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报名
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开 创 文 学 新 风 尚 ,引 领 写 作 新 潮 流
|
首 页
|
文学在线
|
小说分类
|
散文分类
|
诗歌分类
|
杂文分类
|
长篇文集
|
短篇小说
|
随笔游记
|
电子杂志
|
文学专题
|
当代文学
|
现代文学
|
个人文集
|
论 坛
|
网络文学
|
女性文学
|
校园文学
|
诗词韵律
|
古典文学
|
外国文学
|
歌词创作
|
影视创作
|
国学精华
|
精品佳作
|
理论研究
|
视频教学
|
作家书库
会员管理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主编邮箱
文章搜索
---作者---
---标题---
作家排行榜
带雨的云
558
篇
王风
372
篇
作协推荐
307
篇
运河散人
263
篇
零度
261
篇
古月重升
210
篇
郑永涛
173
篇
张天珍
169
篇
轻舞飞扬
154
篇
孙新坤
154
篇
小说分类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散文分类
楼梯寄情
她说什么了
吴稚晖何许人也
《爱,能勿劳乎?忠,...
枫叶的招摇
自在杨花
“地坛”的魅力
田间小路
人散茶已凉
发自病榻的心语
诗歌分类
浅伤
溱沁
孤煞
梦魇
奈何
道
淡然
天道
超脱
英雄决
·添加到收藏夹
·给作者留言
·
查看作者资料
·
浏览作者文集
第二章 风雨人生(5)
作者: 荣宏君 日期:2010/12/25 1:24:45 阅读:
565
次 [大 中 小]
出使日美
1946年8月的一天,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找到王世襄说,接到南京清损会来信,准备派人去日本,交涉赔偿文物。原计划派博学精鉴的老专家徐森玉先生去,但考虑到他年老体弱,加上不懂外文,必须另带翻译,这样便须加大编制。因此打算派王世襄去,问他意下如何。
这是个突如其来的机会。王世襄考虑,如果去日本,真能弄些文物回来,他自然是愿意去的,但手头故宫的工作正待展开,许多属于基本建设工作如分类编目、建立库房等等,都刚刚开始,这些工作他不愿扔下。对于王世襄的顾虑,马衡说:我也有同样的想法,去日本工作是否顺利,现在毫无把握,我看去那里如有可为则多待些时日,否则不如早些回来搞故宫的工作。
在与马衡统一了想法之后,王世襄就开始着手处理手头的工作,为日本之行做准备。当时赴日需要由北平转到上海。此后不久,马衡接到清损会的来信,说教育部决定于11月初在南京举办一个所谓的“胜利后第一届文物展览”,要故宫选新入藏的文物若干件参加展出。马衡和故宫人员及唐兰先生等商量了一下,决定从杨铜陈列室中选些精品送去展览。而刚好要从上海方向去往日本,所以全程负责杨铜清收的王世襄成为运送这批展品去往南京的
最佳人选。
展览为期一周,这是王世襄第一次进行展会准备工作,忙碌而琐碎的工作却也让他兴奋不已,因为可以让那些躲在柜子里的珍贵文物拿出来与普通人分享,同时也有机会看到更多的其他博物馆和私人的珍藏文物。展览期间,傅斯年、李济等来参观,盛赞其中的宴乐渔猎壶,认为花纹真实地反映了战国时的生活,是其他青铜器所没有的。
这是在重庆一面之缘后王世襄与傅斯年第一次碰面。王世襄还记得傅先生对自己说过的两句话,再见到傅先生,他有些紧张,却没想到傅斯年认出了他。与王世襄同行的马衡先生向傅斯年简单介绍了王世襄之前在杨铜和郭瓷的清收中所做的工作,以及他即将赴日进行文
物清收的事情。在听了马衡先生的描述后,傅斯年很是意外:
“你去日本工作,追索文物应当和在平津地区一样,要非常非常aggressive。
“那年在重庆你来见我,我不知道你还能办事,如果知道,我就把你留下来了。”①
听到傅斯年的赞许,王世襄心里有些五味俱陈,他暗暗有些骄傲自己能够让傅先生印象深刻。但他心里也明白,傅先生所谓的留下自己,不过是派他做一些办公室总务处的跑腿联系工作,而不是学术研究。想及此,他更加坚定了继续手头文物清收工作的决心。展览闭幕后,杭立武召开了一次清损会的会议,除了常规的年度总结,更重要的是讨论了去日本开展清理文物工作的步骤及方法。虽然之前与马衡有过想法上的沟通,但对于自己日本之行的具体工作内
容,王世襄在此次会议上才有了深刻的了解。他了解到,除了与日本政府方面交涉关于文物赔偿的问题外,此行王世襄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将南京中央图书馆的一批善本书运回国内。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中央图书馆曾将一批善本书运到香港,在那里编目造册,加盖馆章,然后送去美国,寄存在国会图书馆。1941年底,日寇侵占香港,将这批善本书全部劫往日本。日寇投降后,无法抵赖劫夺这批书的罪责,经中国驻日代表团清点接收,原箱封好,10箱存在代表团的库房外,其余107箱则暂存在东京上野公园内。
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王世襄只身飞往羽田机场,开始了在日本的文物清理工作。到东京不久,有两架中央航空公司专机送代表团的人员及家属到东京来,回程无可装载。王世襄心中惦记着来时杭立武嘱咐的两件事情,灵机一动,提议代表团将存在代表团的10箱善本书顺利运回上海。紧接着王世襄又根据之前国内整理出来的文物材料向日本政府提出要求,交涉偿还余下的古籍。这是一项繁杂而琐碎的工作,由于涉及的文物多为抗日战争期间流失海外,使得损失文物的材料搜集工作非常困难,而想要通过政治渠道寻求回收文物,则必须按照联合国的要求赔偿文物条款规定来准备材料。这就需要列举损失文物的名称、年代、形状、尺寸、重量等,最好附有照片;而对于劫夺的情况,则也要求详细列出原有人、原在何处、何时被
劫夺等。更为苛刻的是,如果中国方面认为是被日本所劫夺,更需要提供劫夺部队
的番号。
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国破家亡之际,又有谁能留下完整的文物损失记载材料呢?或者说又有谁关心那些千百年前的物件到底流失何处呢?而要求写明部队番号,这更是不可能的事,因为番号向来都是保密的。年轻气盛的王世襄怒不可遏,这简直是霸王条款。“它只对日本有利,对中国不利,而且已经到了偏袒庇护的程度。”
王世襄不明白政府当初为什么会答应如此苛刻的条款。但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中国虽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在美帝国主义强权的主导下,并没有能够享受到胜利的果实。当政府在忙于博弈政治资本时,又有谁会把文物追讨放在心上呢?
没有话语权,王世襄只能一方面通知国内,寄来更加详细的材料,另一方面则硬着头皮拿手头所有的材料去向日本政府提请清收。而这样的要求则在日本政府以资料不全为由之下,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几次三番的碰壁,让王世襄心灰意冷,他不由地想起自己在故宫的工作和临行前与马衡的对话来。出国前,故宫博物院的基础整理工作才刚刚开始,他本以为来到日本,能够做一些更加有实效性的事情,但从事情的进展来看,他发现自己在这里,只不过是一个点缀。并没有人真正关心流失的文物,而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可能出现什么转机。
王世襄起了回国的念头。于是他写信给马衡和杭立武,详细叙述了在日本的情况,表达了自己想回故宫博物院工作的心思。
接下来就是等待,王世襄不通日语,每日下了班并无处可去,而工作又进展得不顺利,这让他在日本感觉度日如年。在数着日子挨过几天后,王世襄收到了郭志嵩的回信,说杭立武认为派一个人去日本并不容易,“既来之,则安之,工作一时不顺手,可徐图之。除非有特殊任务,不要急于回国。几时回来,须得到代表团的许可。”
对于这封回信,王世襄异常失望,他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报国无门。原本寄希望于清损会,但现在他知道,想回国就只能通过代表团批准。经过不少周折,王世襄终于将在上野公园的善本运送回国。
上一节、第二章 风雨人生(4)
[
返回主目录
]
下一节、第二章 风雨人生(6)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
查看本文的评论
姓名
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 换张图试试
发表
取消
杂志约稿
人人文学
运河杂志
人民文学
新诗百年
中国网络作协
大悟山
新书推荐
中国诗人
中华女子
文学评论
友情链接: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微信:18001145010 QQ
1009068986
创作群195592079(已满)
中国网络作家联盟群136849320 ;
版权所有:
『 网络作家网』 网络支持: 中网协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