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建明
报告文学创作历经新时期的繁荣后,进入新世纪以来,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身为多年在一线的创作者和长期从事文学刊物的编辑,我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队伍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多忧虑:
其一,只注重搜寻素材,不注意“报告”之后是否有对象。
关于报告文学的定义一直有争议。目前《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报告文学”条目的解释是“散文中的一类,是通讯、速写、特写等的统称”,这样的定义显得很不符合当代报告文学本体的特征和本质。到底什么是“报告文学”?说法很多,但都不太准确,尤其是脱离创作者实践的出自于理论界的一些“定义”。笔者以为,报告文学发展到今天,真正意义上的文体特征和本质,应是“用文学手法写的新闻报告” 。在这里,“新闻”、“报告”和“文学”三个关键词构成了报告文学最显著和最基本的特征与本质,离开了这三个特征的所谓“报告文学”最多只能称其为“纪实”作品或“非虚构”作品而已(西方人统称的“纪实”作品与我们的报告文学文体,笔者以为是有一定区别的)。既然我们把一种具有明显新闻性的重大事件、典型人物写成让公众能够阅读、便于传播并留存给历史,那么,作品本身应当首先考虑你的“报告文学”是否有阅读者和听你“报告”的对象。道理非常简单,正如一位领导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通,结果台下根本没人听,或者会议半途就走人了,你这个报告肯定是砸了。“报告文学”创作不注重报告是否有对象和读者,这样的“报告文学”创作者其读者意识似乎少得可怜。他们在创作中往往只去关注“热点”、“重点”,一味去“抢”素材、“抢”题材,根本不去多考虑一下“报告”后的效果,这是当下报告文学创作功能弱化的一大原因。这类作品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大量浪费了题材和素材,让读者越来越对报告文学失去爱好和兴趣,也让一部分非报告文学界的理论家轻易宣布报告文学“死亡”。这一责任在报告文学创作者自身,而非他人。
真正优秀的、让读者爱不释手的优秀报告文学,必定是在“报告”上做好、做足文章,它的“报告”必定是有丰厚的内容、生动的表达、多彩的形式和别人不易获取的大量信息。
其二,没有“文学”,何来“报告”的效果?
报告文学之所以归位于文学作品,而非“焦点访谈”,也非“新闻调查”,是因为它具有文字表达上的强烈的文学性。总有批评家不停地批评当下一些报告文学“没有文学性”,从而下结论说报告文学“不是文学”,这种说法虽然偏激了一点,但笔者以多年的报告文学创作和编辑经验来看,批评家们的说法并不完全是错的,至少这种声音对我们所有从事报告文学的创作者来说是一种振聋发聩的警示。
报告文学中的“报告”和“文学”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报告”的精彩、没有丰富的和有特点的内容,“文学”无从谈起。同样,如果没有能够引人入胜的、生动艺术的表现手法的“文学”元素在“报告”中发挥作用,其“报告”必定乏味之极,其“报告文学”的文体也将最终走向死亡。
报告文学中的所谓“文学”,其实与其他文学种类是没有区别的,它要求作家拿出小说家的睿智和调皮,拿出诗人的激情与狂野,拿出剧作家的精巧布局与场景考究……总而言之,要把文学艺术创作的各种手段和本领全部学会去进行“纪实”类作品的创作,这样的“报告”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报告”。无数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已经证明,只有那些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催人泪下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报告”,人们才真正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看待。
当下的一些报告文学新手们不太注意文学艺术手法的学习和练习,只知去辛劳地“抓”题材,写“报告”,这样的“报告文学”自然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同样一个必须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文学艺术本身也是活性的,是在不断完善与变化着的。作家们应当根据每个时代和历史阶段的读者们的欣赏习惯进行艺术的表达和创作。大凡优秀的文学大家都十分注意艺术创作手法的 “与时俱进”。报告文学创作更应如此,因为这是报告文学的“新闻性”所决定的。新闻性的作品,时间的传播速度、表达形式的时代特性,都比其它文学种类要强烈和明显得多。眼下报告文学创作队伍中六七十岁的老一代作家已经很少写了,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走过来的作家多数在四五十岁以上,他们是当下一批成熟的报告文学作家,承担着当代报告文学的主流作品的创作任务。然而这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存在着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叙述故事手法上的陈旧、随意、拖沓,半天进入不了读者所期待的“精彩”。今天的社会,人们由于受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影响,各种阅读的信息太多,廉价、快捷的可视东西非常多,又有那么多新闻报告性特别强的电视节目与报章“特写”,报告文学作品如果不去考虑读者对“新闻类事件和人物”作品阅读上的快捷需求,不考虑读者对“新闻类事件与人物”的文学性、“精彩”性的“喝咖啡”式的需求,作家们再自认为“好”的作品,也会渐失读者和市场的宠爱——这也是不依我们的意志所转移的严酷现实。作家们在这一点上不清醒也是不明智的。
其三,“采风”出不了经典作品,“工程”式的制造和扶植只会给报告文学增添越来越多的浮浅与平庸。
笔者无意抨击那些专业部门和有关单位出面组织的对国家重点工程和社会进步现象进行的必要的采风活动,这些采风活动对作家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获取原本不知晓的信息、了解当今社会,都是有益处的。但是那些期待通过一次走马观花式的采风,让作家每人来一篇 “报告文学”的写作活动,不仅不是对作家创作劳动的尊重,而且也是对报告文学创作严肃性的玷污,是对报告文学文体的最有害的损伤。这种功利性十分明显的采风“写作”,笔者以为越少越好,它可能对某些领导、部门及单位“门面”是一种“光彩”,但对作家的创作活动则是有害无益,尤其对报告文学创作更可以说是一种极端的伤害。几天游山逛水,坐着警车开道的轿车,住着星级宾馆,吃着山珍海味,能出好作品?“采风”出不了经典作品,是一个人人皆知但似乎又是不少人装糊涂的结论,它仍在文学界盛行,该刹一刹了!
不少“作协”和单位这些年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基金和资金,加大了对文学作品的扶植力度,这本来是件好事,可一些报告文学作者不仅没有把它当作对自身创作的真正支持,反而越来越依赖这样的“资金支持”,甚至有人专门盯着这样的“好事”去进行所谓的报告文学创作,实在是可悲又可怜。现在每年国家和地方的“重点工程”层出不穷,一般来说,重大工程不缺钱,一些单位和行业也喜欢从工程中拿出一些钱来让作家去写一些宣传性的“报告文学”。于是有的作者很“聪明”,整天盯着“工程款”去从事他的所谓创作,如此“工程”性的“报告文学”在当下不少,其印制漂漂亮亮的、开本又大又厚的“作品”,通常是材料堆积、面面俱倒、毫无艺术的“工程总结”。可这样的东西还总是有人出钱开“作品讨论会”,领导和拿了钱的评论家们通常都会把这样的“报告文学”捧到天上,不是“开创性”的也该是“空前绝后”之作。于是让社会上的读者以为这样的东西就是经典“报告文学”了。呜呼,报告文学就是这样被“领导重视”、“资金支持”、“重点扶植”、“评论作秀”的种种恩爱和加热下,发醇成变味的“四不像”。
真正的报告文学从来都是经过作家严肃生活、认真思考、辛勤采撷素材之后苦苦艺术创作下的心灵与激情之作。我们这个时代每天都在发生着无数惊天动地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和感动我们的优秀人物,报告文学是表现这种事件和人物的最好的文学式样之一,它有其他文学艺术种类不可替代的功能。只有保持认真的创作态度,严肃的生活作风,敏锐的眼光和思维,深刻的判断与提炼等能力,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紧密地融身于伟大时代的最前列,才能创作出人民满意的优秀作品。
【原载】 《文艺报》2007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