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研究的新视角
这篇文章,本来是可作可不作的。大概是1992年8月,应朋友之托,到农民日报推荐一批稿子,内容是关于张家湾镇出土曹雪芹墓葬刻石的。编辑是我的老朋友,对这个题材很感兴趣。说这些稿子不但发,而且要连续发。他要求我写一篇文章,放在前头,权当作序言吧。说实话,我对《红楼梦》非常喜欢,但从来没有研究过,写这样的文章的确困难。朋友对我的盛情,我还是非常感激的,也很领情,因此,就写了这篇东西,算是交了卷。现在看来,这篇文章不要说是抛砖引玉,甚至连瓦块都算不上。自己看了都有些脸红。怎么办呢?这毕竟是自己的心血啊!再说,还在农民日报发表过,干脆,还是留下来吧!算是我在文学道路上的一个歪歪扭扭的脚印。就是它吧!
1992年7月31日,北京日报郊区版在头版头条发出一条消息:京东古镇张家湾发现曹雪芹墓葬刻石。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条消息立即震惊全国,波及世界。您想,曹雪芹何许人也?清代著名的大文学家呀!他的《红楼梦》堪称中国文学之巅,光照日月。别的甭说,就说对他及《红楼梦》的研究吧,能在全国乃至世界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流派——红学,出现了许多由于研究红学而成名的大师。您说,全世界有谁能比得了呢?没有!50年代,中国还形成了对俞平伯关于《红楼梦》研究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斗争,而且是由毛主席发起的。现在,我们姑且不管这场斗争的对错是非,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无疑的。然而,由于这位大文学家晚年的不幸遭遇,人们对他的坎坷经历知之甚少。他逝于何年?葬在何处?始终是个谜。红学家们争论不休。巧了!曹雪芹墓葬刻石在张家湾发现,无疑揭开了雪芹卒年之谜,填补了红学研究的一项空白。
墓志刻石长100厘米,宽40厘米,厚15厘米,沉积岩,阳面未磨光,左下角略有残缺,正中有“曹公讳霑墓”字样。字为楷书,阴刻。墓志左下角刻着“壬午”二字。这真是画龙点睛之笔。墓志刻石为张家湾的村民李景柱所献。据李说,1968年冬,通县张家湾进行平整土地大会战,声势浩大。当工程进行到张家湾城西曹家坟时,发现距离地面一米深处,有一条石。李景柱性好古物,闻讯立即赶到现场,细观察,发现青石正中隐约有“曹公讳霑墓”五个大字,左下角有“壬午”两个小字。李景柱读过《中国文学史》,知道曹霑就是曹雪芹,于是告诉周围围观的群众,说曹雪芹就埋在这里。大家一听,非常高兴,连忙四处寻找。忙乱间,发现离刻石很近的地方,有一具尸骸出土,群众蜂拥而上。一村人闻曹雪芹是清代大文学家,想他一定会有宝物含在口中,经仔仔细细地寻找,根本没有什么宝物。随后(大概是不高兴了),将整具尸骨分离抛散。这是非常遗憾的,是这次出土工作的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也是红学研究的一大损失。当然,我们不能责备那名村人,您想啊,一个农民,在那样的时代,你能责怪他什么呢?
真是不幸中的大幸,碰上了李景柱,李景柱算是个明白人。他将墓志刻石小心地保护好,至夕阳落后,趁天黑,与堂弟李景泉用独轮车将墓志运回家中。再用窗纸拓好拓片后,精心保存。1992年7月,张家湾镇政府拟建公园,立碑林,有人想到了1968年墓葬刻石一事,找到了李景柱,经再三动员,景柱将刻石无偿献出。
曹雪芹墓葬刻石被发现了!这个消息立即震惊了社会各界。红学家、考古学家、古碑帖文字鉴定家、石刻专家纷纷云集张家湾,对刻石的真伪进行了鉴定。各界群众及海外学者也纷纷来此参观。专家们听取了刻石出土情况介绍,观看了出土测绘图,查验出土的墓葬刻石。他们对刻石的形制,书写法度,篆刻程序等各抒己见,争论激烈。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文汇报、文学报、解放日报、中国文物报、人民政协报、红楼梦研究、新民晚报、香港明报及美国纽约日报纷纷发表文章,谈曹雪芹墓葬刻石消息及研究动态;中央电视台两次开辟专栏节目,聘请不同观点的学者、专家座谈刻石情况;就连1992年在扬州举行的国际红学研究讨论会也冲淡了原定议程,会上会下大谈曹雪芹墓葬刻石。全国著名的文物专家傅大卣、史树清先生对刻石进行了全面鉴定,引经据典,确认刻石为真迹,兴奋之余,挥笔赋诗题字。红学大家冯其庸先生不顾年迈体弱,冒高温酷暑,多次到张家湾来察看刻石,向当年目睹刻石出土者调查,根据实地考察结果及历史资料,发表了一篇8000字的论文。冯先生说:“关于雪芹的卒年,已经争论了几十年,过去我是主张‘癸未’说的,但是现在看到了这块碑石上的‘壬午’纪念,再联系到甲戌本脂批,我想不能把写得一清二楚的字硬是解释为记错的或写错的了”……冯先生以大家风度,毅然改变了自己数十年的‘癸未’说之观点,在刻石面前承认了‘壬午’说。当然,也有对这种观点持否定态度的。如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但是,无论如何,曹雪芹墓葬刻石的发现,都为红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填补了红学研究的一项空白。
曹雪芹墓葬刻石的发现,为红学研究开拓了新视角。它不但解开了红学研究的某些疑团,而且向人们提出了新问题:曹雪芹是艺术大家,晚年穷困潦倒,愤而著书,根据刻石考证,死后裸葬于张家湾;那么,雪芹的坎坷经历,是否与张家湾有某种联系?张家湾是京东古镇,水陆要会,漕运码头;自古就是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凡万国朝宗,四方贡赋,士大夫仕朝及商贾往来均此。“市马僦车陆行到达京城”。曹雪芹的家人们就经常来往于北京、张家湾、南京之间。曹雪芹家在张家湾有“典地六百亩”、“当铺一所”。据传他和祖母就曾住在张家湾的花枝巷。他生前和朋友们多次在潞河游玩。朋友们留下许多歌颂潞河风光的诗句。那么,张家湾及通州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对《红楼梦》的写作有没有影响呢?如果红学研究在这些方面有些探索,我想会有更大的收获吧!
以上就是我在1992年8月写的一篇文章,可不知为什么,后来关于曹雪芹墓葬刻石的研究无声无息了。听说北京市的文物部门多次来到通州,要求将墓葬刻石运往北京,由有关部门保存,通州方面没有答应。后来,北京的一个什么部门举办一个关于《红楼梦》研究的展览会,要把这块墓葬刻石弄去展览,通州还是没有答应。现在,它就静悄悄地尘封在一间小房子里,寂寞地沉睡着。红学家们不见了,考古家们不见了。我有些悲哀了,当初的热热闹闹难道是一场戏吗?如果不是,那么,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一件文物竟然是如此下场呢?我真不明白。
作于1992年8月
改于1999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