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研究 >> 文学评论 >> 文学写作是一种才能吗?
  • 文学写作是一种才能吗?
  • 来源:原创 作者: 中国网络作协 日期:2008/4/21 阅读:4012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学写作是一种才能吗?
     
     
         

      看了关于武汉文学青年胡坚的报道,马上勾起了我自己的回忆。早在十五六年前,我也面临着胡坚相同的命运抉择,那时,我非常向往“武汉大学作家班”,我对倡导开办该“作家班”的武大校长刘道玉(时间太久,不知道对不对,有些记不请了)非常崇敬,以至于把他的照片从画报上剪下来,夹在书中——到现在,这张简报还在我的一本老影集里。

        那时,我发表的作品并不算太多,也没有新闻关注,但却受到学校语文老师的赞赏,给我的评价是:“就这样写作,将来一定有出息!”。我怀着勃勃的雄心和天真的热情去找校长和校党委书记说明情况,希望学校能给予推荐。但,遗憾的是,迎接我的是当头的凉水!——是啊,象我这样普通农民的子弟,学校怎么会推荐我呢。能够享受推荐的都是有头有脸人的子女。但我就是不死心(文学赋予的自由精神在壮胆),明知学校不会推荐我,可我还是要试一试,我的逻辑是:推荐我上武大作家班,并不占用我校推荐生的名额,学校没有理由不推荐。但是,学校就是不推荐。除了我没有背景之外,还因为校长和党委书记均是理科出生(一个是数学,一个是物理),他们对文科根本不屑一顾,我的母校校长的名言是:“贾宝玉是什么东西?流氓!流氓!”一个文学青年落在这样的环境中,其结果可想而知……后来,我上了本省一个不知名大学的中文系,第二年就被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虽然,到现在,我还没有成为知名作家,但我依然认为,我的母校当时不推荐我绝对是一个错误(不是失误)。虽然,当时的武大并不一定录取我,但我的母校却扼杀了一种可能,扼杀了我的希望。现在,我继续努力写作的结果是,母校的错误将越来越严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这里有一个认识问题,这就是文学写作到底是不是一种才能?或者说,我们的社会承认不承认“文学写作是一种才能”?我的经验和经历回答是肯定的。文学写作不但是一种才能,而且是一种“天才”般的才能,他需要一定的天赋和悟性,并不是读了几年中(外)文系拿了文学士证书就一定能够获得的才能。说一个学生参加数学、物理、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得了奖牌就是“特长生”,这个大家好像都没有意见。但是,到了“文学才能”的衡量和认定上,大家就开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说白了就是怀疑,就是否定。为何?这不单是一个认定标准无法量化、不好操作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全国人民都“重理轻文”,是骨子里或潜意识里的“文学无用”在作怪,想否定文学写作是一种才能。

        文学写作到底是不是一种才能?这个本应该是不言自明的问题,现在居然成了问题。这其中的原因,还在于市场经济社会对文学价值和意义的评价和认同,出现了怀疑。事实上,优秀文学作品是促进社会进步与民众参与社会建设、塑造民族灵魂、纯洁人们的心灵的很好的精神资源,是传承国民精神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最形象最生动的载体。文学的功能很多,但文学的本质是作用于人们的心灵,使感情崇高、心灵美好,使人们对于生活的认识更为透彻。文学以审美的方式表达人生,它的审美作用、它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不会过时也不会消失。正是因此,历代文学家虽然历经磨难但仍“九死而不悔”,前赴后继,所以文学不死,并将世代相传,她的无穷魅力吸引更多胸怀社会良知和历史使命的青年,义无返顾地投身到“文学报国”或“文学济世”的洪流之中……所以,不管在金钱作用日大和媒体娱乐青年的今天,文学青年是不是已经成了稀有人群;也不管当今社会的人们如何鄙视文学,但文学对人们的浸润和滋养将永不消失,呕心沥血的作家也将“江山代有人才出”,为世人和后人所吟咏和传唱的优秀佳作,也将层出不穷。这个,可以肯定。

        还有关于青少年作家出书的问题,一般人觉得好像比较容易。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这就象一些影视明星,新闻报道的是他们出风头和如何大把挣钱,而对他们常年累月地练功和一遍又一遍排练的艰辛,追星族却视而不见。同样道理,出书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首先是你要有功夫和毅力,按“流氓”作家王朔的说法是先把这几十万字“码”在那儿。——就象建筑工人拿砖头砌墙一样,人人似乎都能“码”几砖垒个墙头,但是,想“码”成大楼甚至摩天大厦,那就不是一般工人可以干的了。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大家应该很好理解了。

        其次,出版社还要进行艺术质量的审核。出质量低劣的书是要砸出版社牌子的——按市场经济的观点,是要损失“商誉”乃至无形资产的,所以,真正有社会责任感和艺术良知的出版社,是不会拿自己的“企业信誉”开国际玩笑的。——当然,那些以出版“身体写作”为能事的出版社,不在讨论之列;色情文学是世界的通病,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文学从她一诞生,就有这个可恶的影子不离左右,大家也不必大惊小怪。在我们这个“谈性色变”的文明古国里,那些擦边作品权当进行“性启蒙”。至于太离谱搞成“色情教唆”的,让法律来制他。

        第三,作者为自己的文学生涯和声誉考虑,一般不会贸然出书。因为,书一旦出版,白纸黑字在那里写着,就成了众矢之的,高低优劣,一览无余,根本无法“藏拙”。在中外文学史上,就有不少作家因为自己写作或出版了一些应酬之作而终生懊悔,难以释怀。

        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是,文学写作才能有一定的阶段性。人在青年时期,可能掌握的写作技巧比较少,但却充满了无穷的创作激情,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敏感,只要他的作品能遇到一个充满社会责任感和良知的优秀编辑(也就是伯乐!),他们是可以写作出伟大作品的。在青少年时期就出版成名作的中外著名作家,不胜枚举。但是,这些都是过去时,当人们面前真的出现了一个或几个“天才”少年的时候,同时代的人往往却很难认同,百般诟病。这就是不少中外优秀作家,生前不名一文,逝后却被奉为“文豪”的原因。这是一个有趣但却让人心酸的现象。根据我本人的观察和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一是因为人人都有自以为是的潜意识,不太愿意承认别人比自己聪明;二是有些人因袭了“文人相轻”的不良传统;三是个别人有妒贤嫉能的毛病。

        最后,再说一下北大是否招收胡坚的问题。北大中文系早些年是办过作家班的,最近几年好像停了。但是,既然理科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也就是奥运冠军)可以堂而皇之地被“特招”,按照“公平原则”,文学特长生也应该被“特招”。对北大而言,关键是制定一个如何认定“文学特长生”的标准,有了标准就比较容易操作了。对胡坚而言,对北大也不要期望太高,现在的北大跟你梦想的北大已经不一样了,她的学科重点好像也在往理科方向发展(生物工程、计算机等等),北大作家班为何停办了,应该能说明一些问题。胡坚可以多联系一些大学,谁看中咱,咱就去他那里上,你需要的是正常上大学的机会,而不是其他,不要把名气看那么重——这多俗气。这一次,胡坚这个小人物,使北大又成了众矢之的。北大也挺累,该设一个新闻发言人来对付媒体的追问了。

        (网友:阿东陈)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贾惟斌 《水晶物语》后记    2308 次 2012/5/22
 红学家“惊心动魄”为哪般?    2170 次 2008/7/23
 厚重之作    1881 次 2014/3/27
 “小白文”越火,文学越尴尬    4538 次 2010/7/19
 崔翁墅 《清朝社会回眸》画集选登    3017 次 2012/5/22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