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国学精华 >> 传统民俗 >> 疙瘩燕儿
  • 疙瘩燕儿
  • 来源:原创 作者: 止戈 日期:2013/1/7 9 阅读:1657 次 【 】 B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再过几天,就是寒食清明了。记得小时候,对过寒食、清明节是又盼望又害怕。盼望是因为到了清明节,就可以分到两个鸡蛋(这在平时连想都不敢想),可以拿着鸡蛋去和小伙伴们顶,看谁的先碎,谁的能坚持到最后;那为什么又害怕呢?是因为到了寒食节,母亲又会赶着撵着让我吃疙瘩燕儿;而我是最不爱吃的,觉的硬梆梆的,没什么滋味。

    疙瘩燕儿,有些人家又叫它“燕儿疙瘩”,还有叫“饽饽鸡”的;是一种面做的小燕子样的食品。有单个的,有做成两个在一起的,眼睛一般是用花椒的黑籽儿做的,头及翅膀用大红靛染成红色。小伙伴们每人都在兜里装了两三个,比比谁的漂亮,谁的大;好像很自豪。而我却不稀罕。可是,母亲非得逼着我吃,说是小孩吃了以后不腰疼,说吃这个疙瘩燕儿可以壮腰——这是哪儿跟哪儿啊。

    除了壮腰,还有说小孩吃了不害眼病的。资料上说,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即有记载,北宋时就有蒸面燕子的习俗。一是清明正是北方燕子归来之时,此时做面燕子是与节令相应。二是含有一定的寓意:燕子,古称“元鸟”、“玄鸟”,是殷商部族的祖先神。契为殷商部族的始祖,传说他的母亲简狄吞元鸟卵而生契,《尚书》纬类的《尚书中侯》提到“玄鸟翔水遗卵,(音松)简易拾吞,生契,封商,后萌水易。”因此,燕子是古老的图腾崇拜,也是生育的象征。胶东民间称燕子为“喜”,“喜”在“福禄寿喜”中所代表的正是“生儿育女”。莱州地方干脆就认为三月三是“小媳妇节”,小媳妇指当年结婚还未生育的新媳妇。民间俗传小媳妇过不好这一个节日不利于生育。因而小媳妇们过节前回娘家做许许多多的面燕,三月三带回婆家分送给邻居亲友,谣曰:“三月三,大燕小燕做一千。”栖霞、蓬莱的面燕,古朴自然。莱州的面燕五色斑斓,口中还衔着一块鲜艳的红布条。面燕作成各种姿态、有的静立观望、有的展翅欲飞;有大燕、有小燕;还有大燕背小燕,又叫“子母燕”。精巧美观,易于观赏。

    后来,我知道了寒食节是纪念古代一位忠臣的。过寒食节,不但要做疙瘩燕儿,还要提前把高粱、小麦、玉米等在碓臼里捣好,以备熬麦子米,或者叫胡粟米,就是一种粥。熬的时候,还有加花生、豇豆的,味道格外香甜。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躲避后母骊姬的迫害,由介子推等大臣陪同逃亡国外,他们逃到魏国时吃不上饭,又贫病交加,在绝望之时,介子推忍痛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谎说是野兔肉煮给重耳吃。19年后,重耳重又回国,做了晋国的国君即晋文公。他论功行赏,大封功臣,却惟独忘了对他忠贞不贰的介子推。待人提醒,重耳想起旧事,派人去请时,介子推避而不见。晋文公亲自登门去请,方知介子推已背了老母亲躲进了绵山,于是派人上山搜寻也未找到。晋文公知道介子推很孝顺,要是纵火烧山,他准会背着老母亲跑下山来。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俩也没出来,后来在一株枯柳旁发现介子推母子已被大火烧死了,介子推的脊梁堵着大柳树树洞,洞内藏着他留下的一块衣襟,上面用鲜血写着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亡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致清明复清明。”晋文公看后十分感动,放声痛哭,将他母子二人安葬在绵山,改绵山为介山,并建庙纪念。为了铭记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一天严禁烟火,只吃冷食。第三年寒食节,晋文公率群臣到介山祭祀介子推,发现那株枯柳死而复活,便给那株柳树赐名“清明柳”。

    以后渐将寒食节与清明相混淆,将寒食扫墓混为清明扫墓,清明节逐渐代替了寒食节。

    但是吃疙瘩燕儿为什么能壮腰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许多老人;但大都说不清楚。只有一个说的还靠谱:说是疙瘩燕儿是当年放火烧山时的浴火凤凰演变而来的,有祛湿温热之功效,故有壮腰之功。对此,我不敢苟同。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抢媳妇    1548 次 2012/12/30
 驴打滚    1601 次 2012/12/29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大观    2092 次 2008/3/8
 劈木头    3213 次 2013/1/7
 上轿歌    3251 次 2013/1/7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