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庞旸
最近,首都师大陶东风教授一篇《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的文章,引起轩然大波,平面媒体及网上,支持者有之,反对、诟病甚至谩骂者也不在少数。这一被称为“教授门”的事件,成为继“韩白之争”后,主流文学批评家与以“80后”为代表的当代文学青少年的又一次正面交锋。
作为文学编辑,我无意去评论个中孰是孰非。倒是在这场争论中所反映出来的对当代青少年精神世界、价值取向、文学趣味等评价的巨大差异,引起我的兴趣。联系我们在儿童文学图书编辑工作中所面临的种种困惑,我觉得“教授门”正好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我们的受众,并重建儿童文学图书出版者社会责任的契机。
我们不能不正视一段时期以来,儿童文学图书市场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也是我们的小读者比较趋同的一种阅读取向——经典的、传统的,在具有审美、娱乐功能的同时具有认识和教育功能的,也即那些文学价值较高的儿童读物,并不被小读者们青睐,至多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力荐下被动地接受;而青少年主动去购买、阅读、追捧甚而成为铁杆“粉丝”的,则是那些玄幻、迷幻、魔幻、惊悚、悬疑的作品,那些同龄人所写的展示个人(相对狭小的)内心世界和宣泄个性的所谓“青春文学”;那些如何像“超女”一样一夜成名、暴富的所谓“成功秘籍”。原创文学中,前些年还备受推崇的以曹文轩、秦文君为代表的唯美的儿童文学、成长小说和以沈石溪、刘先平为代表的大自然文学、动物小说正渐渐失色,代之以“坏小子”“嘎丫头”等带有反叛色彩的作品(当然,这些作品中也有优秀的,因是讨论一种现象,作者无意贬低这类作品)和一些故弄玄虚、真假难辨的伪科学读物以及刻意制造廉价噱头的搞笑作品。而我们的出版者也投其所好,不遗余力地强化这种泡沫般的阅读取向,营造一种狂欢式的出版氛围——所谓过度地包装与炒作,使图书市场的浅薄、浮躁之气不断升温,在对这类“畅销书”的爆炒营销中牟取出版利润。
陶东风教授在分析当代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时指出:“‘80后一代’在物质的意义上可能是富裕的,但在精神的意义上却是相当贫困的。他们被集体性地剥夺了历史记忆和现实关怀。他们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缺乏正义感和公共性的时代之一,是集体政治冷漠的时代,是物质消费主义畸形发展而同时公众的公共参与意识极度萎缩的时代。对他们的精神成长极度重要的当代中国历史在公共话语中淡出、扭曲乃至抹去。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本身就是‘被架空的一代’。”
这段话引起很大争议,许多“80后一代”愤怒地指责陶教授是“迂腐的老头子”(据我所知陶教授不过40多岁,并不老),甚至用上了污蔑谩骂式的语言。但也有许多人表示赞同,其中就包括一些“同龄人”。比如陶教授的博客上有这样一个帖子:“他们对社会真的是没什么责任,没有什么良知,他们很多已经麻木了,他们过习惯了小皇帝的生活,他们的生存状态真的很糟糕,比美国迷茫的一代还令人担忧。因为他们除了迷茫还有就是乱叫,乱骂,听不得不同的声音,做事不经过思考,他们什么也不相信可什么也做的心态,往往会走向死胡同并可能会走向迷茫。我也是80后差不多的一代,可幸运的是,社会还有有责任的‘80后’年轻人和有良心的长辈和学者。”
我是基本上同意陶教授的看法的。我自认还有资格说这个话,因为我就是一位“80后”的母亲,是看着他们这一代长大的。作为一个文学编辑,一个母亲,我曾痛心疾首地遗憾“应试教育”剥夺了我儿子他们阅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时间,痛恨“网游”这个“电子海洛因”拿走了他们感受人间各种丰富情感的兴趣。他们可怜的业余时间是在卡拉OK歌厅而不是在青山绿水间度过的,他们幼年时可爱、稚拙的童心和观察世界的清纯目光被山一样的课业压力和社会上物欲的浊流过早地洗刷和污染了,因此几乎是集体无意识地,到那些充满刺激性的、相对浅薄的读物里去寻找片刻的释放与解压。娱乐!娱乐!娱乐至死!是一部分青少年追求的生活目标,也是他们选择读物的标准。我这么说,是否对我们的孩子有些苛刻呢?当然,他们有他们这一代的长处:思想敏锐,个性张扬,不盲从;外语好,受着高等教育,能广泛地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信息……将来这个世界一定是他们的,中国的未来也一定是他们的。但我多么希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那些美丽的文学作品,也能够感动他们;多么希望康德所说的“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也能成为他们所珍视的价值啊!
也许陶教授和我都有点过虑了。毕竟“80后”中也有发那个帖子的具有自省精神和责任感的孩子,有写出像《温暖等待》(孙雪晴著,湖南少儿出版社出版)那样充满知性和情感的散文的孩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社会条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们完全接受我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不能把我们的活法强加给他们。而且,平心而论,有时出版社的作为,也是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不得已而为之。我要说的是,作为对社会、对下一代的成长负责任的出版者,在追求出版利润的同时,在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休闲、娱乐读物的同时,是否也应关注一下儿童的心灵,关注一下陶教授的呼吁,关注一下那个发帖子的孩子对同代人的反思?
【原载】 《文学报》2006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