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管理
“第五代”靠集体创作出道他们有赤子之心
凤凰网文化:当时是什么原因接触到《最后的疯狂》?
芦苇:后来我在厂里边,当时因为跟明星那边关系好,彼此也熟悉,都是朋友,后来厂里当时是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我们当时拍的一部电影其实是叫《他们正年轻》,这个电影到今年为止来看它是封杀了,它一直没有公映,实际上是拍我们叫中越反击战,它是拍一些普通士兵的生活,《他们正年轻》,我当时其实是做这个电影的美术,我和曹久平,我们俩都在做这个美术。
凤凰网文化:现在这些人名都是响当当。
芦苇:拍这个电影的时候,跟周晓文,这个电影的剧本当时周晓文,因为跟他熟,他也相信我,他一边拍,有些他觉得剧作上有问题,他会找我来切磋,甚至让我来重写,那我就给他重写。
凤凰网文化:我也挺想还原当时那些场景的,就因为那会儿和平整个电影圈的也没有那么大,然后怎么大家就在一个屋子里。
芦苇:那个时候他就第五代的出山都是集体创作,都是一伙人,其实《黄土地》的模式其实是各个青年的摄制组它是一样的,你比如说张艺谋是摄影师但是其实他是参与了整个剧本修改。
凤凰网文化:彼此界线其实并不明确。
芦苇:那是叫集体创作,包括讨论剧本的时候,剧本过去在我们的概念里面实际上只是导演的事情,但其实在第五代不是,它的就要是摄影要参与,美术要参与,录音要参与,表演要参与,它方方面面都要参与。
凤凰网文化:当时是现实条件决定了,还是说整个和那一代人的风气?
芦苇:它是和那代人的风气、条件有关系。
凤凰网文化:您给我讲讲那代人的风气。
芦苇:他那代人的风气我觉得就是说在拍《黄土地》的时候最大的问题,那一代的电影人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有理想主义的追求,电影对他们来说是梦想,是理想。
凤凰网文化:无论后来大家路多不同?
芦苇:对,当大家站在出发点的时候,那时候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赤子之心,对电影的一种驰骋、一种追求,一种把电影作为自己的一个人生使命。
凤凰网文:现在听这些词觉得有点遥远吗?
芦苇:当你离这些词遥远的时候,那个电影的品质你可想而知。
凤凰网文化:对,我们这种常年看院线的,体会不到太多您说的这个字眼。
芦苇:我只是如实的把当时的状态,就是第五代人他们在出山的时候的状态,那个时候真是,他们对电影真是可以用纯真两个字来形容他们的状态。
凤凰网文化:再讲讲具体的细节,然后当时你们怎么讨论,后来定下您为编剧了?
芦苇:我当编剧纯属是阴差阳错,就是给周晓文他们这些人就开始帮他改剧本,后来到《最后的疯狂》干脆就是上手写开了,那就不是改了,就是指导员说这个剧本后半节你来写,那整个后半节就是终场戏都由我写了,然后就开始写,写了后来那个电影拍完之后反响很好,得奖了,金鸡奖得了特别奖,也卖了很多钱,当时是卖口碑,我们卖了有300多万块钱的口碑,我们的成本当时只有100万,可是我们卖了300多万。
凤凰网文化:这100万当时好找吗?
芦苇:当时是厂里投资,那个时候还是厂里投资,那个时候私人是不可以投资的,也没有私人公司,那时候哪有像今天公司有一半是私人的,那时候根本一家都没有,所谓投资都是厂里投资,实际上是国营企业做的。
中国电影若想质变需对“类型片”达成共识
凤凰网文化:您从业又比较早,那会儿至少有类型电影的意识了,已经开始。
芦苇:一接触到电影的时候,他第一个问题就是类型,这个是作为我来讲,我是干美工出身的,它类型它是要影响到你这个电影方方面面。比如说我们说我们拍第一个电影《他们正年轻》,是一个战争题材,第二个电影就是《最后的疯狂》它是个警匪片,你立即就接触到一个电影表述方式,它到底是个什么类型的电影。
凤凰网文化:都有个框框可以套进去。
芦苇:它有一个创作的规律,它有一个规律模式,就跟我们在听故事的时候一样,你听《红楼梦》这是一种叙述方法,你听《水浒传》它是另外一种叙述方法,它是不一样的,你要用《水浒传》的叙述方式去讲《红楼梦》要出问题的。
凤凰网文化:像你觉得还没搞清这个问题。
芦苇:这个问题我很遗憾的,就是说,我干电影干了将近40年了,看到很多人到今天,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一头雾水,我觉得很不可思议。
凤凰网文化:有什么原因吗?
芦苇:我觉得我们的教育体制一定出了严重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体制肯定是一个书本对书本,肯定不是一个研究实战的一种体系,它一定是个从概念,从书本到概念,从概念到书本,我亏得没上过学。
凤凰网文化:有办法吗,什么时候大家可以意识到这个类型的这种必要?
芦苇:那我觉得就是什么时候大家意识到类型的重要的时候,有了共识的时候,也是中国电影就是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时候。
凤凰网文化:不可预测的时间?
芦苇:不可预测。
凤凰网文化:也可能还很久。
芦苇:是,就我们看到现在中国的电影很多问题,就是ABC问题其实归纳性就是类型,第一个就是类型问题,就是你这个类型不清。
凤凰网文化:比较悲观?
芦苇:它不是悲观,它是个现状,就是你必须要面对这个现状,就是如果我们说你必须要,它是个实际情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