,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崔昌宏来校,他的发言对于老师的情绪更是火上浇油,当时他说,“不是因为学校有公办教师,老人采用老办法的话,我们今天下午是不会来的”“民办老师的事我们不会管,那是公司内部的事”。
当晚,教师们开始停课静坐。同属于德瑞教育集团的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实外”)和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中海国际社区分校的老师们也先后停课,声援“成外”的老师们,并争取自己的利益。
改制拴着“保险绳”
隐患从2000年改制已埋下伏笔,在得到种种承诺后,老师们才同意改制。
停课一直持续到11月8日晚。当晚9点半左右,成都市政府临时接管“成外”,并收集教师意见。
而教师们诉求的重点却非绩效工资,而是多年来受到侵害的诸多合法权益,如全民所有制身份问题,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这些隐患从2000年“成外”改制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成外”创办于1989年,原是成都市教委重点中学,2000年,被改制成一所民办公助的股份制学校,由成都市教育局和四川德瑞教育集团联合办学。四川德瑞教育集团老板严玉德为学校董事长,时任成都市教育局局长杨伟是学校董事会副董事长。
当年,刘畅是该校一名高层管理人员。11月13日,现已退休的刘畅称,当时,成都市教育局宣称改制是“政府行为”,“学校原本就是政府的,政府说改制,学校不改制也没有办法”。
改制未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当他们得知学校要改制时,都感到震惊,因而停课。当时,老师们担心的正是身份问题。
1999年前,王成是四川省内一所省重点中学常务副校长,但出于对行政工作的厌倦,也冲着“成外”的名气,他来到该校做了一名普通数学教师。如果“成外”改制,他可能还会丢失全民所有制身份。
但那时,该校教师的档案被冻结,不得调入其他学校。
“2000年停工,是因为对自己的前途不明,政策不透明,改制只是一道行政命令。这让我感觉知识分子值几个钱?当时我们想得到答案。”老师张登峰说。
后来,时任成都市副市长的王忠康和成都市教育局领导到学校做工作,最后承诺,“成外”教师全民所有制身份不变,并赠送全产权住房一套,教师子女就读该校免费,而且许诺工资高于公办学校。
当时,领导们称,这是“拴着保险绳的改制”。在这些承诺下,教师们同意改制。
2000年秋季,改制后的“成外”从原址搬迁到郫县的新校区,开始扩招,并面向全省公开招聘优秀教师。
陈阳当时是绵阳市一位优秀教师。冲着“成外”的名气和保留全民所有制身份、赠送全产权住房等优厚的招聘条件,他决定选择“成外”。在绵阳市教育局不放人的情况下,他花了1万元钱将自己的档案从绵阳市教育局买了出来。当年,像陈阳这样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教师有几十人。
之前,陈阳的工资只有1600多元钱,到了“成外”后,一下子增加到近3000元。
改制之初,原本心存忧虑的老师们都切实感受到了改制带来的经济收益。
王成在改制后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以及教研组组长,另教两个班的数学,工资一下子涨到3000多元。当时,公办学校的老师工资只有1000多元钱。后来,公司还兑现了赠送全产权房子的承诺。
贾信于1999年毕业于“成外”,考上北京大学。他在“成外”学习了6年。2000年后,他回成都,到新校区看望老师时,发现老师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善。
以前,新分配来的老师住的是平房,而且2名男教师住一间房,女教师虽然1个人住一间,但也是睡架子床,上面空着的床铺则用来放衣服。“学生去老师家里,如果多去几个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而改制后,教师们住上了电梯公寓,家里也有了客厅、沙发、地板砖。
身份变化
虽“保留全民所有制身份”,但老师认为改制后他们作为赚钱工具,地位不升反降。
但伴随着改制,“成外”教师和资方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凸显。最严重的是,今年10月19日,校方发出通知,要求一批全民所有制身份教师在10月22日前续签合同,但老师们发现,合同中删除了“保留全民所有制身份”的条款。经问询答复为:在制订该合同时拿错了参照合同文本。
在全校数百名教师中,共有227人是“公办教师”,其余为“民办教师”。
在教师们的质问下,10月21日,学校以补充协议方式补充了全民所有制身份条款,并补充了教师福利待遇条款。但仍有老师就身份、职称和关于档案工资调整等问题提出异议,校方遂做出第三次合同变更。
部分教师认为,校方的做法太不慎重,因而拒签合同,并提出了16条要求学校做出书面回答的疑问和意见。改制10年来,教师们认为自己的很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因此试图通过校方与资方谈判。
最初参与其中的更多的是这次参与续签合同的公办教师们,但绩效工资改革将所有教师都拉进了这场抗争中。
十几年来,尤其是改制后,“成外”名声日隆,曾培养了哈佛女孩刘亦婷和程婉心,还出过7名省市高考状元。“实外”也在10年内产生了6个省“状元”。
两所学校的收费在整个成都地区也属最高。近两年来,每名学生每年需交赞助费2万元,两年前为1.5万元。但是老师们认为,作为老板赚钱的工具,他们在学校的地位不升反降。
教师王成说,在老校时,教师工资虽低,但感觉自己是为国家做贡献,改制初,该校教师的收入确比其他公立学校多很多,但教师们并无主人翁感觉,因为学校诸多措施让老师们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打工仔,还担心被炒掉。
改制后的一段时间,“成外”的宣传口号是“学生是上帝”,“我们是为我们的上帝服务的。后来这个宣传改掉了,但是家长又成为我们的上帝。”
老师谭薇是2000年进入该校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当年,和她一起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共有30多人,但现在只剩下十几人,其他的都离职了,原因是压力太大了。谭薇称,只要家长或者学生写联名信要求换老师,该老师就会被换岗,或者被炒掉。而且每年都有老师被炒。
老师们害怕得罪学生,而学生认为花高价就读这种民校,学校、老师都应该无条件为自己服务,因此对教师也缺乏感恩心态,“甚至有学生把这种话说出来了”。
成都市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王淑坦言,在民校中,投资者普遍把办学者当做赚钱的工具,当做打工仔,而“实际上,办学者也算是技术入股”。
“成外”教师李庭认为,资方、学校应与教师们建立一个平等协商机制,比如调薪也应该征求老师们的意见。但资方、校方在制定、实施某项新制度时,从不听取教师们的意见。教职工代表大会只是摆设,成员由校方指定,而且只在篮球赛、元旦晚会等不重要的事情上起到作用。
“保险绳”不保险
曾是被羡慕对象,“成外”教师却眼看公立学校教师工资一年年大幅上涨。
绩效工资改革使“成外”的老师发现制度设计的重要性。
多年来,国家多次增长教师工资,尤其是本次绩效工资改革,使得公立学校教师的工资大幅上涨,有的已经超过“成外”的教师收入。而“成外”教师收入却多年来基本未变。
“成外”教师工资主要构成是基本工资、职务津贴和课时津贴等,基本工资至今执行的仍是1999年的标准。为提高收入,他们要靠增加课时津贴。
老师金昌称,该校1/3老师超负荷工作。他的一个学生现在在郫县一中任教,和他同属于高级教师,每周课时仅10节课,工资为5000多元,且发13个月;而他每周上32节课,工资仅5700元,而且只发9.5个月,寒暑假只能拿很低的基本工资。金昌是“成外”英语组收入最高的教师,其他普遍只有两三千元。
成都市某公立学校高中老师李志成于2003年参加工作,以前工资只有1000多元钱,但每年都会上涨,他现在只是初级职称,但工资已经是5000元了,公积金从原来的30元涨到现在的600元。
成都市所有小学、初中,已经在今年10月1日执行绩效工资改革,各县区根据自己的财政状况,每名教师绩效工资上涨一两千元不等,而且从今年1月1起全部补齐。高中老师将会于明年1月1日起提高绩效工资,那时,李志成的收入又将大幅提高。
他现在每周课时10节课。“如果我现在的工作时间和‘成外’一样,就可以拿到七八千元”。
“2003年,我很羡慕他们,但是现在我们工资是他们的两倍。”他说。
几年前,李志成按揭了自己的房子,每月交给银行的按揭款2000多元,扣除公积金,所交部分已经不多了,“而‘成外’老师获赠的全产权房子却不能转卖,不能继承”。
“成外”老师的工资单显示,公办教师每月扣除的公积金只有三四十元,很多民办教师为0。
在收入明显好于公立学校时,“成外”的老师们没有细究工资构成是否合理。而当他们的收入已经低于或者等于公立学校教师时,他们才发现以课时费为主的收入方式存在严重问题。
比如,如有老师因病不能上班,或者女教师生育,则只能拿到极低的工资。
2008年7月制定的《成都外国语学校关于教职工请假的规定》显示,教职工因病假缺课,1周以内的病假,缺1节课扣除课时津贴1节,超过1周的病假,超过部分按其课时津贴的1.5倍扣发。病假在1个月至6个月以内,发给本人基本工资(按1999年标准),超过6个月,从第7个月开始,按成都市最低生活标准发放生活费。
女教师谭薇称,女教师生育期间的工资越来越少了,从以前的1200元降为800元,再降为现在的500元,扣除社保等之后,只能拿到两三百元。此外,还会影响全勤奖、考评优秀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