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老 家 具
胡同里的老式家具,每一件都有其显著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得珍贵。
胡同里的老式家具,精工细作,工艺高超,受人追捧。所用的材料,多为上等好木材,也就是俗称的“硬木”。这些硬木,可细分为紫檀木、鸡翅木、铁力木、黄花梨、乌木、红木六大类。以黄花梨为例,木质颜色从浅黄至赤紫发亮为上佳,木质坚实,花纹美好,敲击时清脆如磬,闻之芳香四溢。
拿这胡同里大户人家的门道来说,如果上前啪啪轻拍门钹,两厢大门打开,门道里就摆放着一种长条矮凳,正式名称——门凳。
这样叫它,是有其缘由的。一则这是为看家护院、站岗护卫的人,专门准备、摆在门道内的。二则它是方便这些人歇息腿脚,比一般的条凳低矮且面板极厚。甚至是用方木制作,外表笨重也极少移动,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说到这里还有一件十分普遍的家具,叫做木杌(北京人俗称马扎)。这是采用六根木方凿卯穿孔、覆以座面,在生活中常见的坐凳,存放、携带、使用极为方便。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件家具,据记载早在明代已有使用,清中期《北齐校书图》的大官人坐的就是木杌。较之现在的样式,那时的木杌要高一些大一些。在木器收藏界有使用黄花梨做支腿,蓝色丝绒织成回纹或纯牛皮条制作的老物件,真可谓精工绚丽,时至今日堪称珍贵。
在许多家庭使用的家具中,最常见的还有一种被称为“几”的老式家具,如果细说可列举出茶几、花几、香几等不同样式。
一般人,对这“几”没有明显的区分。但在过去,实际使用中却有着不同的作用,切不可相混淆。
举例花几,比较好理解。这是讲究的人家在厅堂里摆放盆栽花卉如牡丹兰花(俗称花盆)、盆景松兰梅竹的家具,也称花架子。而香几(大的称香案),也是富贵人家在厅堂间摆放香薰的家具之一。香薰,有铜质、陶瓷、景泰蓝之区别。大型的香薰,多以宫殿寺院落地摆放。小巧精致的香薰则摆放在香几上,室内焚香妏麝芳香四溢。还有的人家要供奉祖宗牌位焚香后置于香炉内,所以就有了香几的使用。这些“几”外形基本上分为方形、圆形及异形。大小高低上,就相差得较多了。
浏览古典家具,你会发现独腿的香几、四条腿的香几较为普遍。我小时候在一位荣宝斋工作的亲戚家见到过最多六条腿的硬木香几,圆鼓形,鎏肩内翻马蹄腿,精美华贵。这些“几”类,不乏紫檀木、鸡翅木等高档木料。就其“几”面来说,有木面的,也有镶嵌石材面的。石材的选择上,多以大理石、花斑石、绿石和青石为主。此类石材,纹理细腻,图案清晰,似浮云如山水田园状为最佳。
那时胡同四合院的人们,没有如今方便整洁的卫生间洁具盆使用,大多数人家日常洗洗涮涮中,接触最多的就算是脸盆架了。
每家每户均使用洗脸盆(旧时称面盆),简陋人家就将面盆放在砖垛上、旧木凳上或者就地摆放使用。而大多数人家,还是使用面盆架。
您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简单的一件家具,到故宫参观过坤宁宫、养心殿的人们会发现,就连皇帝皇后包括王公大臣们的寝室,日常起居也离不开这个东西。
实用精美的面盆架从样式到材质,风格各异,别具特色。仅说样式,支架有三足(腿)、四足、六足的。有些四足、六足面盆架,还可以折叠成一字状收拢;有的面盆架下部支架覆面,其上镂空雕花;有的支架做出造型,多饰花鸟缠枝。支架上部搭晾毛巾、放置胰子(肥皂)盒。有平直一杆、两杆和三杆;有弧线形多层杆;有晾杆处配一块照镜式、三面照镜式。支架和晾杆处还有填塞雕刻花格板的,图案有灵芝状、云水状,或者麒麟送子、四季祥云等内容。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睡者,卧于床,这是常理。人的一生使用最多、卧室内主要摆放的也是床。对于床,老北京的讲究也不少。
我的记忆中,五六十年前,在北椿树胡同居住时许多人家睡的是“炕”。最初的平房屋里大多搭建着“炕”。以北房为例,这“炕”一般位于两侧厢房的南窗下。老北京有“一间屋子半间炕”的老话,实质是东西一拉溜儿,通铺。
床,是人们讲究舒适、讲究卫生、生活进化的一种体现。目前有木床、竹(棕)床、铁艺床、铜管床多种类型。
说到床,也同样是风格各异样式繁多。旧时,对床的称谓,仅限于罗汉床、架子床这两种。罗汉床,接近于现在有些人家使用的“榻”,是三面围以矮挡板,短围栏床的一种。此床上,经常是摆设一张炕桌(亦称花桌、牙桌),为主客两人对坐品茗、手谈对弈时使用,也有卧靠歇息的。真正晚间睡觉时,还是睡床。架子床,则是有床顶(盖),有床柱木床的统称。仅以此床柱雕花板而论,就有品字形、十字涤环形、正口字形、月洞门形等等。此床内还装有挂檐扙,方便悬挂帷帘垂幔,给人婉约幽静之感觉。通常在床前,还要摆放一只脚踏凳(古时称脚床或踏床)。这种脚踏凳的样式、颜色、规格讲究,要与架子床相一致,例如床腿是鼓腿,那么凳腿也必须是鼓腿。在收藏界曾经出现过紫檀木架子床,却配套不上脚踏凳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