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婚嫁歌哭歌的唱法
唱哭歌时,每句歌词的前、中、尾常常加一些衬字,妇女们称之为“歌头”、“歌间子”、“歌尾”,如上面这首歌:
(啊依乃哦啊娘啦)尖尾剪刀(哦)银线(哦)缠(啦),(哦 娘啦)
———————— —— —— —————————
歌 头 歌 间 子 歌 尾
这种缠来绕去的离乡歌,体现了姑娘对故乡亲人的难舍难分和对少女生活的万般依恋。
4哭嫁歌的人类文化学价值
哭嫁是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共有的习俗。如土家族,姑娘出嫁前也要坐歌堂唱半个月至一个月,结婚时达到高潮。“其嫁女上头日,择女九人,与女共十人为一席,谓之陪十姊妹,是日,父母兄嫂,诸姑伯姨及九女,各扶女,执手牵衣,以次而歌,女亦以次酬之,曰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清·彭秋潭 《秋潭诗集》)
此俗当由来以久。孔子曾云:“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礼记·曾子问》)
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描述了当时南方的伴嫁歌:“嫁女之夕,新人盛饰庙坐,女伴亦盛饰夹辅之,叠相歌和,含情凄婉。”
永州亦盛,“道州嫁女……歌女四人,导新娘于堂中,父母亦以客位礼之,至夜歌声唱和,群女陪于中堂,远方妇女,结伴来临,曰看歌堂。”(《永州府志》)“嫁女前夕,具酒馔,集妇女歌唱。歌阕,母女及村姑伯姨,相向而哭,循叠相继,达曙乃止。”(《嘉禾县志》)而且,越哭唱得眼肿声嘶,越显得新娘娇贵,离娘悲痛。
这种哭嫁习俗的文化人类学意义被认为是女性对母权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的历史反抗和无奈的哀歌。在社会学上则被认为是妇女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控诉、呐喊。在当地,逐渐习演为带有程式化的礼仪性的文化活动。据方志记载,女书流行地区江永及附近的嘉禾、蓝山、宁远、新田、道县等地,已经形成一整套的哭嫁、伴嫁系列内容,如上位歌、把杯歌、辞别歌、送别歌、贺歌堂、哭嫁歌、怨娘歌、骂媒歌、上轿歌、下轿歌、耍歌、女儿歌、寡妇苦歌、童养媳歌等等。有的还发展成载歌载舞的伴嫁舞,如娘喊女、把盏舞、香火舞、划船舞、推磨舞等。
婚礼中也包含了古代的笄礼,嘉禾的一首 《送姐送到八角楼 》就描绘这一礼仪内涵: “送姐送到八角楼,八角楼下好梳头。大姐梳起盘龙髻,二姐梳起插花头。只有三姐梳得好,梳起盘龙配绣球。”与女书作品几乎一模一样。
可见,女书哭嫁文化有着广厚的区域文化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