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线索”的发现和“新闻敏感度”
一、怎样发现和掌握新闻线索
1、什么叫“新闻线索”?打个比喻说,新闻线索就是作战时的信号,就是指示你采访的方向,就是你要寻找的新闻所在。
就新闻线索而言,有的比较完整,能够给你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梗概。有的却比较简单和破碎,只能给你提供一个简单的情况,或者只告诉你一个现象,或者仅仅是个有头无尾的故事。就是说,你要凭着自己的敏感度,预感哪里有新闻,哪里可能即将发生新闻,然后跟踪追击把新闻采访到手。
2、发现和掌握新闻线索的渠道有哪些?有以下几个:党和政府负责同志的讲话、报告、工作总结、简报、会议、节日、纪念活动、先进人物活动、知名人士活动、报纸、广播、电视、书籍、杂志、电影、戏剧、读者来稿来信、广告、台历、记者招待会、工厂、农村、商店、学校、机关、部队等。
(1)、关于党和政府的文件和会议。比方说,如果有一级党委和政府发出一个文件,就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做出一个表彰或者处分决定,那么,这里面就有着重要的新闻线索。要么就是好的典型,要么就是反面的例子。党委政府的文件是笼统和概括的,详情却是要新闻写作者去深入采访调查的。(举例子——杜世成、孙淑义等被双规)。
(2)、媒体的消息。应该说,不管是报纸、电视,还是其它的媒体,它既是新闻的报道者,也是新闻的提供者。就一般读者而言,只是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作为记者读看新闻,却不能仅仅是满足这些,是要善于从新闻中发现新闻的。比方说去年湖北发生的泡脚女邓玉娇刺死乡镇干部邓贵大案件,我们从各种传闻中得到的是零零碎碎的信息,后来经过记者和律师的深入采访和调查,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作案者和死者的责任分配终于有了一个结果。这就是新闻的责任和力量,这就是新闻的作用和功能。
(3)、读者来信和道听途说。应该说,读者来信和“道听途说”一样,不可全信,不可不信。你若不信,有可能失掉一个新闻来源,如果全信,有可能会掉到假信息的陷阱里。(举例子:老作家冰心有篇著名的报告文学叫《咱们的五个孩子》,就是根据《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新闻稿《他们虽然失去了父母》,后经过深入采访而写就的。而这篇有《人民日报》记者写成的报道,则是由一封读者来信发现的线索。
二、什么叫“新闻敏感度”?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别人不能看出是新闻,你却能一下子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度。简而言之,新闻敏感就是记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例子:
《弹花声声催》——就是北京的一名记者上班路上发现一个弹棉花的,而当时的北京市民却是找不到弹棉花的工匠。
《修表纪事》——一位记者的手表坏了,跑了很多地方都说不能修,有的甚至回答说,为了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光修电子表,不修机械表。后来记者在一处居民点发现了一个有退休工人组成的修表小组,于是就写下了《修表纪事》这篇新闻。
《这里蛙声一片》——写的是一位记者去广西采访,晚上被招待所外面的青蛙的叫声惊醒。第二天他问当地的官员,官员告诉他,这里不光青蛙多,燕子、泥鳅、蜜蜂等都很多。记者经过采访发现,以前这里过量使用高效高毒的化学农药,害虫的天敌青蛙等大量减少,害虫越来越多。近些年实行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注意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天敌,又给青蛙创造了大量繁殖的良好环境。他告诉人们,生态平衡不能破坏,破坏了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勃列日涅夫逝世》这篇稿件,就体现了西方记者超人的新闻敏感。1982年11月10日早晨8点30分,勃列日涅夫猝然去世,可当时的苏联并没有立即对外界宣布。可路透社记者注意到这个情况——一场冰球赛停播,播出的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通常情况下,只有国家的首要政治人物去世才做这样的变动——此时,美联社记者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并于当晚发出了消息。这两个世界著名的新闻社记者根据种种迹象做出的猜测和判断,很快就被证实了。紧接着,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出公告:勃列日涅夫因病逝世。由此可见,西方记者的见微知著的新闻敏感度,真的不亚于嗅觉灵敏的“狼狗”。
上边举的几个例子,就是记者在上班、吃饭、修表、住招待所时发现的新闻线索,乍看起来很偶然,和在办公室正经采访相比,大相径庭。其实,这偶然中包含着必然,这就是他们处处留心,又比较强的新闻敏感度。正因为他们有比较强的新闻敏感度,才能在一种看来很是偶然的场合发现新闻。
三、怎样培养和训练“新闻敏感”呢?
1、首先,要懂得“新闻价值”。其实,新闻价值就隐藏在新闻事实之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要有两个要素:
一是新鲜。
二是重要。
2、其次是要政治思想水平。《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北京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许多重要问题的决定)的文件: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是革命行动——200字的新闻是从几千字的会议记录中发现的,先是新华社北京分社发现,后经新华社总部研究发表的。对当时的政治空气来讲,能够发现和敢于发表这样的稿件,是要冒政治风险的,搞不好是要坐牢的。由此可见新闻记者不但要有新闻敏感度,还要有相当的敏锐的政治嗅觉。
3、三是要胸怀全局。新闻界过去有个提法“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因为记者的有些稿件一经发表,是给全国的读者看的,是要对全国的工作发生影响的。在判断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时,就要放到全国这个大天平上去做平衡。刚才讲的天安门那个消息,如果新华社的记者和领导不是把事件放到全国的位置上去考虑和平衡,那么,这个稿件的重要性就不会显现出来,就不会成为重要的政治稿件。
4、第四,要解放思想。有些记者,政治思想水平不低,全局观念也有,但就是在很有新闻价值的线索面前缺乏敏感呢?说来说去,就是因为思想不够解放,缩手缩脚,胆量不够造成的。一个好的记者,一个有出息的记者,是要有敢于冒风险的胆识。(记者的职业风险——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每周质量报告等曝光节目——战地记者——记者的被打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