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成长的摇篮,家是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港湾。儿行千里母担忧,离家一日如三秋。恋家、想家是人之常情。回家的路,是游子与家联系的纽带,更是家人望眼欲穿、寄思念与祝福的精神通道。 从家人放飞我接受教育时起,路——回家的路,就已将我与家人的心联系在了一起。 我是新中国第一代农家(沂蒙山区)女走进教室,接受正规教育的,我是荣幸的,当然更是幸福的,同时也深感肩负责任的重大。 1956年我考上高小,要到十几华里外的乡政府所在地上学。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正是百业待兴的历史时期。路是坑坑洼洼的羊肠小道,交通工具最好的是独轮车,这也是一般人享受不到的奢侈品。我们的行李都是用担杖挑、肩膀扛的。住宿没有宿舍,只好每天早起晚归徒步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冰天雪地,都没有停止行走的脚步。 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建设“五年计划”纲领的指引下,全国人民鼓足干劲,奋发图强,工农业发展较快,新型的交通运输工具不断问世。大概是在1956年的秋天,记得父亲骑着工作单位上的一辆自行车回家,当时轰动了半个村庄,吸引了成群结队的小孩跑来观看,大胆的孩子还凑到跟前去抚摸一下。那是辆崭新的车子,轮轴上还装饰着红、黄、绿等色的毛绒绒的彩色花环,转动起来特别漂亮,肯定是新出厂的我们自己制造的!心想我要是有一辆该多好!…… 1958年,在大跃进的锣鼓声中,我升上了初中。学校离家近三十里地,并且还要过一条河。俗话讲:隔河千里远。遇有河里涨水,须要坐小柳叶船摆渡过去,有时还会发生危险。那时,沂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没有一座像样的桥。 学习的紧张,加之路途的不便,回家的次数少了,但我一直在憧憬着回家路途的通达。大约是在1959年底,在“三面红旗”的照耀下,国家虽然遇到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非常困难,但还是在沂河大庄段(离我们学校有五里地)建起了一座石拱桥,据说这是沂河上第一座石桥。人们欢呼雀跃,在红旗的海洋里,我们也参加了大桥的落成典礼。从此沂河两岸天堑变通途。 1961年,是国家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三年灾害地不产,帝修反华呈凶狂。正是毛主席说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是国际上两个阵营斗争异常激烈的阶段。新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外来的政治经济压力以及全国六亿人口吃饭困难的问题。在党中央毛主席的决策下,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一些工厂、学校纷纷下马,政府机关精兵简政。号召全国人民勒紧腰带,下定决心,不怕牺牲,誓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就在这年的8月份我被临沂卫生学校录取。学校离家一百多里了,需要走20里地去乘汽车。当时临沂段的沂河桥是木桩钉起来的漫水桥,走汽车要非常小心,在雨季河水漫过桥面,河两岸的汽车都不过桥,是乘客下车自行过桥。记得当时我们几个同学手扯着手,用脚在水面下探着木板,目不旁视、小心翼翼、一步一探地向对面走去。由于第一次走这样的水路,害怕极了,曾几次脚下打滑差点摔倒。走得很慢很慢,心想抬头看看离岸还有多长,可又不敢,同学们已互相约定,只许看脚下,不能远看。因为向四周看尽是茫茫河水,人会晕倒的。如同过了半个世纪,终于走上了河堤。 入校后投入了紧张的学习。虽然国家困难,但卫校仍然是一切费用国家负担。并且还有部分助学金作为日常花销。如此食宿无忧的学习环境,同学们都深感来之不易,个个奋发向上,刻苦学习,踊跃参与社会实践,决心三年学成,以优异成绩报效祖国和人民。节假日很少回家,一来是想抓紧时间学习知识,二来是回家的路不方便。倘若不回家时,就让回家的同学给家人捎个平安。记得一年暑假,沂河涨水漫了桥面,学校领导专门作了部署安排,凡是过河的同学,一个男同学负责一个女同学,手里拿个棍子做向导,走了半个下午才到了对岸,一个工厂的领导安排我们住宿,第二天才坐上汽车回家。 1964年7月,完成生产实习后,同学们响应国家的号召,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于是,我们一大车(包车)医护班的毕业生奔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惠民地区。到了益都,又乘上了火车,在张店下了火车又坐上了汽车,一路上看到的尽是漫漫洪水,庄稼都只露着稍头,农民坐在小船上收获粮穗。到黄河边又下车先将空车推上轮渡,然后人站在汽车旁边。第一次见到黄河真面目又激动又恐惧,站在轮渡上摇摇晃晃,“护栏”是用绳索连成的,吓得脚底下直发毛。只见水流湍急,浊浪翻滚,不时还有浪花飞溅到脸上,同学们鸦雀无声,只是呆呆地望着对岸。下船后又乘上汽车到了惠民地区卫生局(北镇)听从分配。第二天工作都有了着落,同学们欢天喜地的奔向各自的岗位,开始了创业征程。 由于交通不方便,加上工作的繁忙,运动又多,一扎头三四年没有回家。平时都是用书信跟家人联系。直到1967年底,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四清卫生工作队撤回后,我利用休假时间回家探亲,先汽车后火车,在益都住了一宿,(因为那时从益都到临沂的车一天只一趟,都是早上发车,我是赶不上的)第二天一大早上汽车,直到下午下了车步行到家,已经是晚上掌灯时分了,母亲高兴得流泪了,嘴里还是说:“工作这么忙,路上又得走好几天,不用回来就是,家里都挺好的……”其实母亲无时无刻不在盼着我回家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全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挣脱了国外反动势力的禁锢,在总路线纲领的指引下,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国民经济逐渐好转,很快张北(张店至北镇)公路贯通,黄河上建起了大桥,真是千古天险成坦途,无论黄河如何咆哮翻滚,汽车照样穿梭奔忙。但由于当时车次少,又没有联运,回家需要转几次车,路上还要住宿,仍然不方便。就是1974年调来泰安工作之后,无论走东路经益都,还是走西路经新汶,都要在路上住一宿,回家的行程最少需要两天时间。沂蒙山区由于地形特殊,交通闭塞状况的改善是比较缓慢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号角响遍全国。打开了国门,结束了建国以来闭关锁国的局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几十年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祖国好似睡醒了的巨龙,翻江倒海。好似展翼高飞的大鹏,以不可阻挡之势,亮相于世界民族之前。各行各业突飞猛进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步伐更先于其他行业。“要想富,先修路”,政府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国家、地方、集体齐抓共管,几年之中,公路四通八达,土路变成了柏油路、水泥路,就是沂蒙山里面,也史无前例地开进了汽车,几乎达到了村村通公路。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几年工夫,我回家六七个小时就能到家。早上六点坐上汽车,中午一点就到家了,家人正吃午饭。母亲吃惊地问:“什么时候上的车?这会就来家了。”我说:“现在山里的路修通了,不用转那么远了,几个小时就来家了。”母亲连连唠叨着:“真好!真好!以后家来可是便利了。” 兖石铁路通车后,我回家又能坐上舒适宽敞的空调火车了。 八十年代后期,电话线路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我第一次给家里打电话,妹妹让母亲和我说话,老人家激动得连听筒还没拿,就急忙讲起了话:“这么远就能听着你说话了,这不就是顺风耳么!真是赶上好时候了…”妹妹赶紧将听筒放在她耳朵上,我们母女啦了很长的时间。我觉着就在母亲跟前,就像在家里一样。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们国家更是驶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 平稳、快速的高速公路通到了沂蒙山里,我回家只用三四个小时。而且每天上下午都有车,方便极了。崇山峻岭、河流湖泊都阻挡不住通向四个现代化的康庄大道,这正是“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现在的沂河,光沂南境内就有几座大桥。前年回家,晚上走亲戚乘车走的辛集沂河大桥,看到桥面好宽好宽,路面光亮平滑,两边华灯高照,如果不是桥下的潺潺流水,我还以为驶进了城里的某个繁华街道呢 。这又是前沂河大庄桥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近年大庄桥又实施了拓宽和加固。大庄沂河大桥的功勋将载入史册。因为几十年来,从沂河发源地到临沂,所有的东西两岸的交通运输都要绕道走大庄桥,可以说它是联系两岸的纽带,它为今天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秋季,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聚首临沂,纪念临沂卫校(307、308)护士班毕业三十六周年。母校已找不到原来的痕迹,座座大楼拔地而起,花园式的校园里,当年我所熟悉的跨越护城河联系东西两个院子的小木桥已没了踪影。有的是鹅卵石铺成的曲径和错落有致的花池。先进的教学设备,优雅的学习环境,看到阳光、亮丽的学子们,心里感慨万千,幸福的后生啊…… 晚上相约来到沂河大桥观看夜景。美极了,美极了,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霓虹闪烁,人流如梭,火车、汽车分道奔驰 ,车辆行人互不干扰。这俨然是一座水上之城啊!哪里还有河东河西之分呢?已完全融为一体了。三十年巨变,当年过漫水桥的旧景一去不复返了。 儿女们成长在如今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时代,回家的路宽广而通达,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直至开上了自家的豪华汽车……连远在纽约、温哥华的孩子们也只用十来个小时就能飞回家团聚。这是三十年前连想也想象不到的呀。 我们国家进入高科技的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已惠及了千家万户。宽带联网将远隔重洋的家庭联系在了一起。通过视频可以面对面的拉呱聊天,可以看到对方的居住环境和一切活动,就像在一个家里一样。每当外孙通过视频向我汇报学习情况时,我感觉似乎进入了童话时代。 改革开放让我们祖国繁荣富强,改革开放让我们回家的路畅通、安全、快速、宽广! 改革开放让每一个中国人扬眉吐气,改革开放让我们祖国雄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2009年9月于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