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洋 《运河文库》——原创文学的丰储富仓
《运河文库》丛书至今已出版第八辑了。煌煌80部1200万字文学艺术作品集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在一个地区乃至全市文化界不能不说是一件大事,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
社会中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包括出版业,其数量的规模化与质量的精致度是出版业盛衰的的标志,而检验其是否达到发展繁荣的标准之一就是这些出版物是否具有原创性。
诚然,文艺创作既然是创作就具有独创性,然而,独创性也是建立在世界、中国几千年来的丰富文化遗产之上的。原创性相对于二度创作、改编成其他艺术门类同一内容的劳动来说,它是第一性的,具有不可重复性、高度的概括力与典型化、巨大的张力……总之,它为一切后续者提供了源头活水,它是艺术之树常青的根基源泉。
通州有丰厚的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出现过许多文学艺术大师,但那都是已逝的盛景,原创性才是它如滔滔运河永不枯竭、长流不息的诗意化的根本所在。
文学,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是一切人类进步发展的、精神的成果囊括。千年流淌的大运河产生了举世闻名的运河文化,运河文化又与其他文化支撑起整个中华文明。
《运河文库》丛书的出版是时代的产物,它显示了通州作为运河文化发祥地的丰厚底蕴,证实通州的文学队伍阵容已颇具规模,走在全国前列。历年来出版的《运河文库》丛书无论数量、质量,都是通州有史以来之最。八辑丛书包括长篇小说11部,中短篇小说集24部,散文报告文学集23部,诗歌集14部,其他如戏剧、文学评论、艺论、史论等8部。题材以当代生活为主,兼顾历史题材;手法、风格异彩纷呈;作者职业包括工农兵学商脑力工作者及体力劳动者。他们来自生活第一线,有深厚的生活积累;他们敢于探索,勤于笔耕,开掘了他们独特的生活领域及发挥了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运河文库》丛书的连续推出,更壮通州文学队伍行色,唱响精神文明建设凯歌。
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有地位才能有发展。《运河文库》丛书的顺利出版,得益于它作者的本乡本土,饱含热情;内容贴近现实,与当地的各项文明建设同步;艺术上的形象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兼备,而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有历史的丰厚积淀,现实的浓郁的文化氛围;有领导者、决策者精神上、物质上的关注支持,《运河文库》何愁办不下去。
《运河文库》丛书今后将继续出版,始终成为业余作者发表作品的园地。《运河文库》丛书永远把发现和推出新人作为己任。丛书仍将本着刘绍棠“致力具有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乡土题材的创作”的宗旨,对“地方特色”、“乡土题材”坚持并发展,但也不因此而拒其它风格、题材的作品于门外,显出小家子气;重视新一代作家,重视住通作者的创作,当然是《运河文库》丛书的一贯主张。
历史上的大运河是推动通州和北京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动脉,它的生命在于流动;今日的《运河文库》丛书从诞生、成长,到走向繁荣,仍然离不开它的开放性、兼容性,永远的流动性。流动即创新、创意、原创性,保持活水常换常新,运动令世界焕然,使艺术之树常青。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能没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中的群众文化创作活动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而文学出版物又是这个文明程度展示的窗口。有理由相信,在党的“文化强国”精神指引下,《运河文库》将闯出一片新天地,通州人民创建全国文学之乡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