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分类 >> 散文原创 >> 张溪芜 散淡四篇
  • 张溪芜 散淡四篇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7/15 阅读:1871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张溪芜 散淡四篇

     

     

    清凉的湖

     

    在暑热的煎熬中,我渴望清凉。恰巧作协组织“北京作家走进怀柔”采风活动,我便随团走了一趟响水湖。响水湖地处燕山深处,那里一片清凉。此乃耳闻,并非目睹。但在身临其境时,我的感觉却是“清凉”二字难以概括的。

    由于一路上观光赏景,到达湖畔时已是午后,这时头上的太阳仍在热烈地燃烧。我从车里出来,果有一缕缕清凉扑面而来。举目望去,只见满山的青翠,崖上瀑布如帘。蓝天白云之下,长城宛若一条灵动的巨龙,腾跃在高险的峰峦上,很是壮观。换乘敞篷游览车进入养生大峡谷,更是别有洞天。眼前的雪花梨、金丝枣、核桃、板栗、油李和香杏等各类果木,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仿佛到了花果山。峭壁上飞流直泻,在谷底荡起了悦耳的回音。我与文友们沿溪步行,朝着“京北第一泉”寻去。鱼在水中游,蝶在草上飞,我的心境被无尽的诗意浸润着。途中有一曲径,我拾阶而上,意在寻个幽静处,小憩一刻。沿路绿柳相伴,不时闪出一座凉亭或石屋。我坐在石屋下的石桌旁,点上香烟,悠然地展开一幅天然画卷,静心地品读着。一缕缕清凉的微风飘过树梢,枝上的翠鸟安祥地望着我,频频地说着清脆的鸟语。我已沉浸在美妙的诗情画意中,全然不知是翠鸟在与我对话。它的鸣叫忽然加快了节奏,我望着面前升腾的烟雾,猛然意识到它的提醒:这里是清凉而纯净的世界。于是我忙把烟头灭掉了,并朝它挥手致意。见它展翅腾空,我也回到了文友中间。在一片清凉中,我和大家一同登五行云梯,望潜龙神象;下长城古道,看沉香试斧;继而为游太极的奇鱼、生龙爪的奇树、变化石的奇木和若观音的奇峰发出同声惊叹。只可惜,响水湖的湖面极为狭小,若为畅游而来必大失所望。然响水湖畔可供游览的面积却很大,足有方圆十八公里,如信步一游又会大喜过望。“闲来山上看野水”,实乃一种奢侈的享受。

    晚餐后,我和文友们住在清凉且无蚊虫叮咬的农家院里,十分舒适。谁也没有睡意,就海阔天空地聊。聊着聊着,也就引来了山外的话题。山外的话题不免灼热一些。这样一来,弄得我彻夜难眠。天刚蒙蒙亮,我便独自出了院门。在宁静的山路上,我慢悠悠地走着,用心用眼再一次阅读面前的风景。偶然间,我见崖上闪出四个红色楷书大字——天设金汤。这才想起游区简介材料已作说明,此乃明万历年间河南人氏许茂杞之手笔。只是古人的手迹被今人刷上了红漆。再一侧目,则见一段修整一新的长城上彩旗飘飘。我驻足凝视,那一面面旗帜在我的眼前渐渐模糊,就见历史的硝烟滚滚而来。我了解长城的功用,可所谓“天设金汤”的长城,何曾挡住过进攻者的长驱直入?一部残酷的战争史表明,若无民心支撑,它不过是个弱者为自己壮胆的摆设而已。保护它,实是旨在以史为鉴。我想说,清凉而诗意的响水湖,是个养生的好地方。山野是天然的画卷,响水是清凉的音乐,不仅愉悦身心,而且滋养灵性。既然如此,就应该“天然去雕饰”,而不要在优美的音乐中穿插广告,更不要在清丽的画卷上涂抹血迹。只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才能守护这方山水的清凉、宁静和诗意。好在景区主人正在修正建设蓝图,来年这里必锦上添花。

    告别响水湖的时候,青翠的山野已然飘上一层绚丽的朝霞。我知道自己很快要回到暑热中去,不免有些失落。但转念一想,暑热毕竟是短暂的,而留在心里的清凉、宁静和诗意却是永恒的,于是便坦然了。

     

    蓝色之美

     

    赤橙黄绿青蓝紫,我最钟爱的是蓝色。

    十七岁那年,我被“文革”中产生的村政权剥夺了升学的权利,过早地进入了“广阔天地”。劳动间歇时,我拄着铁锹仰望天空,就见头上是无边无际的蓝。于是便知道了,在世间所有的色彩中,蓝是最广阔的。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大过天,因为天就是宇宙,而宇宙被迄今所有科学家确认是无限的。历代帝王朝思暮想的不外乎两件事,一是争天下,一是坐天下。争也好,坐也罢,他只能以天子自居,而不敢妄称天居其下。只有充满浪漫色彩的毛泽东敢说,“与天斗其乐无穷”。我当时做生产队水稻技术员,侥幸在这一年获得了丰收,于是便归功于“与天斗”的举措。不料,次年大旱,几百亩稻苗渴死在干裂的土地上,不得不改种玉米。我从此常常仰望蓝天,渐渐地开阔了视野和胸怀。三十五年后,我为一套“蓝色视野”文丛的封底奉献了一句话:蓝——天的颜色;蓝——海的颜色;代表高远,代表深刻。

    四十岁那年,记得是在深秋。我发现一所民宅的后墙下长着一簇毛毛细草,开着鲜艳的蓝花。由于不着阳光,它显得十分瘦弱。我小心翼翼地摘取了成熟的花籽,埋在了自家的院中。次年春上,院里果然冒出几团新绿。有阳光的照耀,它的叶片变得宽厚起来。到了夏日的早晨,出了屋门便见绿丛中闪现一片鲜亮的蓝花,格外的娇美。我平时不喜欢种花种草,可对这种蓝花却特别钟爱。考虑到通州旧时有“潞”的称谓,便自命名为潞草。潞草在我的土院里生根开花,一年比一年茁壮,一季比一季娇艳,形成了我孤芳自赏的一道风景。

    五十岁后喜欢收藏,不时地逛一逛古玩市场。市场里假货泛滥,我便让儿子跑遍长城内外以及大江南北,寻找精美的青花瓷器。青出于蓝而甚于蓝,儿子的眼力远远胜过了我。在河北衡水,他买到一只清中期青花加白小花盆——二甲传胪。我很喜欢它鲜艳的蓝色和画面,便将其归入我的私藏密不示人。我不喜欢牡丹,可对一只绘有牡丹的光绪仿康熙翠毛蓝尺瓶却喜爱有加。好些绘有松竹梅“岁寒三友”的青花瓷,都成了我爱不释手的心爱之物。在品尝那种清雅之美的同时,我的心态也在怡然中渐入了一种新的境界。

    当然,蓝色中包含着霁蓝、天蓝、海蓝、翠蓝等多种属于同类的颜色。我所钟情的当属翠蓝,它是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在这种色彩中,你看不到恐怖的阴暗,也看不到浅薄的恶俗。它在清雅中展示着高贵,它在鲜亮中张扬着纯净。

    我不是一个高雅的人,更不是一个纯净的人。然而我向往高雅,向往纯净,所以我爱蓝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我只向蓝色躬身。

     

    似竹非竹

     

    不知哪股风吹来的种子,我家的院里长出了许多狗尾巴花。说是花,起初很像细茎宽叶的野菜。几场雨过,它们便疯长成一片风景。经过夏日里阳光沐浴和雨水的浇灌,入秋后就长成了一棵棵茂盛的花树,粉红的花穗十分耀眼。我闲暇时常用镰刀削枝打叶,使其裸露着全身的骨节,猛一看极像竹子。一位喜欢书画的朋友来访进院后眼睛一亮,说竹子开花啦?我说你细看是竹子吗?他满眼困惑,说莫非是杂交竹子?我说这不是竹子,是我整枝打杈后的狗尾巴花。他看看我,又看看狗尾巴花,依旧满目茫然。直到我拉着他走到花树旁仔细观看,他才恍然大悟。

    我们聊起书画市场,他说太乱。我说是这样,仿品太多,而且做旧的手艺越来越精。他说这倒不奇怪,奇怪的是一些刚会照猫画虎的雉儿,竟敢以艺术家自居。你说不信吧,他有证书,有奖杯,甚至上了号称“世界艺术家”的辞典,而且很多报刊上刊登着他的彩照和评介文章。我说主要是钱闹的,有钱买个虚名并不难。他说这么一来,得有多少人上当啊!我说上当在于不懂眼,懂眼的人从不怕假,更不怕乱。我摇着似竹非竹的狗尾巴花,说这类东西只能骗人一时。朋友点头。

    送走了朋友,我转回来再次凝视满院的狗尾巴花,就觉得这种似竹非竹的东西太多了,它已经在许多地方扎根生芽,甚至开花结果。于是,我用铁锹挖掉了它们。挖了以后我才明白,假如我不为它们整枝打杈,谁会把它们看成竹子呢?

     

    临窗听雨

     

    唐诗里有不少写雨的佳句,其中最著名的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显然说的是春雨,而且是春雨中“委婉”的那种。这比庄稼人所说的“春雨贵如油”要有文采。我不会品诗,但喜欢听雨。听雨的时候也会想到诗,或者想到楹联。容易让我想到的,大都是与人的心境较为接近的那种,如,“竹屋青灯听雨坐,石床黄叶看云眠”

    我喜欢临窗听雨。

    春天的早晨,窗外沙沙沙地降着小雨。我会临窗一坐,品着清茶,细看淋雨的青枝绿叶怎样的鲜活?

    夏天的午后,窗外乌云滚滚,雷声大作,哗地一场暴雨倾斜而来。我会临窗一坐,点一支烟,借闪电的光亮注视大树劲挺的姿态。

    秋天的黄昏,窗外噼噼啪啪落着雨点。我会临窗一坐,捧一本书,不时地瞟一眼落地的花朵。

    初冬的深夜,窗外下雨的时候,我已经在梦乡里观赏着漫天飞舞的白蝴蝶。临窗而坐的,是我坐过的那把椅子。它麻木而愚钝。

    我一直觉得我临窗听雨的样子,也是一首诗,或许还是一首可以打湿自己思想的诗。

     

 相关文章
     1687 次 2012/5/25
 彭乐山 美哉,通州昔日的闸桥    2024 次 2012/6/27
 郑伯仑(北京密云) 浩然在云水    1529 次 2012/7/6
 登楼锻炼乐怡然    1269 次 2013/11/6
 陈克强 和儿子共同成长    1664 次 2012/7/16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