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分类 >> 杂文原创 >> 乔迁琐记
  • 乔迁琐记
  • 来源:原创 作者: 傅培宏 日期:2012/12/8 阅读:1514 次 【 】 B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进入冬季,天渐渐凉了下来。到了该放暖气的时候,妻子说:“咱搬到那边去吧,那边暖和,省冻着您爷俩儿。”妻子说的那边,是几个月前单位刚刚分给我的房子,在市政府家属院。本来早就装修好了,只是怕装修材料的污染,迟迟未入住。

        大学毕业后,听从了老同志的教诲,不假思索地一头扎进了家乡的一个机关单位。本指望只要好好工作,便会平步青云地扶摇直上。可谁知党政机关是一个壁垒森严的场合,一切都按等级序列依次待之。不说别的,全社会都在热火朝天地开发和买卖商品房,机关还是照老样子分房,分来分去,年轻的级别相对低一些的晚辈只能跟在领导后面住旧房和小房。有好多已近中年的同志仍然住着40平米的据说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当然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既然住新房无望,人们便各显神通,纷纷到开发的小区买房子住。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陪一个准备买房的文友去看房子,房子是建在超然台原址的单位职工住房,100多平米,结构也不落后。不料,文友看中了,他老婆却死活不要二手房。我回家和妻子一商议,早就盼着住大房子的妻子竟一口答应,于是,我们一家就成了这套房子的新房主。夏天买房时没注意,到了冬天才知道,房子不供暖。这下可好,白天多少有些阳光还将就,一到晚上,三口人猴一般蜷坐在沙发上,靠一台800瓦的卤素电暖器维持着看电视。最怕的是洗澡,提前半小时打开电褥子,脱衣服打哆嗦,出来卫生间打哆嗦,这两哆嗦,把我们三口人哆嗦怕了。儿子干脆耍无赖,能不洗澡就不洗澡,晚上做作业也是坐在开着电褥子的被窝里。

        照妻子的话说:“老天爷长眼,懒人也有天上掉馅饼的机会。这不,俺革命20多年,住了20多年的“狗窝”,这不终于在房子上修成正果了,政府院里盖新房,有了俺一套。不光俺高兴,拿到钥匙那天,电话一打,在青岛给小舅子看孩子的丈母娘立马杀了回来,还带了不少银子给俺装修房子。丈母娘亲自监工,嘁哩喀喳,月数下来,好家伙,小宫殿般的新房令全家心花怒放。装修完毕喝完工酒那天,看着忙碌的妻子,瞅瞅消瘦了的丈母娘,望着欢喜得在地板上打滚的儿子,俺的心里溜溜得那个酸,就差掉泪了。

        我和儿子在家务方面有着十足的惰性,要不是妻子再三催促,加上家里冷得实在是坐不住人,我和儿子是不会愿意提溜着坛坛罐罐搬家的。吃罢晚饭,响应妻子的号召,全家人提的提,抱的抱,扛的扛,直奔新房子而去。

        开门走进屋里,打开客厅的灯,耀眼的灯光映照着屋里新鲜的一切,包括我、妻子和儿子。不知为啥,三口人跨进门后愣正了一小会儿,都面带微笑谦让着往里走,那感觉不是这房子的主人,像是来做客。放下东西,各人毫无目的地这里瞧瞧,那里瞅瞅,在我老丈母娘拾掇得非常条理的空间里不知自己该干点什么。好在不大功夫,都进入了主人应有的状态。妻子忙活厨房,儿子跪在地板上调电视节目,我则将岳父养在阳台上的几盆花搬进客厅,分别放在电视柜和花架上。在养花上,岳爷是个外行,又长期住青岛小儿子家,家里的几盆花靠他女儿我妻子隔三岔五去浇浇水,花的长势也就可想而知。我将剩下几根茎叶的蟹爪兰浇了又浇,把只有几个叶片的一叶兰的瓷盆抹了又抹,又在几个花盆里撒上数量不等的复合肥。侍弄完花,我顺手扯块抹布,没活找活地抹巴起老岳母不知抹过多少遍的客厅的木制摆设。这时,地板上正在调弄电视的儿子嚷嚷道:“爸爸,这有线电视插头坏了,图像不清晰,俺姥姥老在家时就说不好用。”我说:“算了,明天我找人看看。”儿子答道:“不用找人了,就是插头不好用,我到咱那个家拿根线换上吧。”我接着说:“时候不早了,天怪冷的,明天再说吧。”“没事,我不怕冷,我一会儿就拿过来了。”儿子的口气很果断。“好,那就去吧!”我同意了儿子的请求。儿子蹬上鞋,飞一般窜下楼去,脚步震得楼梯山响。儿子走后,我跟厨房的妻子说:“咱儿子怎么这么高的积极性?”妻子抬头朝我笑笑:“还不是让新房子给刺激的!”正说着,一头汗水的儿子手里拎着有线电视信号线破门而入,三下五除二,电视信号在儿子手里又达到极佳的效果。

       已过10点,该干的都干完了。全家人在暖煦煦的房子里洗了入冬以来第一个舒心澡,儿子洗完澡自言自语地道:“嗨,终于不用哆嗦着洗澡了。上床后他又随口来了一句:今晚这觉咋睡,条件也太优越了。儿子一前一后的两句话,逗得他妈“噗哧”一声笑了起来。熄灯上床后,新床,新被,新褥子,新的气味,房间里簇新的一切令闭上眼后的脑海里锃亮一片。我怕影响妻子,尽量保持着安静状态想一些事情,可妻子老是翻来覆去地调整着睡姿。好长一个时辰,可能妻子感觉到我也没睡着,贴在我耳旁小声问:“睡了吗?”“没呢。”我小声答。我又小声对妻子说:“看来咱儿子说对了,今晚这个觉难睡啊?”妻子在黑夜里悄声地笑了。

        妻子终于进入了梦乡。我却在迁入新居的第一个夜里突然记起了一句话:日久生厌。我曾经搬过两次家,住得都是旧房,且都只有几十平米。本来老房子就缺乏新鲜感,住时间久了,自然会生出些生活的疲劳感。儿子的房间有些乱,妈妈让他秩序一点,他会回敬妈妈一句:这破房子,那么讲究干啥。有时候因为我的马哈弄得房间一片狼籍,妻子责怪我,我也会和儿子一样嘟囔道:“等哪天住上宽敞的新房子,我会注意的。我和儿子我行我素,妻子仍是该叨念叨念,该拾掇拾掇。

        日久生厌,这令我首先想到了我们的工作状态。在单位,常听到一些小年轻的发牢骚:这活儿,真没意思!的确,一个生气勃勃的二十郎当岁的青年,日复一日的接电话,下通知,或者坐在桌前写着千百篇一个面孔的官样文章,怎令他不感到疲倦,又怎么会让他有新奇感,长此下去,他肯定不会每天抖擞精神去面对那摊子避之唯恐不及的工作。但如此的国情使然,不管你学的是什么专业,有何特长,工作对你来说,大多是机会和一些偶然的因素选择你,而不是你喜欢选择什么。尤其是当下的机关单位,这份得来并不容易,且外人看来很是体面的工作,十几或者几十年下来,甚或熬到退休,多少年一贯制地重复着一种思维,操练着几种动作,说不疲劳是假的,说声无奈才是真言。当然,企业工人也不例外。我曾经参观过许多所谓的现代化企业,望不到头的异常状观的流水线,流水线上移动着的小山似的半成品,工作台上不敢有半点懈怠的员工,员工每天十几个钟头重复着成千上万个一样的姿式。一天,新奇,两天,也不会烦人,常年累月地如此造下去,人就会变得像流水线一样的机械。某日,一位服装企业的经理跟我说:“原来的职工累跑了,新的工人又不好招。”我回答他:“招不着是很好理解的,因为你招得不是人,是机器。”经理苦笑着点了点头。

        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发达国家失业率高,就业压力大,我们也常在电视上看到美国人,德国人,抑或是英国人和意大利人,一部房车为家,拉着全部家当满国家转。在中国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人家却乐此不疲。岂不知,光知道人家的失业率高,不知道人家的就业率也高,人家的失业就意味着再就业。失掉一份工作,再寻到一份新的工作,这一失一寻间,意味着工种的不同和工作环境的改变。调换工种,就是去从事一种全新的业务,改变环境,就必须去新的环境中适应陌生的人和事。人是陌生的,事是陌生,这陌生就意味着新奇和挑战,就会吊起人们去勇敢面对的胃口和意志。人不断适应环境,环境也随时影响着人。适应和影响的过程就是走向和谐的过程,因此,发达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随和和友善,是社会体制和社会状态优化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其它因素所能左右的。

        我岳母从参加工作那天起干的是商业工作,从乡村代销点干到城里大的百货超市,直到退休。我记得问过她一次,意思是四十年一贯列地卖针头线脑,不觉得厌烦嘛。她确切地告诉我:不烦。她说,商业零售几乎每天都要和新的商品打交道,新的商品对售货员有新鲜感,售售员会在新奇的感觉中去尽快熟悉商品的产地、属性、功用和价格。岳父母退休后,一向不大顾家的岳母却带领岳父精心地拾掇起家务来。80平米不大的房子,岳父母加上我们三口,以前老觉得有些窄巴,可经过两位老人的精心调理和安排,竟觉得比以前宽敞了许多,也亮堂了许多,房中的一切物件都显得那样合理和必然。我们三口从岳母家搬出后,还是经常去那儿吃饭,在不知不觉中,我就会感觉到房子里又有了新变化。噢,两位老人又把其中一间里的写字台调整了方向。岳母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虽然没有很高的文化程度,只读过几个月的识字班夜校,可能是因为几十年商业工作养成的习惯,由上班时的货物摆放延伸到退休后家中的物件摆设,她要努力让家中的所有物品,包括条桌、橱子、茶几、冰箱、床等等的摆放,尽力呈现出一种会让所有人接受的感觉,这种被人接受的感觉就是:新鲜、舒服、漂亮,让其中居住的人耳濡目染地体验生活的快乐和至美。我和岳母相处了近20年,20年时间里,我从来没听过岳母抱怨过什么。快70岁的人了,她从来不让自己闲着,赶集上店,买米买面,缝补浆洗,照看孙子,侍弄花草,管理舍区,她没有不愿意干的,也没有干不了的。她对每一项具体而陌生的营生都投入相当的精力去琢磨和应对。当然,我见过相当多的和我岳母一样的从艰苦年代过来的人,他们知足常乐,他们善于承受,他们不怕吃苦……,但应该说,像我岳母这样时时感受生活之美和生活之新的人,尤其是老人,还不是很多,因为我们会时常发现身边的许多人在狼狈地应付生活和马虎地敷衍生活,就连这些人的走路都像踩着棉花。

        我有两个内弟:大的搞科研,常居德国;小的从事财务工作,暂居坦桑尼亚。老大36岁干博导,带领一帮子博士硕士研究花啊草啊的,常年在世界各地奔波。有一次,我望着不到30岁就完全谢了顶的大舅子说:“你整天这样风尘仆仆地,不累吗?”他说:“累啥?我的科题里和显微镜下,都是些有趣的大自然的奥秘和景观,你们这些官员是体会不到的!”他说完,我就无言了。远在非洲的小舅子一年回不了一趟家,整天拨拉那些令人枯燥的数字,在常人看来实在无乐趣可言。可他不这样认为,他说,非洲是有疾疾、埃博拉病毒和艾滋病,也很贫穷,可那里市场很好,风光挺美,这些令人愉悦或者给人带来挑战的东西,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和工作热情,人活一世,趁着年轻,为啥不去新的环境博一博呢?从他一次次的充满激情的描述中,我知道了非洲大峡谷的辽阔,我知晓了那些野生动物的有趣,我了解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友好。这样的自然景观,这样悦目的动物,这样友好的特殊人种,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工作能没有兴趣吗?数字再烦琐也不会令人枯燥啊!

        行笔至此,那些蜗居中的人们、官样文章的捉笔者、流水线上的操作工、闲不住的老岳母,又一次流云般掠过我的脑海。这都是些与体制有关,与环境有关,与操行有关的人们,他们在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氛围中适应生活并力图改善生活,尽管他们的理想并不远大。

        妻儿仍在酐睡,东方已经放白。将一些乔迁的胡思乱想变成拉拉杂杂的文字,是为备忘,也希望诸位赏文者在“望文”时生出一些别“意”来。

 相关文章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