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走进台湖国画院
我学过一点画画,后来自己贪图安逸,不肯努力,以至只能将就教教初中生的美术课,到外面遇到画画的人,竟不敢提自己学过画。反而是朋友,一遇到会画的人,就大肆宣扬“这位也是画画的”,弄得我总是尴尬懊悔并常暗自发誓要重拾旧艺,遗憾的是只剩一个常立志。偏偏,人家主编又分配我写台湖国画院。我这半吊子到此时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也就只好避重就轻,浅浅地谈谈对台湖国画院的感受,外行而致文章艰涩,让读者见笑了。
台湖国画院本是一处废弃的纺织工厂,位于台湖镇政府的对门,经年累月闲置,因残破无用而堆砌、蹲守,杂草乘机以入侵之势大肆疯长,撒泼似地趴扑上去,这庞然之物越发萎靡孱弱,破败不堪,等待的似只有倒塌在岁月里,或干脆被拆除夷为平地。
怎样才能把它保留,换一腔全新的血,再蓬勃出新的生气?有人大胆地想,并且做了这件事。
2004年,废弃的纺织工厂旧貌换新颜,它被重新整理、改造、装饰。2008年,台湖镇进行投资,国画院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太阳能发电路灯、地源热泵等节能技术,有效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资源,与台湖镇建设“节能生态型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一拍即合,正式确立了台湖国画院的新身份。
国画院占地一百余亩,是目前全国最大且专业性、学术性最强的画院之一,西拥北京国际图书城,东北揽中国陆军航空兵学院,南面临千亩绿色采摘园和度假村。
如今,我们面对这座绿地景观、水系景观装点得格调新颖的文化产业园区,典雅且具传统特色的画家工作室、宽敞明亮的美术馆、培训教室、电教中心、多功能厅、行政办公楼,已再难寻见旧厂房那一副形将殆尽的颓败景象了。
计9000平方米的60余间画家工作室各自相对独立,净高6米,宽敞明亮,具有良好的创作条件。目前入驻的40名画家均来自全国各地且在国画领域颇具成就和造诣。陈平、唐勇力、史国良、何家英、张立辰等国画名家亦在此研艺。画院1000平米美术馆,是艺术家展示作品的窗口和平台。
短短几年,画院立足于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中国书画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以传播国画精髓和服务画家为出发点,它已成为集国画名家、国画交易、装裱、培训、学术交流、展览、艺术品咨询、信息汇聚、旅游景观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中国画艺术研究机构和文化产业基地。
我到过国画院两次,一次是去参观“薪火相传——唐勇力教授工作室研究生作品展”,另一次就是去跟郝邦义院长聊天,了解国画院的林林总总。
几年前,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张立辰先生亲自奔赴山东花费数天时间,精心挑选巨石,并提写“中国精神”四字。宽阔的文化艺术广场上,硕大的灵璧石安然而立,它面朝大路,把那股精气神一览无余地展现给台湖,展现给北京,展现给中国,展现给所有人。
我远远地看它,看它洁白的质地,看它柔和灵巧的轮廓和气质,看它与绛红色基调的主建筑之间的呼应,阳光照在它身上,和煦的风在孔隙间穿梭,它好像有了生命,有了动态,有了艺术的灵感,有了浑然天成的中国精神,这是不是意味着台湖国画院意欲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上精神百倍,奋马扬鞭?
2008—2011近四年间,国画院已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画大展、盛世丹青——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等10余次。
2008年11月,台湖国画院迎来“第一届中国画大展”。展厅回旋,观者如织,人们屏息静气鱼贯而入,放轻放慢了脚步,在宽阔高朗的画壁前凝神观望。
除画院画家作品外,画院特邀画家尼玛泽仁、史国良、陈平、林凡、何家英、田黎明、李小可、李庚、陈传席等画家为大展作画。
11月6日,院长郝邦义再三斟酌,郑重投笔,有前言如下:
戊子金秋,时逢改革开放三十盈载,举国鼎沸,全民欢庆。炎黄子孙喜迎盛事,更有海内画坛圣手数十,承蒙时代之恩,聚于台湖国画院,奋笔当歌,泼墨代酒,盈心内画仙灵性,纵天地山川豪情,正所谓“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台湖之灵,不在皇城地脉的浩荡贵气,而储于台湖人后天的文化向往。一尺幅小镇,竟期容纳三山五岳;一斗方村子,竟可题跋四海贤才。台湖真正之所需,文化滋养、艺术氛围及天地视野也。台湖国画院的落成,乃台湖人百米长卷点染出的第一笔。此浓墨重彩的一笔里,远于“山野村夫”的志存高远;能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之高迈个性;足证台湖欲举一己之力,亦要搭建“天下文化大舞台”的沛然豪气。台湖未来之景已然,真谓“中华翰墨,于斯为盛”的文化产业大轴也。
时曰:“台湖人因墨启象”;来日,台湖人“由象达境”。乃台湖人之发展目标,会存于台湖国画院众艺术家之美好心愿耳。
值此盛典,同道把臂,“坐中还有赏音人,能岸乌纱倾大白”。不妨狂饮一杯,即使“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聊博一哂,又如何?
为改革开放!为文化发扬!为台湖!为北京!为中国!
是记之。
我特别欣赏文中运转凝结的气魄,于是,毫不客气地照搬过来,邀读者共享。也因此,对台湖书画院、对郝邦义院长初步有了感性的认识。
有了这样的认识,便奠定了加深认识的基础,有了进一步了解的愿望。
我于是开始认真地读国画院历次展览中的作品。
只说一人一画吧?
第一届中国画大展作品集里有幅作品题为《盛世丰年》,作者杨秀坤。这是2007年作者应人民大会堂之邀,创作的一这幅以反映陕北农民丰衣足食和丰收喜悦为题材的作品。画面描述的是陕北温馨祥和的一家人,在收获的季节里围在院中,或蹲或坐,老汉捻着旱烟,老婆儿搂着孙女,青年男子手握饭碗笑脸洋溢,其乐融融的场景。画面疏密有致,虚实相生,形象生动,整幅画有如醉人心脾的一股田家烟火气,让人回味、神往。
看这幅画,有种感动。作品散发出的生活之美、人性之美,充满诗情画意。我后来看到作者常常描绘北方农村充满质朴和憨厚神态的农民形象,不知不觉,这些作品就隐隐地勾起一抹乡情,继而又明明白白地闪出一道道光亮,我想这光亮便是作者热爱生活的笑影,是他在广阔的生活海洋里徜徉、思考、沉淀、凝结成的灵气。
这种感受,可谓“未识其人,先闻其名”。这种闻,不是源起他人无度的吹捧,是由观其作品,引起的共鸣和感佩。
后来,通过资料和一些作品才知杨秀坤老师是著名国画大师黄胄先生的得意门生,1972年正式从师习画,多年以来匍匐于画纸之上,于生活中寻求灵感。为了使作品有生活根基,富有生命力,他曾多次深入农村、工厂、山区、林区、矿区、牧区,乃至偏远的大西北。杨秀坤毕生谨记恩师教悔,笔耕不辍。
如此,便可验证杨老师在国画创作上一直以来的孜孜以求。画画是个苦差事,需消耗大量体力、精力深入到生活的最深处,更需要勤学苦练,修养心性,这恐怕是所有能够收获成果的名家不可或缺的品质。人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此,或可推断国画院众画家的勤耕善思。难怪郝院长一再强调为保证国画院血统的纯良,画院画家必先通过艺委会关于其人品、画品的考证检验。
如今,众画家自身勤于创作、研究,还开设研究生班,带学生一起在国画领域不断探求。有了台湖国画院,有了这一批老师为范,有了他们带出的一批又一批学生,我像看到一条路,他们正稳稳当当地走在路上。
我想我该感谢与郝院长的这次谈话,他让我初步结识了一个群体,一个近在身边踏实做事的群体,他们给了我认真对待一件事情的勇气。我想我们通州人该感谢,在国画领域,他与众人做了一次新的尝试,为通州乃至中国营造了一个国画研究、推广的环境,这是我们通州的骄傲。
至此,我想我该暂且收笔。一两面的了解,过多地赞颂一定不够客观。畅想台湖国画院的未来,似又不如国画院人自己更有资格。分析它在画坛的作用也该交给后世。再写下去,怕有凑字之嫌,不如就此留一个悬念。请读者自己去结识它、熟悉它、解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