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也许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国产电影的总体形势似乎一下子变得特别乐观。电影产量和票房双双创出新高,国产电影年产402部,国产电影和进口电影的全国总票房达33亿元人民币。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也可以说前所未有,一扫十多年前一片低迷沉闷的气氛。中国电影网的一篇报道甚至说,“中国影市历经了十几年的‘熊市’,在近几年进入‘牛市’,3年之后我们再做回顾的话,会把2007年叫做‘中国影市大牛时代的开端’。”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电影现状:机遇与挑战”研讨会暨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2008年年会,就在这种乐观兴奋的氛围里,于2月22日在北京召开,40余位来自专业研究机构的电影理论评论家齐聚一堂,对2007年中国电影市场及创作的经验和症结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并推介了2007年度10部“创作上有追求、市场上有潜力、急需电影观众和电影制作人关注的影片”。它们是:《集结号》、《香巴拉信使》、《爱情的牙齿》、《投名状》、《5颗子弹》、《宝葫芦的秘密》、《八月一日》、《太阳照常升起》、《我的左手》、《爱情呼叫转移》。
态势:
主旋律电影类型化,商业电影主流化
北京电影学院王志敏认为,2007年中国电影票房的总体拉高,与全球影市均处于上升趋势的大背景分不开,而中国本身也参与并带动了这种整体趋势。一方面,美国和我国周边如印度等国家的票房整体复苏;另一方面,国产影片的影响日益扩大,市场运作日渐成熟,并开始形成自身的、以节庆纪念日为主导、具有中国特色的放映档期。
许多专家指出,中国电影当今的发展态势已经出现了主旋律电影类型化、商业电影主流化的苗头。一方面,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和残酷的电影市场,主旋律电影要想赢得更大层面的观众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生存,类型化似乎是必然的选择。《云水谣》、《千钧一发》、《5颗子弹》等诸多主旋律电影日益向类型化以及人情化、伦理化等方面发展,融进了许多新的元素,使电影变得更好看;另一方面,商业电影主流化也是必然的。因为商业电影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回报,首先必须赢得最大层面的观众;而要赢得最大层面的观众,就必须契合主流社会心理。尤其是大投入、大制作的大片,要想收回制作成本并获得理想的利润,赢得最大层面的观众是起码的前提,如《集结号》、《长江七号》就在这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西北大学张阿利、北京电影学院姚国强、中国电影家协会王人殷都持这一观点。事实上,从全球电影史来看,电影的各种类型总是相继兴起、各领风骚的,很多类型每隔10年左右就有一次新的回潮。北京师范大学黄会林指出,这就要求整个电影产业按照类型化轨道有序发展,在商业资本、人力资本等方面做充分的准备,形成体系的力量,才能在全球电影竞争中游刃有余。
焦点:
国产大片变化喜人,《集结号》成典范
2007年,内地影坛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但另一方面国产电影票房依然靠大片支撑,列前两位的《集结号》、《投名状》内地票房都超越2亿元人民币。所以,国产大片继续受到专家们的关注。而冯小刚执导的《集结号》是最受大家热议的焦点。不少专家认为,《集结号》是去年中国电影的最大收获,它象征着国产大片几年来经历了过热、纠偏、沉稳的微妙过程,到2007年底呈现出显著变化,终于有了喜人的创作。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饶曙光说,从《英雄》到《十面埋伏》、《无极》、《夜宴》,再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国产大片的运作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海外资金拍摄,凭借海外市场收回投资,在价值取向上主要表现人性的阴暗面,在意识形态上与现在的主流价值观念存在偏差。当然,尽管这些商业大片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对于发展国产大片都有一种“正向积累”的意义。《集结号》以此为基础,实现了转折,对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大片具有方向性的意义和价值。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方位津提醒大家注意,《集结号》、《长江七号》等大片讲述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是小人物的逆境和坚持感动了观众。她认为,找回一颗平常心,演绎平常的人物,给每一个平常的中国人看,并且能够抓住他们的心,不再在“假、大、空”的陷阱里兜圈子,是中国电影应该做的事。
目标:
拍好国产电影,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一词由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在《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中提出,而电影,在美国文化软实力的诸多元素中,居于首要的地位。
张阿利认为,电影是综合了其他艺术优点的“第七艺术”、影响力广泛的大众媒体,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文化产业,理应成为文化软实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那些包涵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有中国独特的文化特色的电影选题,正是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之源,是中国电影在世界上寻求生存空间、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这一点在《集结号》、《云水谣》、《东京审判》、《张思德》等优秀影片中有所体现。
中国的商业电影输出到国外时,意味着它们将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对外宣传中华民族文化的义务。但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张东指出,当前国产电影中普遍存在文化环节弱化的问题。一些商业上比较成功的影片,一方面有效地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一方面也由于价值观的混乱而歪曲了民族历史,扭曲了本土文化的形象,甚至危及本土文化的安全。专家们同时指出,中国电影要参与国际竞争,靠迷恋“墙外开花墙内香”、走“出口转内销”道路的低成本艺术电影,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它们没有起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所谓软实力也就无从谈起。
当下,中国电影的硬件也就是硬实力建设,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相形之下,提高电影的创作水平,也就是影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并进一步增强中国电影的文化软实力,应该成为全体电影人对电影文化的一种自觉。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山认为,《集结号》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内地电影人已自觉地在文化的高层次上满足当代中国人的心理诉求,以中国电影文化的积淀和电影人的智慧去征服观众。专家们表示,国产电影必须一方面有效地表达主流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满足数以亿计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观赏快感,才能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战略中发挥应有的和更大的作用。(苗春 周笑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