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报名
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网 络 连 接 世 界
|
首 页
|
文学在线
|
小说分类
|
散文分类
|
诗歌分类
|
杂文分类
|
长篇文集
|
短篇小说
|
随笔游记
|
电子杂志
|
文学专题
|
当代文学
|
现代文学
|
个人文集
|
论 坛
|
网络文学
|
女性文学
|
校园文学
|
诗词韵律
|
古典文学
|
外国文学
|
歌词创作
|
影视创作
|
国学精华
|
精品佳作
|
理论研究
|
视频教学
|
作家书库
会员管理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主编邮箱
文章搜索
---作者---
---标题---
作家排行榜
带雨的云
558
篇
王风
372
篇
作协推荐
307
篇
运河散人
263
篇
零度
261
篇
古月重升
210
篇
郑永涛
173
篇
张天珍
169
篇
轻舞飞扬
154
篇
孙新坤
154
篇
小说分类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散文分类
楼梯寄情
她说什么了
吴稚晖何许人也
《爱,能勿劳乎?忠,...
枫叶的招摇
自在杨花
“地坛”的魅力
田间小路
人散茶已凉
发自病榻的心语
诗歌分类
浅伤
溱沁
孤煞
梦魇
奈何
道
淡然
天道
超脱
英雄决
当前位置:
首页
现代文学
>>
现代文学
>>
诗人与诗人之间
·添加到收藏夹
·给作者留言
·
查看作者资料
·
浏览作者文集
分享到:
更多
诗人与诗人之间
来源:转载 作者: 默默 日期:2008/6/11 阅读:
1348
次 【
大
中
小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月前,百岁老诗人臧克家离开了我们。这本《臧克家回忆录》,无疑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了。它不是系统的回忆,而是将他回忆性的散文作了较为齐全的收录。这里摘出的,是他作为诗人和《诗刊》主编,与另一位大诗人——毛泽东交往的内容。
仰见一颗大星
毛泽东在我的心中是一个带点神秘性的伟大人物。1945年8月从重庆《新华日报》上得知他为了与国民党和谈飞到了重庆,我立即从远郊住处赶到市里。这天,毛泽东正缓步向中苏文化协会走去。他身材魁伟,头戴一顶白色布盔,群众怀着崇敬而好奇的心情拥集于周围,场面十分动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毛泽东。
没过几天,叶以群同志通知我:毛泽东召开座谈会,要我参加,地址在张治中公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准时到会。徐冰同志在门口迎宾,一一向毛泽东介绍,临到我,说:“诗人臧克家。”他笑着和我握握手。出席座谈会的大约二十人左右,现在能清楚记得的只有张奚若同志一人了。毛泽东亲切而和蔼地和每位同志交谈,时间短,话不多。我向他发问:“国民党这么顽固,争取团结、民主、进步,办得到吗?”毛泽东回答说:“雪山草地都过来了,没有争取不到的事情!”这两句话,给我增加了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他这次到重庆,我和许多同志都为他的安全担心。他本人大智大勇,磊磊落落,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参加座谈后,我思绪万千,写了一篇《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的颂诗,用何嘉的笔名,发表在9月9日的《新华日报》上。我在诗中写道:
毛泽东,你是全延安,
全中国最高的一个人,
……
从你的声音里,
我们听出了一个新中国;
从你的目光里,
我们看到了一道大光明。
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在怀仁堂召开,我又见到了毛主席。他站在主席台上,亲切而庄重地向几百位文学艺术家致意:你们为人民做了好事,我们就有理由欢迎你们。话不多,意义深,事隔四十多年,声犹在耳。
放言无忌颐年堂
1956年,我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后,负责筹办《诗刊》。10月,副主编徐迟倡议,给毛主席写信,把我们搜集到的八首毛泽东诗词送上,请求他校订后交明年1月创刊的《诗刊》发表,我和全体编委及全编辑部的同志举双手赞成。我们写好这封不同寻常的信,由主编、副主编及多数编委签名,送上去了。大家静静地等待回音。
1957年1月12日,毛主席写给我和《诗刊》编委诸同志的亲笔信,以及经他亲自校订过的八首,另加上十首,共十八首旧体诗词送来了。整个《诗刊》编辑部和作家协会都沸腾了。毛主席在信中说:“《诗刊》出版,很好,祝它成长发展。”他很自谦,说:“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再则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毛主席的信和十八首诗词将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的喜讯,到处轰传,创刊号一出版,热情的读者排长队争购,一时传为佳话。
1月14日上午11点,时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的袁水拍同志忽然给我来了电话:“毛主席要召见我们,下午3时我坐车来接你。”那时,我住在笔管胡同7号人民出版社的宿舍,没有电话,电话是由斜对门的油盐店传呼的。我的住处到新华门,二十多分钟可达,我心急却嫌路远。车子驶入中南海,直达颐年堂门前。一个高大的身影从东边门里出来,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毛主席站到我们身旁了。他安详和蔼地同我们握手,让座,自自然然地从烟盒里抽出支香烟让我,我说:“我不会吸。”主席笑着说:“诗人不会吸烟?”毛主席的神态和谈话,使我的心平静怡然了。主席问:“你在北大教书?”“不是,我在作家协会工作。”我回答。接着他以赞许的口吻说:“你在《中国青年报》上评论我的咏雪词的文章,我读过了。”我趁机问:“词中‘原驰腊象’的‘腊’字怎么解释?”主席反问:“你看应该怎样?”我说:“改成‘蜡’字比较好,可以与上面‘山舞银蛇’的‘银’字相对。”毛主席说:“好,你就替我改过来吧。”话没说几句,心和心近了,可以放言无忌了。谈起《诗刊》创刊,我向主席提出了印数问题。我说:“现在纸张困难,经我们一再要求,文化部负责人只答应印一万份。同样是作家协会的刊物,《人民文学》印二十万,《诗刊》仅仅印一万,太不合理了。”“你说印多少?”主席问。我说:“公公道道,五万份。”主席想了一下,说:“好,五万份。”我天真地说:“请主席给黄治峰同志打个电话。”水拍用眼睛向我示意,赶忙说:“不用了,不用了。”
上面的话,仅仅是个开场白,随着情绪的高涨,无拘无束,越谈越多。主席先从国际重大事件开头,谈了他的看法。这方面,我们知之甚少,只默听,没法插嘴。他忽然向我们发问:“几百年后,全世界实现了共产主义,还有没有斗争?”问得突然,我们说:“不知道,主席看呢?”“我看,还是有斗争的,但不是在战场上,而在墙壁上。”我们会意了。
诗人嘛,谈话总是离不开诗,不多时,话入到主题上来了。毛主席是喜欢、看重民歌的。他说:“《诗经》是以四言为主体的,后来是五言,现在七言的多了,这是顺着时代演变而来的。现在的新诗,太散漫,我以为新诗应该在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基础上求发展。我个人喜欢用词的形式写作,习惯了,用起来得心应手。”毛主席喜欢三李,是人人皆知的了,但他对我们并没有提及,只说:“杜甫诗写得不少,好的不多。”他又说:“他们给我弄了部《明诗综》,我看李攀龙有几首诗写得不错。”
告别时,主席送出殿门,嘱咐:“把你们的诗集送我一份啊!”
回到家中,我诗思潮涌,一气呵成了《在毛主席那里做客》这首长诗。
毛主席不耻下问,每有新作,总先送一份给我。《词六首》在《人民文学》发表之前,送到我手,我改动了一点点,马上收到毛主席1962年4月24日的回信,其中有这么几句:“你细心给我修改的几处,改得好,完全同意。还有什么可改之处没有,请费心斟酌赐教为盼。”“还有什么可改之处没有”一句,下面还画了重点符号。主席先后给我七封信,1961年11月30日来信,想约我和郭沫若同志去谈诗。
珍贵的孤纸
我主编《诗刊》,有个便利条件,不时给主席去信索稿,总想他有新作争先在《诗刊》上发表,以增加《诗刊》的身价。主席每次发表诗词,各报刊总约我写点文章。对主席诗词中某些字句,应该怎么解释好,我请求解答。田家英同志便在电话上告诉我。比如:他说:《送瘟神》第二首中的“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这两句,不要讲得太死。又如:毛主席的某一首词(我记不清题目)中的几句,是受辛稼轩《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影响等等。我所写的有关毛主席诗词的短文,都是即兴走笔,有欣赏之情,而乏研究之功。可是,我有独具的条件,可以直接向作者请教。有些理解各异的字句,通过我的文章,把毛主席的原意传达出来。60年代初,袁水拍约我和叶君健同志(在外文出版社负责翻译主席的诗词)一起研究有关毛主席诗词理解各异的一些字句,打印出来,请教主席。主席当面对水拍做了回答,约有十七八处。水拍向我传达时,我在一张记有请示问题的薄纸上做了记号,现在我还珍存着它,年代久了,有些模糊不清了,成为“珍贵的孤纸”了。
1963年,《毛主席诗词》要正式出版了,先印了少数征求意见本,送我一本,我认真地一读再读,准备了二十三条意见,事前曾和《诗刊》副主编葛洛同志在电话里商讨过。大约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得到通知,要我到钓鱼台去参加座谈会。大厅里有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摆着毛主席用铅笔写的几张条子,字很大。一张写着:“我写的这些东西,请大家一议。”有朱德、邓小平、彭真、郭沫若、周扬、田家英、何其芳、冯至、田间、袁水拍。这次会,主要由田家英同志汇报了出书的情况,他说,这次破例,先由出版社出版之后,各报刊再转载。我有点失望,我是带着为让《诗刊》优先发表的希望去的。我把我写好的二十三条意见交给了田家英同志。《毛主席诗词》出版之后,我查了一下,有十三条意见被采纳了。例如:《七律·登庐山》中的“热风吹雨洒江天”一句,“热风吹雨”原作“热肤挥汗”,是毛主席接受我的意见改的。
自1956年以来,我写了一些学习毛主席诗词的文章,与周振甫同志合作,出版了《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1990年改名为《毛泽东诗词讲解》,总印数已达一百二三十万册;前年,我又和蔡清富、李捷同志主编了《毛泽东诗词鉴赏》,两年之间,印数就到十二万册。可见毛主席诗词影响的深广。
摘自《臧克家回忆录》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1月版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
查看本文的评论
姓名
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 换张图试试
发表
取消
相关文章
鲁迅的可能性——也从《破恶声论》寻找支援
1107 次
2008/1/24
郭沫若一封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信
1328 次
2008/10/31
《关于鲁迅》
1028 次
2008/1/24
1945-1949年文学:已有的方法与设想的问题
1320 次
2008/1/24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渊源
1524 次
2008/6/15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