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淡出之后……
假如你正展开一种想象,假如认定那些戕伐真与美者是最可憎的蒙面人,你就会情不自禁地忆起一个个被人遗忘的大师。
那是一片缤纷绚美,婀娜多姿的玫瑰园,当你款款步入且醉心沐浴那缕缕芳霏时,却突然发现满地落红哀泣,一簇簇枯枝凭吊着昔日的风采,而卑劣的折枝者已逃之夭夭。
在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中,虽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其呈现的瑞彩和胜景,有时也正似一片动人的玫瑰园。然而就在我们沉醉其间去拥抱一种幸福时,总有道德沦丧者,一如窃取玫瑰园的蒙面人潜入大家不易觉察的暗隅……
其实他们倒无需蒙上面孔,而是不光彩的行径要他们把自己的“真实”遮盖上些什么。
2004年11月份,“焦点访谈”仅在三天之中就接连曝光出下列的丑闻:
大同煤矿保卫部门某些工作人员竟以流失国有矿源为代价,纵容盗矿者滥采矿石而从中获利。
河北省昌黎一些地区以大锅熬鸡肠油(带着粪便)冒充桶装“精制油”去各地出售。
浙江某地以银耳冒充燕窝在全国各地大量倾销。
试问,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日,我们的“玫瑰园”中为何出现这么多蒙面折技者?而他们折损的又是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答案应该是:我们远离了大师。
高尚的情操并非一袭政治口号或一道行政命令就可瞬间养成的。它需要潜移默化地接受各种可贵的精神资源,而这些资源多来自一些大师们超越世俗,烛照人性的某种光芒。
但是由于以往某些观念的封闭和今天金钱至上的流俗干扰,使我们与这些形而上的光芒相去甚远。
上帝死了,留着倒勾须的狂人尼采早就为这句台词喊破嗓子。这,对于无神论的我们当然不是坏事。然而作为上帝原型的耶稣呢?他那舍身赴死,救赎众生的伟大精神似乎早被人们忽略或遗忘。
再有,圣雄甘地以善对恶的高贵人格精神,托尔斯泰的呼唤良知,老子“尊道而贵德”的纯美理性,以及罗曼罗兰通过塑造约翰克利斯朵夫而彰显的人性的孤洁与高远。所有这些,似乎都被某些人全然抛弃。
那么进入现代经济后是否就不可能出现接近大师思想的崇高品质呢?非也。
台湾富豪温世仁先生无数次亲来大陆,斥资上亿元,并多次不惜跋涉深入甘肃困区古浪县,帮助那里人民脱贫致富,并在当地大规模普及电脑知识。
北京城区一佘姓家庭主妇,四十多年来义务为明末抗清英雄袁崇焕大将军守墓,并为此做出种种额外牺牲(如搬迁问题)。
温先生和佘家主妇是有深厚道德修养的人,可以设想,他们第一崇羡的绝非金钱和名利,毋庸置疑,他们心中永远升起的是古今中外那些具有仁德精神的大师们所矗起的一座座人格的丰碑。
而前面所提及的那些不法制假和看守渔利者,很可能绝少读书看报,其内心也不会有什么耶和华、老子或甘地,甚至更不去过问泰戈尔和圣女贞德究为何物。
当然,最主要的是那些身为一方之长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官僚主义者,除去高喊增税创收之外,却从不注意以诚信礼义谆谆教导所辖子民。于是蝇营狗苟之徒,便乘机闯入我们的“玫瑰园”去混迹乱为。
如果说一域民众尚且挣扎在饥饿线上,而出现奸犯科者颇多,则是一个地区的政绩轰然颓败。而一个地域的温饱已基本解决,但背信伤德之事却层出不穷,便应反思一方当政者是否过于冷淡大师思想,冷淡民众操行教化和意识形态。一位作家说得好:
从来优秀民族的昌盛时代,习文与从政都融为一体,若文化与政治割裂长久,二者均会衰败不振。
写至此,我忽然忆起江泽民同志的一句话:以德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